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鴻 侯翠峰
摘 要:在學校生活中,師生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和豐富多元的師生生活,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出現了許多新媒體應用平臺,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對于新鮮事物是比較感興趣的,因而迅速成為網絡新媒體的主流使用群體。新媒體對于學校尤其是師生關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下就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進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師生關系;構建策略
師生關系在學校人際關系中非常重要,師生關系對于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對初中師生關系有足夠的重視程度,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生迅速成為互聯網的主流群體,互聯網對于初中師生關系的構建產生重大影響,運用互聯網+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一、當前初中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導致師生關系緊張
在“互聯網+”沒有來臨之前,初中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填鴨式和滿堂灌式的教學,即教師完全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而教授,根本不顧及學生是否能接受,通常的教學課堂是教師忘我地在講臺上講授,而講臺下的學生則一臉茫然,有的教師甚至不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然而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應該是單方面主動的,而應該有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師的姿態讓學生很不容易接近,師生關系相當緊張,這對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非常不利的。
2.僅關注成績導致師生關系疏遠
在以往的初中教學中通常都是應試教育,教師的教學是為了成績,學生的學習是為了中考,大部分的重點都放在如何提高學習成績上,根本不會在意師生關系是否和諧、是否融洽,因為在師生心里高分才是硬道理,這種環境下的師生關系完全違背了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擺出一副嚴肅的樣子,學生也很少與其交談,師生關系漸漸疏遠。另外,初中生面臨中考的壓力比較大,一般很少主動與人進行交流,而教師關注的就只有他們的學習成績而已,又談何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3.缺乏信任,師生存在信任危機
教師與學生不信任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我國一向講求尊重老師,面對老師要畢恭畢敬,對待老師的懲罰和責罵也要毫無理由地接受,導致學生對老師的印象都不太好,學生由于害怕老師的訓斥和懲罰,不會選擇主動跟教師交流,這些都是學生不信任教師的主要原因,在信任危機如此嚴重的情況之下,師生之間的信任微乎其微,對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互聯網+”背景下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
1.改變對互聯網的態度,更新觀念
“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互聯網對于青少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對于許多教師而言,互聯網就像是毫無用處的害人品,教師應該更新觀念,改變對于互聯網的態度,積極運用互聯網的優勢來與學生拉近距離,以互聯網為輔助完成教學過程,這樣的教學融合了互聯網技術,學生會很容易接受,這對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一個前提。
2.利用新媒體加強師生溝通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由“互聯網+”拓展的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在當今的初中師生交流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相比以往的文字傳播信息,互聯網更加方便和快捷,近年來興起了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交流平臺,因此,在互聯網+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初中師生間交流溝通的途徑也應該不斷創新而有所突破。
例如,教師可以廣泛運用微信等媒體工具,給學生和家長創建一個微信交流群,從而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與教師進行交流,傳達教育信息,對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是非常有幫助的。
3.利用互聯網提高學習興趣,拉近師生距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初中教育方式的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許多新型教育方式隨即產生,如微課、慕課等,教師此時就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夠跟老師有一個很好的溝通,這對于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具有積極作用。
例如,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采取慕課教學,將課本中的知識錄制成一個十幾分鐘到二十分鐘的小視頻,并且在視頻下設置師生互動信息欄,這樣教師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對他們進行指導和交流,很好地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
總之,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獲得大家的廣泛關注,運用互聯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互聯網已經成為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一個重要輔助工具。
參考文獻:
[1]王旭東.師生關系研究[M].海南出版社,2011.
[2]錢軍平.論師生關系的重構及其現實意義[J].株洲示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規劃課題《師生關系的構建與發展趨勢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號GS[2017]GHB129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