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黃秋紅
(木蘭縣電業局,黑龍江 木蘭 151900)
?
售電側市場改革與售電企業經營策略
王 麗,黃秋紅
(木蘭縣電業局,黑龍江 木蘭 151900)
本研究通過介紹售電側改革的基本內容,分析了現階段售電企業應該如何完善經營策略。售電側改革是電力機制改革的必然走向,不僅可以增加電力市場的競爭活力,同時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用電服務。因此,售電企業應該把握售電側改革的基本方向,走環保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同時,還要貫徹國家的基本電力政策,實現運行管理的合理化。
售電側市場;售電企業;經營策略
1.1 改革方向
在電力體制中主要存在四方面的核心元素,即發電、輸電、配電與售電。從電力市場的角度分析這四元素的商業屬性,即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幾乎實現了對輸配電中心環節的壟斷,并且在逐漸深入對電力企業的改革,在發展過程中遵循著“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基本管理原則。而對于發電與售電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市場競爭特性,尤其是對售電側的市場改革,使得傳統的運行格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針對售電側,其基本改革方向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特點,向著綠色、智能和市場的方向前進,改革方向與目標的確定是電力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為了適應時代要求而確定的。因此,售電側改革方向符合社會、市場與人們的共同需求。
1.2 改革的方法
1.2.1 培養售電主體
首先,售電主體的培養是保證售電側改革穩定發展的首要元素。只有保證售電主體的多元化特征,才能夠表現出售電的商品屬性,形成必要規模的市場競爭機制。在培養售電主體的過程中,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展開實施:針對區域性特點合理規劃售電企業數目,在實現多售電公司統一競爭售電的過程中,還要保證配電經營的唯一性,即在眾多的售電公司中只有1家可以擁有配電經營權,從而使得供電得到一定的保障。
其次,售電企業在成立的過程中市場應該給予一定的空間,放寬約束條件,保證售電企業可以接受一切社會資本的投資。同時,為了保證售電市場的有序推進,在準入與退出機制上要明確相應的規范和條件,并保證市場可以發揮出有效的監督力度,從而保證市場權益可以得到全方位的維護。在培養多售電主體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形成有效的售電側的市場改革,還可以使得售電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從而保證售電服務質量,滿足人們的需求。
1.2.2 設立中立電力交易平臺,規范交易方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在電力交易平臺的確定上存在很多的選擇,但為了保證交易的有序進行,最好設置完全獨立規范的電力交易機構或者是只對應交易環節的市場管理部門,從而保證對交易過程實現全方位的監督與控制,使其呈現出最大程度上的透明與公開。在規范交易的過程中,還可以實現自主雙邊交易,即在交易中明確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將各種交易注意事項形成規范性具有法律約束性的文件,從而保證交易的各項事宜,如電價、期限以及其他相關要素可以保證一定的規范性和合理性,進而提高售電服務質量。
1.2.3 建立風險防范機制
建立風險防范體系首要明確風險因素來源。一方面,改革自身即打破舊的穩定體系,在未形成成熟、穩定的新體系前,必須形成有效的試錯糾錯機制。另一方面,電力體制改革本質是電力市場化,市場化帶來高效交易的同時,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也必然體現。在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在售電側實現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挑戰和問題,就總結出的問題進行風險的評估,對風險概率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并針對不同的問題投入必要的不同成本。此外,加強交易服務的公開程度,可以保證售電機制獲得內外部的共同監督,從而降低內部風險出現的概率。
2.1 準確把握政策
《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及其配套文件明確了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和路徑,各省政策的制定、側重都不盡相同,進展也不同。在理解、吃透政策的同時,要保持與政府改革部門的溝通聯系,最好能參與政策的制定,最大限度的取得支持,最好能列入首批試點。首先,我國供電企業在進行整改時,不能對國外改革方案進行照搬,必須根據我國實際國情和居民用電實際情況,結合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整改計劃進行分析和探討,尋找出符合我國居民用電和國家實際情況的售電測改革方案并實施,加強對我國售電測改革方案的監督和管理。其次,供電企業在實行售電測改革時必須嚴格按照[2015]9號文件的要求和條例進行穩定改革,在進行試點工作中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找出改革方案在實施中出現的漏洞和不足,并通過改善和結合國家法規進行相關調整和補充,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改革。
2.2 開拓用戶市場
市場導向是保證售電企業穩定經營的主要元素,因此售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首先要保證電力市場開拓的規范性、科學性以及經濟性等特征。在平衡市場與效益二者之間的關系時,要將市場作為第一要素,從而保證效益的實現。在積極開拓電力市場的過程中,除了保證增加市場的占有份額以外,要權衡企業的服務質量與用戶的滿意程度,保證市場開拓的有效性。
售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盡早固化相對穩定的用戶,并需要在開拓電力市場的過程中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保證在業務推動擴展的過程中部門之間可以建立起積極良好的合作模式,從而保證經營理念的有效表達,保證供電服務具備一定的可靠性。
2.3 科學制定競價策略,攫取最大利潤
電價的合理化、標準化以及市場化制定是保證售電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制定電力競價策略上,需要充分結合國家及所在地下發的相關電改政策和交易規則,并且對用戶用電量以及區域市場需求等因素進行必要的分析與考量,在其基礎上實現對電價的合理性預測。另外,售電企業在同代理用戶結算(收費)上須提供多種方案,如兜底價(即售電公司與用戶協商確定用戶電價,中標電價與目錄電價差值由售電公司享有)、中標價提成(即中標價與目錄電價差值,由售電公司和代理用戶按約定比例分成)、兜底加提成(以上兩種模式的融合)等。為了保證售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運行成本以及用戶的權益,在電力計量設備的使用上,要保證其精度以及運行的穩定性??偠灾?,明確電價政策規范制度,著重分析重點與難點,是保證電價合理性制定的重要途徑。
2.4 加大電費的回收力度
電費難收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同時也構成了售電企業的主要困擾,為了保證售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大電費的回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舉措。然而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服務質量與經濟效益不能夠兼得的困難。因此,平衡二者的關系是保證企業穩定運行的又一策略。具體內容如下:實現電費收取方式的多樣化?,F階段,掃碼支付電費方式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便利了用戶,售電企業也實現了對電費的回收,保證服務質量的同時兼顧了經濟效益。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將工作細化,售電企業應該對其作出明確的注意事項說明,完善懲獎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與服務態度。
售電企業不僅直接關系著售電側改革的全局,同時還與人們的生活建立了親密的關系。因此,發現現階段售電企業在經營策略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解決,對于我國電力體制的穩定運行以及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十分必要。
[1] 晉自力.電力市場改革模式的國際比較與現實選擇[J].上海電力學院學報,2016,(03):90-91.
[2] 章順華.我國電力市場改革現狀與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6,(11):73-76.
[3] 禹紅,李付亮.我國電力市場改革問題的探討[J].電氣制造,2016,(04):81-83.
[4] 曾鳴,吳至,復董軍.國外電力改革對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的啟示[J].視野,2016,(08):174.
Power-sold side market reform and business strategy
WANG Li, HUANG Qiu-hong
(Mulan Electric Power Bureau, Mulan 15190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power-sold side market reform, and the way to improve operation strateg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reform of power-sold side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power mechanism reform, which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 vitality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but also can provide users with better service. Therefore, electricity companies should grasp the basic direction of power-sold side reform, and take the roa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ntry′s basic electricity policy should be implemented, so as to achieve rationalization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Power-sold side market; Power selling enterprises; Business strategy
2017-04-26
F426
B
1674-8646(2017)11-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