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延亭
摘要:理想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學生們的學業成績;在于培養學生們的適應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理想的教育就是著力培育“四有”新人。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兒童都成為幸福的人,幸福是現代教育的終極價值”。理想的教育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同的解讀,這些思維方式都將關注點放在了學生身上,可是孰不知學生最終的提升歸根結底還是由于老師的教育起主導作用。這種對教師人本關懷的缺失會讓教師離職業道德的幸福感越來越遠,逐漸會滋生消極倦怠的情緒,降低教學效果,影響學生發展。社會的發展是讓更多人獲得幸福感,教師這個行業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教師;職業幸福;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
教師職業幸福不僅追求的是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幫助教師克服工作上和身心上的壓力,還要在于實現幸福方面的擴大即最大限度的擴展幸福,讓教師真正喜歡這個職業,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這份職業,甚至為此奮斗一生。還要讓其它職業外的優秀人才也能感觸到教師職業的幸福,這樣可以更好地壯大,吸引和優化教師隊伍,那么該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應端正心態,不斷完善自我
歷史教育學家夸美紐斯稱教師這一職業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說法不僅表明了教師崇高的角色地位,而且高度贊揚了教師的職業特色。
教師是培養其他職業所需人才的人,教師職業是其他職業的基礎,教師甘為人梯,甘為紅燭,從教師這里走出去的有科學家、醫生、律師等等。教師是我們社會中的主體,如果社會離開教師這個行業,那么我們將重新回到原始的認識客觀世界及漫長的自我發展之路。教師是一位教育者還是社會教育實踐的主體,實踐的客體就是學生和你所講內容對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斯大林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關漢卿也提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師成為最光輝的職業,周圍全是鮮花和掌聲。社會的發展使人們對教師寄托了更大的期望。家人期待的孩子成長為自己心目中所期待的模樣,這是一種理想中的境界?,F實的缺憾不可能實現這種理想,這就是裹在教師身邊的刺,同時也讓人們對教師的認識有了180度大轉折,有時還變成為失望甚至絕望。因此,教師要想獲得職業幸福,必須從自身做起,端正心態,辯證的看待教師這一職業。羅素曾說過:“種種不幸的根源,部分在于社會制度,部分在于個人心理”。一個人心態改變,態度就會改變,這樣教師就能夠正確地處理好教師職業的苦與樂,喜與悲,關注教師職業所散發的快樂和魅力,將教師職業作為自己的事業,從心態和行動上向幸福的職業人轉變。
二、滿足主觀因素
在身心健康方面,它是人類本身生存的基礎,從事一切教學活動的教師身心健康是職業的根本要求,也是獲得職業幸福感的基礎。但是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大多數教師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職業疾病,其原因在于教師缺少鍛煉。教師缺乏鍛煉不僅僅是因為缺少保持健康養生的意識和行動,更是外界忽視提供相關健身器材和鍛煉機會,一般的學校等教育機構對教師的身體健康提供的外界幫助太少,因此教師自身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合理安排時間,讓教師適當參加一些健身運動,提供相關健身設備。
在自主創造幸福方面,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師這個行業待久了,就對教師所要處理的事務得心應手,而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解決教育事件,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長期重復一項工作,使教師身心交瘁,思想上懈怠,最終產生職業倦怠,距離教師職業幸福感會越來越遠。因此教師必須克服天生的惰性和奴化心理,開辟出一條通向職業幸福的道路。這要求教師要有足夠創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改革精神。勇于探索的改革精神即是教師愿意為教育事業投入自己畢生精力,學會常思已過,克服每天的機械重復,克服過度依賴思想,勤于思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緊跟教育時代前沿。打破常規教學模式,樹立自信心。教師在本身生活模式的背景下,做到能拿得起還要學會放得下,后面還要考慮個人本身在集體生活中如何調解自己,在研究和反思的過程中實現自我,養成自己獨特的教育風格。因而教師要獲得職業幸福必須自主創造幸福。
三、完善客觀條件
教師被公認為在社會中屬于收入、升職空間都比較低的職業,其工資明顯少于其他同等工作量職業的收入。當然,教師職業注重精神收獲的特性決定了教師職業不可能獲得巨富,但是著名教育家羅素說過“巨富和赤貧都不能帶來幸?!薄1M管教師不想成為高收入階層,獲得物質上的滿足,但是希望得到待遇上公正,付出與回報對等的應得收入。關于教師收入,國家已經做出了相關規定,“參照公務員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并逐步提高?!边@一規定正符合了給予教師公正待遇的理念,表明國家已經認識到應該保證教師付出與回報的對等關系,但是規定的具體落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另外要認真貫徹落實教師的有關制度?!督處煼ā?、《義務教育法》中對于教師的地位、福利以及權力等有各項規定,為了保證教師職業幸福的獲得,需要在進一步翔實細化保護教師權利制度的同時,必須切切實實貫徹相關制度。在制度的制定上要注意差異,要考慮到地區、學校、層次和性別等差異,做到統籌兼顧,進一步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指數。
綜上所述,教師職業幸福就是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在端正心態的情況下獲得內心升華,在主客觀因素的作用下不斷完善自我、接受自我,最終達到教師職業幸福的目標。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有利于人自身的發展;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由于教育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在注重學生幸福體驗的同時,更要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