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的淡水量需求持續上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開始重視園林設計當中的持續雨水管理措施的綜合性應用,希望通過對雨水的持續性管理方式來實現完善城市的水循環結構。本文主要對風景園林設計中可持續雨水管理措施的綜合應用進行了分析,希望為給我國的雨水綜合管理和風景園林的科學設計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
【關鍵詞】風景園林;可持續雨水管理;綜合應用
前 言
我國城市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給土地原有的自然水循環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導致城市面臨著洪澇災害和雨水污染等問題。我國在雨水管理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并逐漸的形成了可持續雨水管理系統。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成本較低,同時還能產生良好的生態效應,對社會發展具有積極影響。下面將對風景原理設計中可持續雨水管理措施的綜合應用進行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一、設計源頭管理措施
(一)透水鋪裝
透水鋪裝有著較大的空隙通透性,能讓雨水及時的滲透到地下,從而減少地表的水分停留。一般雨水通過透水鋪裝以后,會逐漸的滲透,因為為了使雨水能順利的到達地下,不僅要求鋪裝中要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同時也要求墊層和基層能有良好的透水性能。當場地條件不利于雨水滲透的情況下或者在雨水有充分利用的價值下,可以在墊層部分鋪設相應的排水管道,促使雨水能得到及時的利用。
(二)綠色屋頂
綠色屋頂指的是覆蓋植被的建筑屋頂,這種屋頂也被稱之為生態屋頂。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對綠色屋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相關的技術也逐漸成熟化,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在綠色屋頂結構中可以分為植被層、基質層、排水層、隔根層和防水層幾個部分。植被層主要是通過各種植物包括小型的灌木和喬木等植被,進行雨水的收集,具體使用的植被可以根據屋頂的實際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基質層主要是能夠滿足植被生長并且具有一定的滲透能力的輕質材料[1]。隔離過濾層主要是用來防止基質進入到排水層的無紡布,既能達到透水性,同時也能產生隔離性。排水層中主要包含了排水管、排水板等不同形式的排水系統,能夠將多余的水分進行及時的排除,并且保留一定的水分用來供給植物生長。隔根層主要用來防止植物的根系穿透防水層材料,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和橡膠等材料制成。此外還有防水層,這部分主要由剛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和防水涂層等幾個部分組成,應當保證防水性能要達到國家建筑防水標準基礎之上。
(三)落水管截斷
無論是否對屋頂進行綠化,都會出現一定的雨水過剩現象,這些雨水一般都會被當做廢水來運輸到城市的排水系統當中去。在城市的園林建設當中使用落水管的階段方式能有效阻止雨水進入到城市排水系統當中去。采取落水管截斷方式能夠將這些水引導雨水種植池的內部進行過濾,并進行使用。當水量超過了種植池的整體容量以后,會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當中去。同時這些水可以用存水桶進行儲存,作為綠化和其他方面的使用。此外,可以將這些雨水引入到指定的區域內部,例如綠地等,直接的進行使用[2]。
(四)下凹綠地
下凹綠地的建設也被稱之為低洼綠地,是一種通過綠地滲透方式來進行雨水滲透處理的系統設施。一般來說下凹綠地的深度需要控制在0.1~0.3米之間,溢流口則設置在路面高層以下。當下雨的時候,周邊的道路和廣場等地的雨水會匯集到下凹綠地當中去,從而緩慢的進行滲透。如果下雨量較大的情況下表,則會通過溢流口直接的將雨水傳遞到下一個環節當中去。下凹綠地與其他的普通綠地相比較而言能夠截留一部分的雨水,同時也能對雨水進行過濾,改善地下水質。
二、傳輸管理措施
在雨水傳輸的過程中可以使用植草溝傳輸方式。植草溝是表面覆蓋植物可以進行雨水傳輸的線性溝。通常在道路邊設置的植草溝能夠代替傳統的排水管網進行排水處理。同時也可以采取旱溪傳輸方式,這種方式是模仿自然界中干旱的河流進行建造的,在平時處于干旱狀態,但在降水過程中就會形成良好的雨水運輸效果,并且有著良好的審美意境[3]。
三、傳輸終端措施
在雨水傳輸終端可以設置雨水塘用來進行城市雨水的收集。一般會選擇在低洼的區域,并進行形狀上的設計。在一般將于情況下能產生雨水存儲作用,減少洪峰的出現。在暴雨情況下則會直接的將多余的水分排到市政排水管內,達到緩解城市洪澇災害的作用。此外,還可以利用滯留池建設的方式來進行雨水的存儲。在降水時滯留池能夠將雨水儲存,等降雨過后進行逐漸的排除,從而達到應對大規模降雨的效果。
結 語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可持續雨水管理系統建設是現代城市建設中的一部分,在設計中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設計,找到合理的方式,盡量的減少城市雨水對城市的影響,并達到合理利用雨水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為城市的未來發展和園林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簡介:潘潔麗(1995-),女,浙江上虞,邵陽學院,在校大學生,園林設計。
參考文獻:
[1]聶桃君.關于現階段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現狀及其強化對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12—16.
[2]黃蘭天.園林景觀設計探討—以福州陽光城領海示范區景觀為例[J].四川水泥,2016,(10):65—69.
[3董俐.論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雨水管理系統設計[J].建筑知識,2016,(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