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企業的會計也越來越重要,然而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導致會計造假更為方便,因此會計誠信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然而,會計誠信問題是企業面臨的最為重要的問題,因為它影響著廣大公民與消費者的利益,嚴重制約我國企業經濟的發展。如何提升我國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解決我國企業的會計誠信問題,是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最為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會計誠信 企業利益 會計從業人員素質
一、前言
會計行業是企業中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對企業的績效進行記錄和核算,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反映。正確的核算,真實的成績是會計工作的根本要求,這也是對會計工作者的最基礎的道德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辦公時代,會計誠信問題則越演越烈。會計工作與道德誠信是有著必然的聯系,影響著市場經濟的秩序。因此,會計工作的誠信問題是企業發展的必要天劍,作為一個會計從業人員要將誠實守信放在第一位,作為基本的從業道德規范。
二、會計誠信的內涵
會計誠信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企業關注的重點,而市場經濟的本質本來就是一種信用經濟,因此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不僅要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而最為重要的是,要樹立自己的信譽,不做假賬,不謀私利,提高會計的公信力。會計誠信是會計的基本道德要求,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及時準確的記錄是非常有必要的。會計從業者來說,做到誠信二字也是比較重要的。在工作中要保持正直的立場,要工作時要做到不偏不倚,面對上級壓力時,也要坦然以對。確立公平意識,有機會大家平等參與,這樣交易雙方也是平等的。保持人格獨立,不會放任自由。提高自己的責任心,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
三、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一)公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經濟體制存在不少困難,產權結構單一,而我國企業的管理人員有些來自政府部門,他們對會計誠信問題不理不睬,保持極為冷漠的觀望態度,甚至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希望會計從業者拋棄自身的誠信原則。而董事會沒有獨立性,不僅喪失對企業管理層的監督制約能力,反而與管理層合謀造假。會計誠信也是在這樣的管理制度下,逐步喪失,最終成為當權者實現自身利益的工具。監事會本來是公司唯一獨立的監督機構,但是現實情況中的,監事會則沒有任何作用,反而聽從董事會的調配,受董事會控制。
(二)社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
會計誠信缺失除了內部原因外,還有外部原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我國的市場經濟也逐步的進行完善,但是導致社會失信問題更為嚴重。商品信用關系極差,偷稅漏稅、制假販假、盜版侵權等等問題,層出不窮。在這么一個市場誠信嚴重缺失的時代,會計誠信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在社會的大染缸為會計誠信的缺失提供了生存環境。另外,有關部門也有執法不嚴的責任,會計誠信違法危險很小,這樣都助長了會計誠信問題越來越嚴重。
(三)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較低
在當前的經濟狀態與公司制度下,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比較低,專業技能水平也不高。在進行經營活動的核算時,不能夠準確的利用專業技術來反映經營狀況,這是由于職業技術不高而造成誠信問題。由于會計人員受企業管理層的管理,因為害怕得罪領導,最終對自己造成影響,所以幫助公司做假賬,導致數據失真。其主要原因還是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監督部門無法發揮其作用。
(四)會計從業人員受利益驅使
就現階段來說,會計誠信缺失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驅使,無論是哪種企業,會計造假的類型其根本出發點還是利益。我國市場經濟處于發展階段,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很難對其進行約束。因此,很多企業家為了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管理層讓會計做假賬、偽造報表、虛報利潤,嚴重危害國家的利益。
四、完善會計誠信缺失的相關對策
(一)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我國企業的管理人員要重視會計誠信問題,賦予董事會相關的監督權,對經營者實時監督,對公司的財務報表要進行審核,對于重大的交易和投資覺有否決權利,甚至還可以建立完善的審計委員會等。其次要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降低股權集中現象。另外監事會也應該負擔起應有的責任,全面了解公司相關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保證公司運作的合法性。
(二)健全誠信法律制度,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我國企業的發展,需要誠信來立足。由于我國法律不夠完善,對于市場經濟制約不夠,因此導致各種偷稅漏稅情況的產生。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法律,加強對市場的監管,營造一個誠信的市場氛圍。會計從業人員對社會經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和管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提高審計費用,確保他們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客觀有效、公平公正。
(三)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
會計的主要執行人還是人,因此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是解決誠信問題的根本保證。因此在進行財務管理人員或者會計人員的教育時,除了基本專業知識的傳授外,還要著重進行道德素質方面的教育。另外企業內部也要設立專業的培訓機構,對他們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質進行考核和教育,加強誠信教育,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道德素養。
(四)提高誠信意識
我國政府應該加強會計從業人員誠信檔案的建立,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降低其內心受利益的驅使。政府部門對他們從事的職業道德水平進行詳細的記錄,建立特有的誠信淡檔案,這樣就有助于提高其會計監督部門的監管能力。另外要對其進行道德教育,加深他們的誠信理念。
五、總結
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也是會計從業者的道德底線,因此恪守誠信道德,重視會計誠信問題,最終徹底解決會計誠信問題。
參考文獻
[1]蘇鳳華,蘇吉余.會計誠信問題的成因之我見[J].財會月刊.2004(22):52-53.
[2]張惠.試論我國會計誠信的現狀與對策[J].宿州學院學報.2006(04):59-61.
[3]黎志云.關于會計誠信問題的思考[J].企業參考.2006(12)38-39.
作者簡介:蘇霞(1974-),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在職單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講師,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會計、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