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陳昱 王彩虹
摘要:大數據技術最近幾年得到蓬勃發展,我國各省市逐步引入相關產業并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利政策支持及市場保障。這樣加速推動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反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積極帶動了其所在地的經濟、社會生活。文章針對近年來上海市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狀況及其對于市內經濟的影響作出相關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上海經濟;五位一體
人類由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面臨著空前的機遇和挑戰,大數據的應用已經不受時間、地點和人群的限制,人們隨時、隨刻、隨地、隨人地分享信息、展現自我、進行交易、交流溝通和互相學習?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給所在地的經濟發展創造了發展空間。大數據產業自在國內逐步發展以來,迅速得到了上海市各行各業的關注。上海大數據發展創新提出了“交易機構+產業基金+創新基地+發展聯盟+研究中心”五位一體綜合推進體系。
一、大數據發展現狀
大數據不是新的概念,已經在物理學、天文學、自動化等學科領域已經存在相當長時間。由于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才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大數據的概念涉及的范圍很廣,其基本特征為:數據規模大、數據種類多、數據價值密度低和數據處理速度迅速。由于大數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原本的數據庫并不適合其結構。
上海在爭當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科學發展先行者的進程中,從政府數據開放到大數據產業規劃,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面對即將出臺的大數據“十三五”規劃,上海大數據發展創新提出了“交易機構+產業基金+創新基地+發展聯盟+研究中心”五位一體綜合推進體系。
如今,大數據產業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廣泛應用于世界的各個國家的各個領域。大數據產業由于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從而能夠儲備、檢索、提煉、處理、傳播數據。
大數據產業比傳統的互聯網等產業更具有發展前景。從數據可以看出,在2015年,國內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105.6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44.15%。而據目前市場發展情況,預計在2016至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還將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長。
二、上海經濟受到的大數據產業影響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上海經濟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在小數據時代,為了帶動經濟增長,不斷擴大內需、進行投資和出口。而這些方式已經泄露出過于重視宏觀方面的增長等弊端。在大數據產業時代,可以搜集到完備豐富的數據,把這些數據進行充分的計算和分析,找出數據之間滿足的規律,從而指導市場的正確的運行。
在大數據產業時代,信息通信的發展、大數據的挖掘和工業現代化之間相互結合,促進了制造產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而且技術創新與業務相互交叉,促使各個產業之間相互融合,科技水平低的產業融合到高的產業中去,從而提高了產業的競爭力。在大數據產業時代,產業之間的融合主要表現在印刷出版領域,3D打印機的出現,出現了大數據與3D打印技術相融合的數字制造產業,這將對傳統產品制造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出現了全民生產和全面創新的新局面。
隨著摩爾定律和數據指數化的增長,數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大數據的到來給整個經濟社會推動數據分析行業的發展,數據分析方法不斷創新。由于傳統的行業是基于精確的數據分析開展的,所以進一步促進了傳統行業的提升。在大數據時代,產業發展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廣泛的應用,不僅促進了社會生產力不斷進步,而且提高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速度。大數據減少了市場運行時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完全的不利因素。大數據時代市場鼓勵正面的市場競爭、資源配置優化、降低了運行成本、促進科技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中國上海新型經濟的增長就需要進行產業的調整,技術的創新。
上海是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重點城市,自引入該產業以來,上海已逐步建立起一批科技實力雄厚、經營模式合理的大數據產業。在上海提出的“交易機構+產業基金+創新基地+發展聯盟+研究中心”五位一體的綜合體系下,上海的經濟發展影響很大。首先,在科技創新上,通過引入大數據產業促進上海整個產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ヂ摼W技術的大量使用使上海全面進入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階段,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國家收入水平的發展階段,并根據其經濟發展階段提出相應的經濟發展政策。其次,由于科技技術不斷提高,技術人才不斷涌入上海,在他們的帶動之下,大大提高了上海勞動力價值含量。最后,上海實行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在“綠色、環保、高效”的發展理念下,使上海基本實現綠色生產、資源節約、生態良好的發展模式,實現造福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經濟發展。
三、大數據產業在上海發展的優勢
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的近十多年來,上到國家下到上海市政府均頒發了幾項支持大數據產業的建立及落實發展的政策。在《上海市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指導下,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整理了市場和產業模式創新需求、大數據資源和技術要求、研發水平和人才現狀等。確定了大數據對科學研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正在產生根本性的變革作用。為了加快上海市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建立新的數據產業領域,服務型的創新城市,促進經濟結構改革和產業調整,上海市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除此之外,上海市人民政府2016年10月印發的《上海市大數據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數據觀念意識強、數據采集匯聚能力大、共享開放程度高、分析挖掘應用廣的大數據發展格局,大數據對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用顯著。意見明確指出了大數據產業在上海市場中地位很重要,指明了大數據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目標。市政府提供的多項扶持大數據產業的政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上海全面推進以“四個中心”為建設,不斷提升公眾信息需求,不斷完善信息公共服務設施,深入推進各個行業信息化建設。在上海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初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還不斷擴大數據范圍和種類。例如:上海有全球最大的醫聯數據,有4800萬張交通卡,每天30GB交通流量信息數據,亞洲第二的證券交易額,世界第一的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等。再加上上海的研究實力非常雄厚,上海有研究水平較高的高校院所;有具備很高基礎企業研發中心可以推進產業技術。近年來,上海不斷整合,開發數據資源,提高數據分析技術,擴大數據應用的行業,逐步促進數據產業的發展。
四、總結
通過上面的論述知道大數據產業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上海市委加速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推進全市信息化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軟硬件基礎建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快速高效發展。在大數據產業的推動下,上海產業布局,創新水平,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在大數據產業的推動下最終實現上海經濟的大踏步跳躍式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蘭廷.大數據的社會價值與戰略選擇[D].中共中央黨校,2014.
[2]張峁.上海經濟發展階段研究及其特征分析[D].綜合競爭力,2010(03).
[3]鄭麗,袁雯.上海經濟增長模式轉型時期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和特征分析[D].中國發展,2006(01).
(作者單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