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
摘要: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聯合是實現社會主義的基本手段,而公平和平等才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目標。第一部分作者從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的公平觀與平等觀角度出發,了解其發展過程;第二部分作者結合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從市場經濟對公平性與平等性的適應及破壞兩方面,剖析了市場經濟對公平與平等原則的影響。第三部分是對整個論文的發散性思考:我們從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學到了什么?研究該課題不僅有助于認識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理論的貢獻和意義,而且在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有重大啟示。
關鍵詞:市場社會主義者;公平;平等
中圖分類號: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
一、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公平觀和平等觀的發展
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資本主義不盡相同,也與某些計劃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體制有差異。它本身固有的特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制度不影響資源配置的實現形式。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認為,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只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形式,與社會制度的性質沒有關系,不存在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第二,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一切經濟制度的基礎。生產資料公有制體現了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趨勢,西方市場社會主義將市場與社會主義結合,主張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第三,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這點是西方市場社會主義的最顯著的特征。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這一實際情況,不僅是社會主義理論和現實的急切需要,也是對市場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大發展。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表明,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不存在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其本身并不能完全地表示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但是存在在不同經濟制度的社會中,經濟制度必然會受到不同的社會階級的影響和制約。在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原則下,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然性,又體現了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
二、市場經濟對社會主義公平性與平等性的影響
(一) 市場經濟對公平性與平等性的促進
社會主義市場,公平性與平等性這三者的統一,是所有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積極探索并且努力實現的根本目標。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認為市場社會主義是一種將效率最優化并且完全實現公平與平等的制度。民主自由,收入分配平等,權利實現與社會公正等,這一系列積極結果都表現了,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公平與平等性這幾者的有機結合,市場經濟對公平性與平等性的促進作用還在其未來的實現效果上:1.充分實現收入分配平等;2.權力機會的平等;3.公民政治經濟地位的平等;4.消除等級差異,消滅剝削,民主自由;5.個人價值實現。雖然現在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并沒有完全實現最終的目標,但是只要把握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平與平等關系的辯證統一,改變由于私有制和階級剝削帶來的社會隱患。
(二) 市場經濟主義對社會主義市場公平性與平等性的破壞
1.市場社會主義反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存在,忽略了合理的物質利益追求。市場社會主義從本質上講,是對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調整,肯定個人物質利益的本身,就是調動和發揮人的各方面的積極性。在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相結合下,既要肯定和尊重個人正當物質利益的現實,又要發揚社會價值的無償實現。
2.由于市場經濟自身的缺陷,造成了對公平性與平等性的破壞。首先,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市場上就有可能產生一些不正當的經濟行為。其次,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單個的商品生產者和單個經營者不可能具體掌握社會信息,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因為這種盲目性會造成價格的波動和資源的浪費。另外,市場調節還有一定的滯后性。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后調節沒有及時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平性與平等性的最終實現就會遭遇到阻礙,甚至市場經濟的缺陷會完全背道而馳,比如實現公平和平等是為了縮小差異,達到社會主義本質目標,然而市場的自發性會造成兩極分化。
3.西方的市場社會主義者們雖然主張一致公有制,但總的說來,他們對國有經濟大多數都持否定態度,而且大多數的模式都是重視收入平等并且關心所有制內容。這樣一來,就很難保障實現收入平等分配的社會平等,更談不上對社會公平與平等的實現。
三、對西方市場社會主義者公平觀與平等觀探索的啟發
(一)市場社會主義的發展以資本主義為基礎,而又優于資本主義
這就必須要求市場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始終保持著“摒棄”的態度,需要進行清楚的了解,市場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的重新認知,它從實現手段實現目標上是由于資本主義而又不同于資本主義的。
(二)不再是為統治管理階級服務的手段,它是最大限度的從公民角度出發來探索公平和平等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和平等,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從而調動自身的積極性,維持社會持續發展。
(三)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效率、公平與公平正義者辯證統一的結合起來
第一,經濟體制如果是市場經濟。因此,我們就必須確立市場經濟的公平效率觀,即“機會公平原則”與“規則公平原則”。市場經濟的動力來自于經濟人對利潤的追求,追求自身利益的驅動和外在競爭的壓力,各利益主體必然要提高自身經濟活動的效率,從而帶動整個社會效率的提高。每一個經濟人的活動都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
第二,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因此我們的公平效率觀中必須包含社會主義的基本要素,必須保證一定程度的結果公平。僅僅“機會公平原則”與“規則公平原則”是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的,因為它無法保證結果的公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導致結果的不公平。而第一輪競爭結果的不同,必然影響到第二輪競爭的起點是否公平。
參考文獻:
[1]孫來斌;市場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
[2]張志忠.當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的民主觀及其啟示[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
[3]孫海榮.效率和公平的兩難關系與出路——兼論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公平觀[J].求實,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