鮑桂楠+柯曉揚



摘 要:采用未來時間洞察力問卷和學習動機問卷,分別測量了230名高職生的未來時間洞察力及其學習動機水平。結果表明: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總體狀況良好;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在年級、性別等人口統計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文科生與理工科學生差異不顯著,大一學生顯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學生,男生顯著高于女生;高職生來時間洞察力與學習動機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并就如何培養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提出了具體建議,有利于指導教育的實踐。
關鍵詞:未來時間洞察力;學習動機;高職生
作者簡介:鮑桂楠(1971-),男,江蘇徐州人,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行政管理;柯曉揚(1964-),女,江蘇南通人,南通科技職業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理論、學生管理。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委農業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研究課題“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發展機制研究與實踐——以焦點解決模式的視角”(編號:JSNZJ201626),主持人:柯曉揚,張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33-0026-03
對于未來時間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FTP)的理解,目前學術界尚未達成共識。Husman和Lens[1]認為未來時間洞察力是指人們如何考慮將來,他們計劃將來到多遠,將來的內容,以及將來形象的現實程度。實際上,未來時間洞察力是一種對未來可能自我的意識。以往的研究發現,它對人們的成就動機、工作價值取向、自我監控等均有著積極的影響,并且有利于其社會性的發展。
學習動機是激發、維持并使行為指向特定目標的一種力量,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以往的研究發現,未來時間洞察力越強的人,學習動機越強,為了取得好成績,愿意在學習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并能從當前追求未來目標的行為中獲得滿足。
目前,國內對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研究多以普通本科生為主,專門針對高職生的很少。而實際上,高職生因其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需要教育者給予更多的關注,同時,大學階段是高職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至穩固發展的重要時期,研究和培養高職學生的未來時間洞察力有助于加速他們的成長和成才,意義重大。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擬采用數據分析法深入研究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與學習動機的關系。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從南通某高職院校隨機抽取230名被試進行了施測,有效問卷210份,其中文科學生72人,理工科學生138人,大一學生69人,大二學生77人,大三學生64人,男生71名,女生139名。
(二)研究工具
1.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問卷。采用宋其爭[2](2004)編制的《一般未來時間洞察力問卷》,該問卷由20個項目構成,包括未來意象、目的意識、遠目標定向、未來效能和行為承諾5個因子。問卷采用4級評分,從完全不符合記1分到完全符合記4分。以往的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大學生學習動機量表。采用由朱祖德等[3]編制的《大學生自主學習量表》中的《學習動機量表》,包含6個因子累計30個項目,6個因子分別是學習意義、學習焦慮、學習控制、外在目標、自我效能和內在目標。該量表采用六級評分,從“非常不符合”記1分到“非常符合”記6分,各因子得分為該因子所包括項目的得分相加的總和,得分越低,表明該被試在該因子上的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三)數據處理
問卷施測結束后,采用SPSS16.0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一般狀況
研究發現,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總體平均得分為57.388±8.507,在未來時間洞察力的五個因子中,目的意識、未來效能因子得分最低,未來意向、行為承諾因子次之,遠目標定向因子得分最高(見表1)。
表1 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及其各維度得分
(二)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差異性分析
表2分別考察了未來時間洞察力在不同人口統計變量上的差異。結果表明,性別和年級差異存在于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之中:女生顯著低于男生;大一學生顯著高于其他兩個更高年級的學生,呈現出隨著年級的增長而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大一到大二下降顯著。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專業差異不顯著。
表2 未來時間洞察力的差異性分析結果
注:*F值,P<0.05;**F值,P<0.01;***F值,P<0.001;以下同。
(三)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與學習動機的相關性分析
研究發現,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變量與學習動機變量相關顯著,并且其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r=0.232**),由表3可知,未來時間洞察力與學習動機的學習控制、外在目標、學習意義、自我效能、內在目標五個因子的相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與學習焦慮因子的相關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三、分析與討論
(一)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整體及差異性分析
1.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總體情況。本研究發現,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每題平均得分為2.823,未來時間洞察力的五個因子得分由低到高依次分別是目的意識、未來效能、未來意向、行為承諾、遠目標定向。這說明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總體狀況良好,在展望未來時能夠表現出良好的認識、情感以及行動的傾向,他們傾向于設想長遠的人生目標,能主動展望未來發展,形成有意義的未來規劃與設想,并據此為指導,將目標付諸于實際行動。但他們缺乏明確的生活目的,自信心不足,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創造美好的明天,不能主動創造未來的發展。
2.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差異性分析。本研究發現,性別差異存在于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中,女生顯著低于男生。這可能與男生和女生在性別角色社會化過程中,不同的性別所面臨的社會期望不同,有關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性別差異的研究也發現[4],女性則對未來的家庭、職業等較感興趣,而男性對技能、學識、長遠未來展望等方面更擅長,所以,女生未來時間洞察力低于男生。
在年級指標上,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差異達到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大一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最高,年級越高,未來時間洞察力反而越低。可見,一年級學生對未來自我的生活充滿期待和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控未來,具有更積極的未來可能自我的意識。但隨著年級升高,他們逐漸認識到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差距,變得更為務實,因而未來時間洞察力顯著下降了。
從專業上來看,文科生與理工科學生差異不顯著。莊妍(2009)的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研究結果,可見,本研究與以往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國內學者黃希庭認為,未來時間洞察力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具有相對穩定的個體差異性,因而與所學專業無明顯關聯。
(二)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與學習動機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與學習動機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這說明未來時間洞察力得分越高,學習動機越強;學習動機越強的學生,越傾向于設定長遠的人生目標和藍圖,對未來可能的自我意識也較為積極,越認為自己有能力創造美好的明天。以Simons為代表的團隊通過系統研究也發現[5],FTP與動機、深度學習均有密切關聯。由此可以發現,未來時間洞察力是影響個人動機信念的重要指標之一,他們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內在聯系。
四、增強高職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思考
(一)增強學生自我效能,促進學生積極的自我探索意識
高職生由于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缺、學習習慣不良等問題,經歷了更多的學業挫敗,在學業上容易缺乏信心。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綜合運用案例教學、情境設計等多種形式,運用體驗式、探討式教學方法,與學生共同分享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事例與感受,如每天記錄三件好事情,無論大小,至少堅持一周;要求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的閃光點,發揚光大并信守承諾;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寫感謝信,打感謝電話,并做感謝拜訪等,這些小活動的融入有助于學生增強積極體驗。其次,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耐心啟發學生,循循善誘,鼓勵他們前行中的每一次進步,而不是一味地關注學生身上存在哪些問題,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鼓勵他們在學業、生活中的每一項進步,發現他們的優勢領域,促進學生在學習上找到自己的長處,產生自信。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未來可能自我的積極意識和對未來的信心,促使個體將目標付諸于行動中,從而提高其未來時間洞察力。
(二)強化學生目標管理意識,鼓勵學生制定適合的發展規劃
未來時間洞察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對未來目標的設定,因此,學校方面有必要為學生提供職業輔導服務,鼓勵學生多與目標領域的專業人士接觸,了解未來的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技能以及未來的職場工作環境等;引導學生通過心理測試、360度評估法等認識自身的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通過規劃大賽、小組討論、模擬招聘與面試等前瞻性地搜索或發現有潛力的職業機會,從而更準地定位;學會對自己的優劣勢進行分析,設定可行的職業生涯路徑縮短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距;學會運用SWOT策略分析等科學的方法制定行動方案,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理想,從而強化學習、工作與未來之間的對接,進而增強其未來時間洞察力。
(三)引導學生科學進行時間管理,增強學生將目標付諸于行動的能力
時間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資源,一天24小時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相同的。但由于管理的不同,時間可以使一個人在青春時光里成就夢想,也可以使人轉眼間青春逝去,一無所成。對待時間的態度和時間的價值觀念促使人朝著一定的目標而行動,然而許多高職生因時間安排不合理,平時不能很好地自我約束與管理,考試前臨時突擊,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引發學業問題,影響其對未來的認識與發展。作為教師,應讓學生理解時間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增強其時間意識和時間價值感,引導學生掌握時間管理的策略與技能,學會積極主動地監控時間。如事先計劃安排、設置目標和優先級、記時間日志、根據事情重要性來排序并據此分配相應的時間和資源、限制完成期限、嚴格執行計劃、加強結果檢查等,增強個體對時間管理的信心和能力,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的行為習慣,使其在遇到突發事件或與長期學業目標發生沖突時,做出科學的時間決策,及時將目標付諸于行動,以提升其未來時間洞察力。
參考文獻:
[1]Husman, J.&Lens, W.The role of the future in student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7,34(2):113-125.
[2]宋其爭.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4:161.
[3]朱祖德,王靜瓊,張衛,等.大學生自主學習量表的編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3):60.
[4]覃開意.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與學業自我效能、成就目標及學習策略的關系[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 2006:1-38.
[5]Simons J,Vansteenkiste M, Lens W, et al . Placing motivation and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theory in a temporal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4,16:121-139.
責任編輯 殷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