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阿康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它的出現將帶動社會發展,促進金融改革。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金融機構要想更好地發展下去,就應當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優越性。然而互聯網金融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在發展互聯網金融過程中,會面臨著許多問題。因此,要想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穩定發展,就必須結合時代背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互聯網金融問題,制定科學的發展策略。文章就互聯網金融發展問題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發展;問題
在互聯網普及的同時,互聯網與金融行業也逐漸有著互融的趨勢,可以說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已成定局。互聯網金融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對金融模式產生重大影響,促使金融行業不斷革新。然而在互聯網金融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同時面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會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造成不可避免的阻礙力量,從而使得互聯網金融市場不斷萎縮。而要想更好地發展互聯網金融,就必須立足市場,加大創新。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述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業務的一大創新,它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一種依托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業務模式。在網絡時代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有著其必然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將逐漸推動金融改革。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成本低、覆蓋廣、效率高,極大地滿足金融機構、消費者的需要。同時,互聯網金融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客戶、消費者只需要在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享受金融服務,尋找自己需要的金融資源。雖然互聯網金融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風險問題,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極為不利。為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有待于深入的研究,需要加大創新,要積極做好風險管理工作。
二、互聯網金融是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
在現代社會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手中的閑錢也越來越多,對金融業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如果在開展金融業務的過程中如果繼續采用傳統業務模式,勢必就會挫傷人們購買金融產品的積極性。而互聯網金融是在傳統金融業務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業務模式,它是金融業務的一種創新。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人們可以在家里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金融業務,從而避免了親自去金融機構咨詢,金融服務更直接、便捷,大大的節省了人們的時間。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對網絡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環境下,互聯網金融將成為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發展互聯網金融可以推動金融行業的更好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三、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互聯網金融也取得了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開始沖擊原有的金融秩序,帶動了金融業務多樣化的發展。目前,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等金融業務的出現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推動了我國金融市場的更好發展。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教育規模不斷虧擴大,尤其是網絡銀行、第三方支付和P2P網絡借貸等互聯網金融。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我國商業銀行網上銀行交易規模突破了900萬億元的大關,其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平穩的狀態,第三方支付交易額規模超過了17萬億元,同比增長38.7%;而2013年P2片全年行業總成交量突破了1000億元。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雖說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十分迅猛,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互聯網金融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互聯網金融問題也不容忽視,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風險也日益加劇,而要想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全面認清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形勢,合理、科學的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四、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鮮事物,的發展需要依靠法律法規來提供支持,然而就我國目前來看,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建立,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還處于摸索階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體系,從而制約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二)互聯網金融人才匱乏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互聯網金融人才需求也逐漸增加,但是就我國現階段來看,互聯網金融人才還比較匱乏。互聯網金融突破了時間和區域的限制,互聯網的這種特點也決定了互聯網金融必須全面熟悉相關法律法規、經濟管理、會計、甚至是國際法律法規等知識,然而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專業性的人才還比較貧乏,而要想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專業性人才問題亟待解決。
(三)互聯網金融安全問題
互聯網金融結合了互聯網,而在互聯網環境下,互聯網金融將面臨著較大的安全問題。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客戶,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網絡黑客的攻擊,從而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從而給金融機構及客戶的利益造成損害。而對于客戶而言,一旦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就會挫傷他們使用金融產品的積極性,不利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四)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
風險是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風險也隨之擴大。互聯網金融是以互聯網技術為載體,而網絡的虛擬性使得互聯網金融機構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過程中將承受較大的風險,如,一企業在向金融機構申請網貸時,如果該企業在網絡注冊的信息是假的話,一旦金融機構同意該企業的貸款申請后,極有可能會面臨著資金流失的風險。
五、互聯網金融發展策略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法律法規的約束和支持,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才能帶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相關部門必須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完善相關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將金融、司法、行政等眾多監管機構有效的統一起來,對非法擾亂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和懲處,同時,要加大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以法律為依據,約束互聯網金融行為,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保障。
(二)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金融交易范圍,金融交易金額、交易量也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系統風險也不斷增加、增大。而要想推動互聯金融的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首先,要對互聯網金融市場進行監管,對互聯網金融機構進行嚴密的監管,嚴格把守互聯網金融機構上市門檻,劃定合法業務范圍,取締市場上一些非法互聯網金融機構;其次,要加強現階段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監管,嚴格約束金融機構,要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同時,要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加大互聯網金融專業性人才的培養
互聯網金融有著覆蓋范圍廣、發展速度快的特點,也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這些特點使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依靠專業性的人才來提供保障。只有專業性的互聯網金融人才,才能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科學的發展策略,推動互聯網金融的更好發展。為此,金融機構在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過程中應當要加強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CFP、AFP人才方面的培養,要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的服務意識、經營管理能力,要強化能力訓練,從而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培養出一支業務能力強、服務意識高、綜合素質高的人才隊伍。
(四)做好網絡信息安全管理
互聯網金融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一種金融業務模式,而在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金融業務往來過程中的信息面臨著較大的安全威脅。為了確保互聯網金融業務信息的安全,就必須積極地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加大宣傳,提高消費者、客戶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將互聯網上一些常見的安全問題向他們進行普及,從而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其次,要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究,以技術為依托,提高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安全性,從而讓消費者、客戶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避免財產損失。
(五)進一步落實實名制
實名制是針對網絡匿名的一種應對措施。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網絡匿名的存在給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而實施實名制可以將責任追究到人的身上。落實實名制,在辦理金融業務的過程中受理人必須出示有效的身份證明,并填寫真實姓名,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發生。為此,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將實名制工作全面落實下去,從而更好地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六)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
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風險管理是核心工作,它關系到互聯網金融自身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對于互聯網金融機構而言,要將風險管理工作提上日常,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全面抓好風險管理工作;其次,要積極做好風險評估工作,建立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在開展金融業務時,要全面分析市場,對客戶資源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降低金融風險;再者,要全面落實責任制,將相關責任落實下去,追究到底,從而更好地規范互聯網金融行為。
(七)轉變業務經營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加劇了金融市場競爭形勢,帶動了金融機構的創新。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金融機構要想更好地發展下去,就必須結合互聯網金融環境來轉變經營模式。首先,要轉變經營理念,要樹立互聯網金融戰略,強化互聯網金融管理,要徹底擺脫傳統的經營模式;其次,轉變金融業務方式,要積極的構建互聯網金融平臺,積極的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在這,要加大創新,不斷開發新業務,要加強資產負債符合,要控制融資成本,積極做好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工作。另外,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金融機構可以將第三方平臺賬戶與證券、基金等莊戶捆綁,通過客戶的證券、基金賬戶進行交易,以此來緩解銀行轉賬的限制。
六、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金融業務模式的轉變,在現代社會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必然成為我國現代社會的主流和趨勢。然而凡事都有相面性,在互聯網金融帶來有利一面的同時,也會帶來不利的一面,而要想更好地發揮互聯網金融的作用,就必須加大互聯網金融的研究,深化金融改革。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要全面分析互聯網金融發展形勢,要完善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要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要加強專業性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培養,從而帶動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華森森.互聯網金融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探析[J].中國市場,2015(08).
[2]屈魁,張明,王雪.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征信業監管問題探析[J].征信,2015(03).
[3]趙爍,趙楊.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及互聯網金融發展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1).
[4]于健寧.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人民論壇,2014(08).
[5]王海全,農飛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華北金融,2013(11).
[6]符瑞武,邢詒俊,顏蕾.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政策建議[J].時代金融,2013(29).
[7]朱曉磊.互聯網金融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探析[J].經貿實踐,2016(09).
[8]桂玉娟.互聯網金融平臺發展的機遇與問題——基于武漢市31家P2P網貸平臺的調研報告[J].財會月刊,2016(12).
[9]高顯鴿,張卉.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12).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