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長松
還記得開學第一課,當我在黑板上用柳體工整地寫下了課題“師恩難忘”,然后用隸書書寫作者劉紹棠的名字后,教室里頓時發出了“天——啊——”的贊嘆聲,我頓時產生了一種自豪感,這不就是一種流瀉于筆端間的幸福嗎?如果讓學生也能享受這一種幸福,那該有多好呀!我頓時產生了一種責任感。與其讓孩子羨慕我的書寫,不如讓孩子自己擁有書寫漢字的喜悅與成功。
于是,我抓住這一契機,利用開學第一課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并提出對作業書寫的要求,同時激發孩子對書法的興趣。這不是一箭幾雕嗎?讓新課學習先緩一緩,“磨刀不誤砍柴工”嘛。我“故弄玄虛”地說,聽到同學們的贊嘆聲,老師十分興奮,因為同學們都具有一雙發現美、鑒賞美的眼睛。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寫這一手好字嗎?同學們迫不及待異口同聲地說:“想——”我詳盡地講述了向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吳達華先生、初中語文老師嚴桂忠先生學習書法的經歷,特別是講到我們當時上課時如何模仿老師板書,如何“賽字”,老師對我們的書寫是如何地嚴格要求時,同學們那一雙雙閃亮的眼睛讓我看到了希望。
我因勢利導,“同學們,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漢字伴隨著其生長和發展,從古到今,出現了許多書法大家,他們勤學苦練的故事激勵著人們學好漢字、寫好漢字,你們想聽嗎?”“太——想——了!”“下課后,你們去搜集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明天語文課我們接著交流!”第二天語文課上,同學們爭先恐后地交流著懷素種芭蕉學書、柳公權謙虛向字畫湯學書、王獻之向父親學字等書法大家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的交流,同學們豁然開朗,要想寫一手好字,必須勤學苦練;要想成為一代書法名家,更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我在平時語文課的寫字教學中,精心編寫筆畫和關鍵字的口訣,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我還將書寫要點編成口訣:“小小一點要點好,學會頓筆很重要;橫要平,豎要直,撇有鋒,捺有腳;提鉤要尖折有角,行筆輕快要記牢;認真練習功夫到,筆畫健體字才美。”背起來朗朗上口。關鍵字的口訣更是形象生動。如 “上”字,懸針豎居中寫,仰橫短偏上寫,覆橫長偏左寫,三角形穩又穩;“下”字,長覆橫上中線,垂露豎豎中線,側點小靠上寫,倒三角也很穩……以上口訣同學們熟讀成誦,既可增強寫字教學的趣味性,更可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平時我還引導孩子比較筆畫和結構優劣,如“工”的第一橫寫成仰橫與覆橫,讓孩子比較哪個字更有精神?從而認識仰橫與覆橫的區別及用法。動畫演示、字謎競猜、爭當小小書法家更是激發了孩子寫好漢字、學習書法的興趣。
我快樂著孩子們的快樂,幸福著孩子們的幸福。當我班張馨月、華芊婷等五名同學拿回硬筆書法八級考試證書,十多名同學拿到了六級七級考試證書時,我真的激動得差點掉下眼淚;當朱斌艷、王子睿參加縣書法現場比賽捧回大獎時,我看到了他們幸福的笑臉;當同事們贊嘆我班孩子作業書寫時,我不禁有點兒小小地自豪……回顧這一年來那開心的一幕幕,我終于品味到什么是流瀉于筆端的幸福了!但我又很坦然與淡定,因為我們還只是行走在寫字教學與書法教育的路上,前面還有很多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