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福
(黑龍江省第六地質勘察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
地質鉆探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孫德福
(黑龍江省第六地質勘察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地質鉆探是地質調查與礦產勘察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針對地質鉆探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正確的分析、研究與判斷對地質鉆探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尤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推動整個地質鉆探行業的發展,更加貼近并滿足國家的實際需求。
地質鉆探;現狀;發展前景
地質鉆探作為地質調查與礦產勘察工作最為直接的技術手段。與其他的民生行業相比,地質鉆探行業更易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如何應對“新常態”儼然成為當前鉆探行業所有人員關注的重點課題。筆者結合個人的幾點粗淺認識,對當前地質鉆探現狀與未來發展前景進行闡述,以期為廣大同行參考借鑒。
1.1 當前地質鉆探面臨的困難
第一,礦產勘察市場不夠規范,金融資本的投入不斷下降。與其他地產不同,一塊探礦權其下所埋藏的礦產與找礦潛力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所有的價值幾乎都取決于一張紙質的勘察調查表。而通過對過去幾年國內探礦權轉讓市場的基本情況來看,可以看出勘察造假以謀求暴利的人屢見不鮮,造成了國內勘察市場極為混亂,礦場勘察投入連續下降,讓不少投資者吃盡了苦頭,想要勘查投資的人望而卻步。第二,巖心探礦工程正在不斷的減少。在國家財政偏緊的大背景下,雖然中央財政資金并未減少,但是在服務領域、服務對象上都有所拓寬,不再投向商業性礦產勘察的審計要求,使得公益性地質調查中的巖心鉆探工程在逐漸減少,并呈現出逐漸遞減的局面。第三,地質勘查與鉆探工程的產能嚴重過剩。與國外的地勘隊伍相比,我們的地勘隊伍規模十分龐大,且國家對地勘隊伍給予了充足的資金與政策支持,但這支隊伍所要的資金與政策卻不是以國家實際需求為基準,而是以現有人數數量為基準制造勘探任務,以至于現有作業嚴重搶了后人的生計,造成了礦產勘察處于嚴重過剩的狀態。在鉆探工程領域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也給鉆探裝備制造與研發帶來了同樣的過剩問題。
1.2 “新常態”下地質鉆探面臨的機遇
第一,做好深部科學鉆探工作的探尋。近年來,雖然我國在深部找礦勘探工作上已經越來越趨于理性化,但是,在第二找礦空間的探索上,深部地址科學的研究仍會不斷的奮斗前進,因為深部科學鉆探始終是我國地質科學家們所期盼的重大工程,尤其是隨著地殼探測工程培育性計劃的啟動,深部探測專項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深部科學鉆探工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第二,加大對地熱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低溫地區的地熱資源是我國地熱資源的主體,不僅分布十分廣泛,且儲量也十分龐大,僅淺層地熱資源含量就已經相當于95億t標煤。因此,我國能源開發局于2014年積極推進對地熱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工作,目標于2020年構建我國完善的地熱能源產業體系。在全球氣候異常變化的今天,地熱能源為能源格局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路徑,尤其是地熱能源相較于石油勘探,無論是在鉆探難度,還是在鉆探風險上,都是較低的,所以,做好淺層地溫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儼然成為“新常態”下地質鉆探的全新機遇。第三,鉆探技術在民生服務上再立新功。我國是地質災害較為頻繁的國家,因為地質災害每年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十分巨大。作為我國地質災害質量行業的中央監管機構——國土資源部,已經制定出了諸多的法律法規,以此完善災害治理評估機制,我國地質調查局探礦工藝所作為從事鉆探技術研究的研究所,恰恰從地質鉆探轉變為地質災害防治技術,以實現地質鉆探領域到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的完美轉變,不僅提高了我國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上的有效性,也使地質鉆探技術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第四,在礦山救援中鉆探技術的優勢十分明顯。以往在國內礦山救援過程中,往往采用的都是井下救援巷道掘進方式,但是,在實施巷道掘進之前還要在地面打通一個小口徑鉆孔,以便為井下被困人員進行及時的供氧。在2016年平邑石膏礦坍塌事故中,除了在地面打通了一個小口徑鉆孔以外,因巷道掘進救援無法實施而采用了大口徑鉆機打孔的救援方式,此次救援成功也標志了地質鉆探技術在礦山救援過程中所具備的獨特優勢,為今后礦山救援工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典范。雖然這次救援圓滿完成,但我國目前無論是在救生鉆進工藝上,還是在救生鉆進裝備上,仍有著需要進步的研究空間。
第一,地質勘查鉆探的工作量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進一步回落。無論是世界經濟的再平衡,還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這些都不會是一個短暫的波動周期。礦產行業的整體回暖一定不會早于世界經濟的整體大趨勢。作為礦產行業產業鏈前端的地質勘查更不會早礦產業有所回暖。因此,在未來的幾年內地質勘查巖心鉆探工作量勢必有所回落。第二,對新領域、新業態的非常規鉆探技術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大。近些年來,隨著地質巖心鉆探工作量的不斷加劇,直至2012年達到巔峰后就逐漸開始回落,這幾年的回落速度比之前幾年的增長速度還要快,目前地質巖心鉆探正處于嚴重的產能過剩階段。而在地質巖心鉆探以外的新領域、新業態鉆探上則擁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如,對地下水污染進行調查,對農業地質進行調查,對地址環境進行調查等非常規能源勘察工作,都將是地質鉆探工作在未來迅速增長的全新應用領域。第三,研發先進的鉆探技術與鉆探裝備,以迎合地質鉆探行業的新變化。現如今,我國礦產勘察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了西部新區以及非常規能源勘察領域,現有的鉆探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野外鉆探施工需求,急需根據地質鉆探行業的新變化、新發展,研發出相配套的地質鉆探技術、鉆探裝備,以期為我國的地質鉆探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第四,要在地質鉆探工程中始終貫穿環保理念。近些年來,我國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并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護區,這些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嚴重地壓縮了地質勘查的實際工作空間。所以,既要秉持國家在生態環境上的戰略計劃,又要實現找礦突破,必須走綠色勘查之路,始終堅持環保理念,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第五,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合理調整地勘隊伍結構。2001—2014年間,我國地質勘查總計投入達到9 841億元,巨大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現如今空前繁榮的地勘行業,也為地勘行業的產能過剩埋下了巨大的伏筆。隨著這兩年全球礦業形勢的不斷下滑,我國現有的地質工作儼然無法負荷龐大的地質勘查隊伍,產能過剩問題十分嚴重,急需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對地勘隊伍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首先,應該緊密配合國家的相關戰略,調整與擴大地勘行業的業務范圍,實現自身業務水平的良好提升與有效轉型;其次,要做好地質勘查隊伍人員的結構調整,妥善處理失業人員。
從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在礦產資源的基本國情上仍未發生變化,在資源環境約束趨于緊張的態勢上仍未發生變化,資源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所展現出的支撐作用也未發生變化,這就說明了在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質工作所處的先行基礎地位不會發生改變,且地質鉆探工作的發展前景仍十分光明。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從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不斷的開發并適應新技術,優化地質鉆探業務結構,促進地質鉆探行業的良好發展。
[1] 王超技. 煤炭地質鉆探中關鍵問題的探討[J]. 綠色環保建材,2017,(05):114-115 .
[2] 張秉正. 地質鉆探工藝技術[J]. 黑龍江科學,2014,(08) :56-57.
[3] 張榮. 地質鉆探技術安全及管理[J]. 科技風,2013,(21) :90-91.
[4] 王達,李藝,周紅軍,等. 我國地質鉆探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J].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6,(04):121-122.
[5] 崔林,王懷登,劉啟銀,等. 地質鉆探技術的應用研究[J]. 廣東科技,2013,(12) :63-65.
[6] 劉林,孫丹,陳玉富. 地質鉆探技術發展的反思和建議[J]. 廣東科技,2013,(14) :87-88.
[7] 李鴻磊. 分析地質鉆探工程項目風險控制的原則、內容、過程和方法[J]. 科技創新導報,2012,(14) :45-46.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geological drilling
SUN De-fu
(Sixth Geological Survey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2, China)
Geological drill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surve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eological drilling industry. The research and judg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drilling industr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geological drilling industry, and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ountry.
Geological drilling;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2017-03-18
孫德福(1965-),男。
TQ52
A
1674-8646(2017)11-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