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貴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學科的日常教學中,初中物理也不例外。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精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課堂的利用效率。然而在現實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和困境。因此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合作學習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作用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的情感與課堂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對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首先,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相互交流中,學生可以在更加自由寬松、愉快輕松的環境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激發學生更多的新思路、新觀點,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物理課堂教學中單一沉悶的教學模式,把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變成以學生探究為主,實現了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提升,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其次,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實現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物理教學更加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物理課堂活動中去,讓小組成員間的關系更加密切。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使小組中成績欠佳的學生在其他學生的幫助和帶動下有效地獲得知識、理解知識,小組成員間互相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進步,可以強化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最后,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實踐性。打破了傳統的物理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課堂上的主人。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獲得、感知、理解、運用知識,實現了真正的師生互動,構建了一個教學相長的互動平臺。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實現了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機融合,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而且也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所在,對學生的思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現狀
首先,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合作教學方式的普遍化仍有待提高。許多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其次,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目標把握不夠準確,對課堂教學重點難點不夠清晰,導致在問題的選擇上有所偏差,合作學習無法實現其真正的價值。最后,在合作小組的組建上比較隨意,小組規劃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一般合作小組成員是臨近座位的學生臨時組成的,忽略了小組成員間的差異,導致小組合作效率較低。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策略
首先,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絕對權威的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鼓勵學生在獨立自主合作探究下獲取、理解、運用知識。讓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要參與者、實踐者,教師成為教學中的引導者、組織者。鼓勵學生積極動腦、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讓學生先練、教師后教。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增強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動手能力的操作。
其次,要合理規劃小組分配。在合作小組的組建上,教師應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合作小組。小組成員的數量上應該控制在4~6人之間,在小組成員的分配上,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差異,使每個小組間的差異縮小到最小。在各小組內,應該實現男女比例、學優生學困生比例的平衡,使小組成員之間能夠互相學習、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最后,要保障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主體應該實現多元化,讓學生也能成為評價的主體,可以把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結合起來,使教學評價成為師生的互動活動。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關注學生的交流、參與情況,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及時作出鼓勵性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愛香.淺談初中物理課堂合作探究策略[J].物理教師,2012(6).
[2]張帆.探究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探究教學方法的運用[J].新課程,2014(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