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龍
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
◆胡金龍
當前,社會用人單位對于高校人才的需求出現了較為明確的層次劃分,包括“高職高專教育”的技術人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專業型人才,以及“普通本科教育”的科研型人才。由于定位不同,所以要求與需求也就不盡相同。為了進一步分析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措施,提升培養整體水平,文章從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的培養特點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根據這些內容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也希望能夠為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借鑒。
應用型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措施
應用型本科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與高等教育分化的產物,其不但順應了社會的基本發展需要,同時也為學生更好的完成人生規劃,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根據當前應用型本科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現狀,現就其培養的具體要求分析如下:
(一)與傳統的普通本科高校不同,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生產、管理、服務以及建設的第一線開展教學活動,由于這些人才必須要參與到第一線的管理與服務活動中,就必須要做到事必躬親,所以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與實踐能力是必須要具備的。
(二)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科的建設與科研學術影響力,而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除了保持一定的基礎學科建設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社會的需求為導向開展教學工作,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相應專業的發展階段從而更好的開展實踐性教學,也就是說,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更傾向于需求,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學更傾向于專業的發展本身,所以兩者之間存在的明顯的差異。
(三)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更傾向于國家整體經濟建設與發展需求,而應用型本科則體現出鮮明的區域性特色,這與應用型本科重視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關系。
(一)創新教學觀念。應用型本科的基本培養目標就是為當地的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輸送大量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為了實現這個基本培養目標,教學工作者必須要重視創新教學觀念,提升創新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正確認識到應用型本科的特點與其他本科院校的差異性,通過找準明確的教學發展方向與思路后在開展教學活動。當前社會用人單位對于應用型本科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技術性、實踐性以及創造性,這不但要求學生具有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更具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從為其在工作崗位上更好的承擔建設祖國的重任提供良好的基礎與支撐。
(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強化教學實踐環節,提升創新意識與能力也是當前應用型高校開展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創新源于實踐,而高質量的實踐也是踐行理論知識準確度,衡量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實現教學環節的實踐性,就必須通過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通過校外辦學的方式來提升教學的深度,當前常見的模式就是借助社會力量,在校外企業開展合作辦學,讓學生能夠經常到企業中參與實踐,從而有效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實現理論聯系實踐,提升對于自己專業的理解。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還可以為其未來更好的融入企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做好充分的準備。實踐教學符合應用型高校的教學目標與培養方式,同時與企業的用人計劃也具有吻合性,所以必須予以重視并完善。
(三)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為了加緊建設教師隊伍,提升教師整體水平,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開展工作:
1.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有計劃的派遣教師參與相關專業的社會實踐以及企業掛職訓練,盡可能多的接觸社會發展的不同層面,從而增加閱歷與視野,更好的提升他們的教學實踐能力。
2.為年輕優秀教師提供更為豐富的培訓服務,盡可能的鍛煉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可以通過參與各種學術會議的方式了解科技的發展前沿,同時也有助于培養一批理論與業務水平共同發展的關鍵性隊伍。
3.聘請其他高校具有教學實踐能力與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教授,提升隊伍的整體建設水平的同時也為教師隊伍的建設增添新鮮血液。
綜上所述,應用型本科的教學工作要想體現出創新性,就必須通過創新教學觀念、強化教學實踐環節以及加快教師隊伍的建設等方式逐步開展。另外,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品格,強化教學中的引導性,降低教師的主體性也是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只有完成上述工作,才能夠體現應用型本科教學的實際價值,從而為學生的職業規劃與自身發展奠基。
[1]張兄武.高校文科本科專業應用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5.
[2]柳友榮.我國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研究[D].南京大學,2011.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項目編號:16G393
(作者單位:哈爾濱華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