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強
摘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要注重探究實驗,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開發課外實驗,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 實踐能力
物理學主要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回想一下物理學發展和產生的歷程,足以看出物理實驗從始至終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切物理知識,都圍繞在實驗的基礎上發展和建立起來的。物理實驗成為物理教學最基本的手段,有著與眾不同的教學功能,實驗中教學的質量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物理中教學的效果。物理學的規律和概念主要到實際問題中概括、抽象出來的,物理實驗在建立物理理論和基本概念及加強對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初中生剛學習物理的時候,抽象思維能力和學習方法都還沒有形成,所以,實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
一、實驗類型及其作用
初中物理有五十多個演示實驗和若干課外小實驗,十九個學生分組實驗,實驗內容涉及面廣,且具有真實、生動、直觀的特征,通過演示實驗教學,可以喚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為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創造條件。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具體與抽象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的重要實施方法,也是幫助學生驗證和總結物理中的規律,從而更加好地從形象思維發展成抽象思維的重要措施。分組實驗在學生對概念的形成以及知識的理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自己分析總結,能夠親身體驗知識的獲得的過程。探究實驗為學生的認識和發展提供了現實性的依據,學生在實驗中得到了許多鍛煉的能力,此時也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從實驗中可看出,讓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很有刺激性而又生動,可以讓學生變得感興趣,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熱愛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加強學習。
二、創新教育在實驗教學的應用
物理主要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的定義、規律、定理、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及其實踐活動當中,所以在物理課堂上的實驗不能僅僅限制在現行的初中物理教材當中安排的實驗中,實驗的器材和方法就不可以只限制在物理教材當中提供的方法和器材。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學生身邊文具、家中或生活中隨手可找到的廢棄材料來進行物理實驗。這樣,即可以通過展開隨堂小實驗使學生參與物理教學過程,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又彌補了農村學校實驗器具不足,讓學生多觀察、勤思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懂得:物理實驗并不神秘,用身邊的生活用品就可以研究深奧的物理知識。例如在講到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時,采用條形磁體下墊兩跟鉛筆的方式,實驗效果很好(課本插圖使用的方法是把條形磁體懸掛起來,這樣雖然磁體受到的阻力較小,但磁體不易控制,會出現旋轉情況)。再如在講到內能的利用——做功時,把課本水沸騰時水蒸氣沖開軟木塞的演示實驗換成“模型火箭”(用一種俗稱“上天炮”的爆竹改裝制作效果很好),效果非常理想。
三、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條件,學生只有對學習的對象產生了興趣,才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物理實驗的真實、直觀、生動和形象的特點,可以激發認知的矛盾,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通過對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來激發學生好奇的心理以及思索的欲望。比如,講授“大氣壓”一課的時候,筆者首先設計了“沖不落的試管”這樣一個小實驗,將一個粗試管裝滿水后,再將一個稍細的空試管插入粗試管中至一半深度處,然后問學生,如果我將試管倒過來,小試管會掉下來嗎?然后將兩試管迅速倒置過來,放開細試管后,則會看到水從粗試管中流出來,而細試管卻在粗試管內緩緩上升的奇異現象,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接下來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的實驗,讓他們感覺到強大的大氣壓力,從而讓學生對這節課產生興趣、印象深刻、容易理解、記牢。
(二)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讓學生產生懸念,接下來通過授課來解決懸念。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注意力集中,精神健旺,假如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按照所講的內容,做一些簡單的實驗,例如,在學習 “壓強”一課時,筆者首先要求學生用一支一端削好的鉛筆,將大拇指和食指頂住鉛筆的兩端時,稍稍用力擠壓(注意:力不要太大)發現削好一端的手指比較疼,這是為什么呢?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注意力集中起來,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認真聽課。
(三)使用具有驚險性出乎意料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時候,可以使用一個單擺來做實驗。先把擺球拉個較大的角度讓它貼近眼睛,人站著不要動,然后再放手,讓單擺擺動起來。好多學生都替老師感到擔心,害怕擺球會碰到老師的眼睛。實驗結果卻往往出乎了學生的意料。通過這次的實驗,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來,為下一步解決“為什么”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物理實驗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的奇妙及其規律性。例如,在講到有關杠桿分類的知識時,可以舉我們經常使用的撬杠、起子等學生經常使用的工具為例。再如,在講到有關家庭電路知識時,先讓學生去調查家庭電路的連接方式以及保險絲或空氣開關的選用原則等,讓學生體驗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樣,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將變得更加容易,而且記得牢。
實驗,既是物理學科的特點,同時也是物理學科的優點,每個物理教師都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豐富多彩的物理實驗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使學生在樂趣中獲取知識,真正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向立中.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2]閻金鋒.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物理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甘肅省積石山縣吹麻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