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成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金融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以其獨有的優勢發展迅猛,對傳統銀行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方面彌補了傳統銀行的不足,另一方面對傳統銀行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本文介紹了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關系,分析了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產生的影響和原因,提出了傳統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對策。
【關鍵詞】傳統銀行 互聯網金融 影響 原因 對策
從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搶紅包,到“雙十一”購物節的瘋狂“血拼”,互聯網已經越來越走進我們的生活,并在與我們的“錢包”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只是互聯網金融對當今社會影響的一個縮影。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傳統銀行的影響尤其不容小覷。
一、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關系
傳統銀行指傳統的商業銀行,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常打交道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中間業務等,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的具體實踐和有機結合,它依托互聯網平臺,形成了一種明顯異于傳統商業銀行的全新的金融服務體系。互聯網金融模式眾多,比較常見的有第三方支付平臺(如支付寶)、P2P網貸平臺、眾籌等模式。
雖然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與發展對傳統銀行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兩者似乎應當是互相對立的,但在事實上,傳統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傳統銀行的支持。例如,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它的成功支付必須有傳統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相互綁定才能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傳統商業銀行也是互聯網金融的主動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例如,招商銀行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網上銀行;時至今日,各個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互聯網渠道服務。
二、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是一把“雙刃劍”,是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有力補充和改進,同時也對傳統銀行業務產生了巨大沖擊。
(一)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積極影響
1.提高了傳統柜臺業務的效率。傳統商業銀行面對大眾的主要業務就是柜臺業務,包括存取款、轉賬等繁雜事項。在以前,傳統商業銀行的柜臺是最繁忙的地方。等候大廳中,顧客們手拿號碼牌,或焦急或無聊地等待著自己的號碼被柜臺叫到。而如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互聯網渠道金融的普及,替代了傳統的柜臺業務。客戶只需要輕觸屏幕或輕點鼠標,便輕松地完成了存款、取款、轉賬等業務,極大得提高了傳統柜臺業務的效率[1]。
2.降低了傳統銀行的運營成本。傳統商業銀行的諸多業務操作,往往會涉及到各種授權、身份認證等,這些都屬于傳統銀行的運營成本。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互聯網渠道金融,完全實現了無紙化操作,降低了傳統業務的運營成本。更為重要的是,互聯網渠道金融實現了無現金交易,只是賬戶上數字的增減變動,降低甚至消除了現金業務的成本。
(二)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的消極影響
1.沖擊了傳統銀行的渠道和平臺。傳統銀行通過網點分布掌握大量客戶資源,進而掌控金融渠道實現壟斷的狀況已經不復存在。互聯網金融的用戶數目龐大,僅支付寶一家就有超過8億位用戶,并且互聯網金融的用戶多為年輕一代,他們擁有巨大的財富潛力,更傾向也更習慣于互聯網金融渠道。傳統銀行通過網點吸收的社會存款,是發放貸款的主要來源。而余額寶不僅有著比傳統銀行更高的存款利率,并且還可以實現24小時隨時存款,甚至幾十元錢都可以零存生息。互聯網金融的方便、快捷、高息、低成本,嚴重沖擊了傳統銀行的渠道和平臺。
2.沖擊了傳統銀行的支付和結算。傳統銀行通過兌取現金、柜臺轉賬和銀行卡刷卡等為顧客提供支付和結算服務。近年來,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財付通支付等模式將支付變得輕而易舉,尤其是第三方支付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使得互聯網金融在線上支付服務上對傳統銀行的支付顯示出了強大的優勢。即使在線下支付中,第三方支付的優勢也愈發明顯,微信二維碼掃描支付、支付寶掃碼付款等結算功能發展迅猛。與傳統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在支付和結算服務中無需支付(跨行或異地)手續費這一優勢,讓互聯網金融在支付結算時更受青睞。
三、傳統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對策
1.細分市場,做好傳統業務。樹立“互聯網金融是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商業銀行”理念,指導傳統銀行細分當前金融市場,精益求精做好傳統業務。一方面,針對人群進行市場細分。互聯網金融似乎將一部分老年人排除在外,由于操作的復雜性和不可見性,老年人對互聯網金融似乎并不“感冒”,甚至還帶著戒備的心理,他們更傾向于傳統柜臺服務。傳統銀行應該為老年顧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柜臺服務,簡化辦理流程,耐心細致解釋,留住老年客戶群體,而不是讓老年客戶流失到互聯網金融中去。另一方面,針對業務進行市場細分。傳統銀行的很多業務,互聯網金融是不可能提供的,比如銀行貴重物品保管業務,傳統銀行的金庫等硬件和保安系統等軟件,可以讓客戶安心存放。此外對大客戶的服務,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民營龍頭企業的包括存貸款、客戶開拓、市場開發等在內的一對一綜合金融服務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這些條件都是互聯網金融所不具備的。
2.轉變思路,拓展互聯網渠道。一方面做好現有互聯網渠道金融。依托現有資源廣泛布局互聯網金融,拓展電子銀行業務,逐步完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功能;簡化操作界面,優化操作體驗;添加小額消費即時支付、生活繳費等功能,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增加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便利性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安全性保護功能,這需要傳統銀行通過技術創新手段實現。另一方面拓展新的互聯網金融渠道。通過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廣泛合作,實現“互聯網+”傳統銀行深度融合;通過傳統銀行對互聯網金融的直接或間接的介入,使得傳統銀行發揮自身比較優勢,與互聯網企業優勢互補,實現雙贏發展[2]。
四、結語
在“互聯網+”已經普遍存在且深入人心的現代社會,只有主動擁抱互聯網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傳統銀行應該轉變發展思路,以積極的面貌,用進取的精神,在與互聯網金融的角逐中實現自我突破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皮天雷,趙鐵.互聯網金融:范疇、革新與展望[J]財經科學,2014(6):22-30.
[2]林蘊紅,田蓉.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及傳統銀行應對措施的研究——以對銀行存貸款的影響為例[J]時代金融,2016(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