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羲 九 針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是上古的一位睿智的首領,居三皇之首。他在我國古醫藥學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他畫八卦、嘗百草、制九針、療疾傷,開創了古中醫藥應用之先河。伏羲氏始創的九針,多是石制的。在冶金術發明之后,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創造出來了金屬針,
這也是對于中醫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大創舉。九針的形狀各不相同,有圓頭的,用來按壓止痛;有尖頭的,用來點刺或放血;還有帶刃的,用來切割等。
《帝王世紀》稱:伏羲“味百藥而制九針”?!兑讉鳌氛f:在遠古時代,是伏羲氏統治天下,他經常仰頭觀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澤壑走向。又觀鳥獸動物皮毛的紋采和生長在大地上的各類植物各得其宜的情況,近從己身取象,遠從器物取象,而創造了伏羲八卦。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學說包含著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是中醫藥得以傳承發展和中華民族繁衍昌盛的文化基因。
伏羲古中醫藥學的哲學思想為現代中醫藥學的發展奠定了主要骨架及發展的內涵與外延,其基礎理論孕育的“天人合一”“陰陽合一”的整體觀,成為后世中醫學理論哲學思想的主要文化根源,對歷代中醫、中藥、養生、診法、療法、藥劑、針灸等都發揮著引領和推動作用,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燦爛文化之根和安身立命之根,也是中醫藥學創立形成發展生生不息的總源頭。因此,千余年來被我國醫界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伏羲古中醫藥學便是祖國中醫藥學的總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