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濤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誕生了新媒體,給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使傳統媒體的發展處于劣勢,面臨著淘汰的危機。VR技術最早出現在《紐約時報》上,里面對最新的VR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報道,業界人士對該技術給與了高度的關注,傳統新聞行業由此也看到了發展的希望。文章針對VR新聞對媒體融合轉型所帶來的啟示進行分析。
關鍵詞 VR新聞;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1-0072-02
VR新聞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是運用計算機和VR頭盔等硬件設備模擬出3D效果,觀眾通過帶上相關的設備,能夠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給人們帶來真實感較強的體驗感受,是科學技術的產物,帶給人們新鮮的感受,使新聞更具動態感和活力感。VR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媒體的運作手法,創新了新聞的制作方式,提高了人們的觀看興趣。
1 VR的簡要介紹
VR技術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的拉尼爾提出來的,充分利用了科學技術的優勢,通過計算機系統建立了仿真模擬系統,通過生成模擬環境的形式,促進了信息資源的交互,給用戶提供了良好的視覺感受。VR技術更加注重使用者的體驗效果,通過戴上VR頭盔和VR眼鏡等設備,將外界的聽覺和視覺封閉,讓體驗者融入到虛擬的環境中來,在眼前能夠感受到真實感較強的立體效果。我國最著名的是樂檬蟻視VR眼鏡Phone GlassT2、暴風影音公司推出的暴風魔鏡等產品,都是VR技術的代表。VR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房地產、影視娛樂、教育和醫療健康等行業中,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優勢。當前,我國的騰訊、百度、暴風影音和小米等都紛紛曝光了自己的VR產業布局,馬云也在淘寶網上推出“VR購物”,拓寬了VR產業的發展渠道[1]。
2 傳統媒體受到VR的影響
VR技術的誕生開辟了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增加了VR新聞收費和廣告制作費和播出費等,《紐約時報》已經通過VR視頻而獲取了大量的收入,促進了自身的盈利,改變了商業化運作模式,給新聞行業帶來了發展商機。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給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傳統媒體想通過VR技術來促進自身的發展,但是要想進入VR新聞領域,具有較高的門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制作周期較長,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投入較多的成本。為了確保VR技術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需要加強新聞、圖片及視頻部門的合作,通過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提升新聞拍攝效果,拍攝出好的新聞視頻,對提高商業利潤具有重要
作用[2]。
VR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授關系,以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和敘事方式呈現出來,促進了傳授關系的創新和發展。在敘事方式上,受眾以前接受新聞信息,主要是以第三方的視角來實現,作為新聞的旁觀者,對新聞信息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無法實現對新聞信息的互動。在VR新聞中,改變了受眾的地位,強化了受眾的參與能力,受眾以第三視角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在VR中,受眾通過觀看虛擬現實影片的形式,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獲取新聞事件,強化了受眾的體驗感,增強了受眾與新聞事件之間的互動,強化了對新聞事件的體驗能力,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是一種挑戰[3]。VR技術在新聞中的運用,改變了受眾對傳統新聞閱讀體驗,將文字和圖片進行新聞事件報道的方式,變成以視頻的形式進行新聞報道,能夠真實的還原出新聞的真相,強化了受眾對新聞事件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受眾觀看新聞事件的興趣,創新了新聞報道形式,給受眾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3 傳統媒體在VR影響下轉變
傳統媒體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長期受傳統媒體發展制度影響較大,發展制度與當前市場的發展要求呈現出不相適應情況,無法展現出技術優勢,給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較大阻礙,制約著傳統媒體的快速發展。而傳統媒體通過引進VR技術,促進了運作模式的轉變,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傳統媒體為了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在媒體轉型中做出了較多的嘗試,開辟了新的業務,來尋求自己的發展道路。傳統媒體在進行新業務的選擇時,需要跟上新媒體的發展腳步,要從自身的需求出發,不要受新媒體的影響,需要將自身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技術的高精尖和應用的新奇特。另外,傳統媒體還需要意識到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對發展的重要性,將提高經濟效益作為發展的主要內容,加大對當前市場發展趨勢的了解,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市場制度,以便在市場中占有較高的市場地位,促進自身的盈利。例如,美國的《紐約時報》就很好的秉承這一發展原則,通過運用VR技術,實現了對自身的轉型和發展,提高了自身的經濟效益,經濟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的前列,意識到了虛擬技術的強大生命力,加大了對項目的投資。拍攝VR視頻內容,提高了受眾的關注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市場運營
效果[4]。
要想促進媒體技術的發展,改變新聞題材和技術手段已經無法滿足新聞報道的需要,也不是受眾登錄社交網絡、手機和網站就可以實現的。新媒體的出現,給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較大的沖擊,傳統媒體要想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新聞制作手段和制作方式,構建一個完全不同的媒體形式。例如,報紙新聞應該逐漸向視頻網站進行轉換,需要促進各媒體之間的融合和發展,共同來構建“采訪平臺+傳播平臺+制作平臺”綜合性媒體形式,共同來推動傳統媒體發展,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有效的發展渠道[5]。傳統媒體要想取得良好的發展效果,必須要通過跨界合作的形式來實現,需要將創造力和技術力有機的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經營發展模式,結合自己的實際發展情況,與科技公司的技術硬實力相結合,提升整體的核心競爭力。傳統媒體轉變為新媒體是傳統媒體的必然發展趨勢,但是在轉型過程中,人才的短缺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在實際的人才引進過程中,人才受制于體制,人才待遇和用人靈活度上都存在較多的問題,受人才培養周期及留人能力等因素影響較大。
4 VR在新聞領域中的具體應用
社會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誕生,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較強的視聽體驗,改變了傳統以文字和圖片為主的新聞報道方式,在年輕人中有著較大的市場,傳統媒體感受到了新媒體所造成的壓力,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來提高受眾的關注度。VR技術的出現,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主要是以傳播視角的角度對傳統媒體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紐約時報》在2015年推出了一款NYT VR的App,視頻一經出來就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下載量超過了50萬次,并且免費派發了用紙板疊成的虛擬現實頭盔,人們只需要將手機塞到Google Cardboard中就可以看虛擬的內容。在2015年BBC與英國虛擬現實內容開發商REWIND開發商合作,運用VR技術拍攝真人秀節目,觀眾在對節目進行觀看時,猶如自己在情境中,感受到了精致的藝術之旅[6]。
我國的媒體人也對VR技術青睞,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華網、光明網、網易新聞和新浪新聞對運用VR技術進行兩會報道,報道者充分利用VR優勢,進行全景相機和VR眼鏡的運用,將制作好的兩會視頻上傳到微博和網站上,供受眾觀看,受眾在觀看信息過程中,猶如自己在會場一般,給受眾帶來了良好的視覺體驗。在2015年的“9·3”閱兵中,新華網就運用VR報道形式,運用3D虛擬技術實現了在移動終端視頻上進行互動體驗,拉大了受眾之間的距離。例如,以福建廣播影視集團電視新聞頻道為例,在《現場》欄目中,為了給觀眾讓觀眾感受到新聞之間的現場情況,運用了VR技術,給觀眾身臨其境和沉浸式的體驗。對于發生的車禍事件,記者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用攝像機對現場情況進行拍攝,讓觀眾感受到了現場的狀況,營造了強烈的現場感,給觀眾營造了強烈的視覺沖擊,提高了觀眾的感知度。
5 結論
從當前VR的應用效果方面看,VR在傳統媒體中的應用還面臨著較多的問題,畫面清晰度和VR頭盔等技術還有待提高,但同時也給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渠道,傳統媒體應該充分利用VR技術,來應對新媒體的挑戰,運用不同的角度對傳統媒體融合轉型進行思考。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和受眾的接受程度等方面出發,應對當前時代的發展趨勢,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技術路徑,開辟轉型融合路。
參考文獻
[1]烏日根.VR新聞熱潮對媒體人才培養的啟示[J].新聞研究導刊,2016(19):307,342.
[2]胡琪.談澎湃新聞對媒體融合的啟示[J].新聞研究導刊,2016(10):106.
[3]王楊.“VR+新聞出版”開啟敘事新時代[J].傳媒,2016(17):47-49.
[4]龍若華 VR新聞報道應用模式探析[J].絲綢之路,2016(14):71-72.
[5]周嗣云.網絡新聞發展對傳統媒體轉型的影響與啟示——以《紐約時報》轉型為例[J].新聞世界,2014(10):113-115.
[6]劉心迪.新媒體時代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編輯轉型的影響[J].新媒體研究,2016(21):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