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德育已經在各個學科全面廣泛展開了,當然中學數學教學也不能例外。中學數學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是開展德育的合適學科。詳細地闡述了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呼吁廣大數學老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中學數學;數學教學;德育滲透
數學是中學階段重要的一門學科,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是密切的,并且針對它獨特的風格,承擔著德育的任務。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素質教育十分提倡在基礎學科中開展德育,讓學生不僅受到學科知識的熏陶,同時也能發展綜合思維品質,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不斷提升德育品質,升華學生的情感。
一、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教育部頒布的《中學德育大綱》中明確指出:“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之中,是各科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學數學研究的是空間形式及數量間的關系。雖然數學是一門理科科目,不如文科學科那樣具有靈活性,也不如其他學科那么富有生趣,但是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它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面。在數學科目中進行德育的功能其實并不遜于其他文科類學科,它以獨特的方式展示其德育功能,我們中學數學教師要深入挖掘它的德育內涵,抓住學科特點,充分發揮數學這門學科的育人功能。
二、數學教學的德育功能
1.培養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培養理性精神。
3.培養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養。
4.培養意志與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5.培養學生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科技修養。
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1.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
學生永遠在模仿老師,永遠以崇拜的目光注視著自己的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學生會不自覺地模仿自己的老師。因此,老師在教學中甚至是平時的生活中都要給學生做出榜樣,起到帶動作用。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通過科學的講授,嚴謹的思維性向學生傳達一種工作認真、嚴謹的思想,老師要敢于并善于接受科學、新穎的教學思想,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良好的教學風氣傳達給學生,言傳身教,學生也會去效仿、去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與品質。另外,數學老師不僅要對本學科的知識非常精通,同時還要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讓自己成為學生眼中博學的人,數學老師要借助自己廣博的知識理出思想教育的層次,探索一些有效的德育方法,培養學生具有廣博的思想意識,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不斷提升自己的品質與學習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數學教材中能夠進行德育的素材是很有限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只要老師深刻領會教材內容,深挖教材中可以用的部分,就一定可以發現用于德育的素材。例如可以從介紹我國的數學成就入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3.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滲透德育,不能單純地講解數學知識,還要適時地聯系德育知識進行教學。有些數學老師認為數學是理科科目,根本就和德育沒有關系,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天方夜譚,其實不然,如果老師教學得當,是可以很自然地進行德育的。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等,在學生進行不斷探索之后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借機告訴學生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不懈,最后一定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4.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
老師不要將德育拘泥于課堂中,要開辟更多的空間,利用更多的機會去進行德育,可以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在課外開展德育更加便利。
5.通過數學作業和練習,可以培養學生嚴格、認真、仔細等習慣,老師要抓住作業與練習這個部分開展德育,效果很好。
四、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滲透性
寓德于教,貴在滲透,滲透要自然,不能牽強附會,為德育而德育,要使德育與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2.時代性
今天我們面對的是新世紀的學生,德育滲透要結合他們的生理特點及認識規律來進行,結合時代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進行德育,不斷激勵他們的探索欲望和獻身精神。
3.適應性
德育應針對青少年的特點,適應學生的需求,深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4.開放性
把學生從課堂書本中解放出來,多給他們創造些參加課外活動及社會實踐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生活態度,體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5.長期性
我們必須把思想教育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工作,不能半途而廢,更不能戛然而止,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效果。
總之,數學教學中開展德育是必要的,老師要不斷探索進行德育的新途徑,提高德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劉治榮.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10):124.
[2]白銀.淺議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5(64):61-6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