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萍+趙英勤

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胰腺炎性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每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單純常規西醫方法處理,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中藥治療,療程為2周。結果 經過2周治療后,對照組有效18例,總有效率為72%,治療醫組有效21例,總有效率為88%(P<0.0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炎能彌補單純西醫治療的不足,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療法;胰腺炎
中圖分類號:R657.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2-0113-01
胰腺炎是由于多種病因引起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所導致的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是消化系統常見病,以腹痛、腹脹及惡心嘔吐、發熱為主要表現,伴有血尿淀粉酶升高[1]。本院采取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急性胰腺炎,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 50例患者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腹部B超、胰腺CT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
1.2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5例。治療組中男17例,女8例;年齡21歲~73歲,平均46歲;輕型21例,重癥4例。對照組男18例,女7例;年齡24歲~75歲,平均43歲;輕型22例,重癥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實施西醫治療:(1)常規禁食、胃腸減壓;(2)補充血容量,維持水鹽、電解質和酸堿平衡;(3)解痙、止痛,疼痛較劇者可給予杜冷丁肌注;(4)抑酸治療,常用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針(國藥準字:1-20083721,朗天藥業有限公司,40 mg靜滴),1~2次/d;(5)抗生素治療,主要針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和厭氧菌,常用頭孢類或喹諾酮類;(6)抑制胰液分泌:應用善寧針首劑0.1 g靜推之后,25~50 ug/h,微量泵維持治療7d。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清胰湯治療,其基本處方為:柴胡15 g,木香10 g,黃芩15 g,梔子10 g,生大黃12 g(后下),枳實12 g,厚樸15 g,芒硝9 g(沖服),蒲公英20 g,延胡索20 g。1劑/d,水煎服,2次/d,2周1療程。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血尿淀粉酶、肝腎功能、腹部B超、CT均正常;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CT基本正常;無效:病情無改善或加重。
3.2 治療結果 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4 討論
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當胰腺受感染時即出現炎癥反應,表現為嚴重的腹痛現象,且累及其他器官。因此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能夠避免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胰腺炎的治療由過去單一的手術治療已逐漸發展為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
胰腺炎在中醫學中屬于“腹痛”、“結胸”、“心脾痛”等范疇。當情志改變,肝失疏泄,導致機體氣機紊亂;或肝氣橫逆犯胃克脾,使脾胃升降失調,濕熱郁結于中焦;或因飲食失節,損傷脾胃,積滯于中焦,釀濕化熱,邪熱食滯互結,形成陽明腑實,腑氣不通,“不通則痛”而發病,多為實證[2]。本院自擬清胰湯具有疏肝理氣、清熱燥濕、通里攻下的作用,本方中含大承氣湯,取其瀉熱通腑,行氣導滯的功效,柴胡、木香、黃芩、梔子、蒲公英、延胡索共具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燥濕之功。
參考文獻:
[1]周宏眾,閆競一,韓少良.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8,20(1):43-45.
[2]周仲英.中醫內科學[M].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44.
[3]徐淑惠.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38例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1(14):1336-1337.
(收稿日期: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