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
(桐鄉市衛生學校,浙江 桐鄉 314500)
淺談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生物化學“酶”章節教學中的應用
朱燁
(桐鄉市衛生學校,浙江 桐鄉 314500)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先進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其引入中職護理專業生物化學的教學中,通過精選案例,淺談案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酶”章節中的具體實施方案。
案例教學法;“酶”章節;生物化學
案例教學法也叫實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課程內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且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外醫學課程教學中。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一些醫學院校所使用的生物化學教材每章均附有病例分析,其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生物化學與臨床醫院的關系[2],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生物化學是中職醫學院校護理專業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因其內容繁多、理論性強、知識抽象,學生往往錯誤地認為課程內容與將來所從事的醫療護理工作聯系不大。另外,生物化學安排在中專一年級學習,因而生物化學是中職護理學生反映最難學的課程之一。“酶”章節一般設置在生物化學的緒論之后,可以說是生物化學課程的前導章節。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堅定其學習本課程的信心,是生物化學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筆者總結教學經驗,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酶”章節的教學中,現介紹如下。
生物化學的知識理論性較強,在導入時可以使用生活中加酶的日用品作為案例,使酶的概念具體化。例如加酶洗衣粉,其添加的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等可以高效去污且無毒無害,不會污染環境。又如加酶牙膏,通過添加酶制劑,能有效除去牙垢、消除菌斑、防止齲齒。通過引入生活型案例,拉近了學生與酶的距離,同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加酶洗衣粉和加酶牙膏等案例也可在后續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多次使用。如在講解溫度對于酶促反應的影響時,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有效地保存加酶洗衣粉,同時引出含酶藥品應該在低溫下保存等知識點。
生物化學對于概念的定義相對抽象,學習基本概念時可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基本理論知識。例如學生在初中時已經學習過唾液淀粉酶,知道其可把淀粉水解為葡萄糖,因此在講解酶、底物、產物、酶的活性和酶失活等概念時,可以引入唾液淀粉酶,從而引導學生說出唾液淀粉酶的底物、產物分別是淀粉和葡萄糖。這樣既可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可以把精選的案例以最合適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酶的催化反應速度是非催化反應的108~1 020倍[3],在講解酶促反應特點時,可以通過實驗的形式直觀地展示酶促反應的特點。學生熟悉的外用消毒劑雙氧水在過氧化氫酶的催化下,分解成氧和水(H2O2=O2↑+H2O)。過氧化氫酶存在于細胞的過氧化物體內,特別在肝臟中以高濃度存在。本實驗可以采用教師演示實驗或學生分組實驗,選用肝臟研磨液催化雙氧水,觀察氣泡產生的快慢從而可判斷反應進行的速度。該方法可操作性較強且實驗現象明顯,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酶促反應的高效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生物化學的實踐性。
剛開始學習生物化學的學生并沒有臨床經驗,因此在講解某些重難點時,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臨床常見病例是迫切且有效的。例如在講解酶原和酶原激活的知識點時,可以選用急性胰腺炎的病例,通過病例讓學生分析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它是一種發病兇險、死亡率高的疾病?為什么可以用血、尿淀粉酶濃度來輔助診斷急性胰腺炎?通過對病例的學習、討論、分析和總結,在加深了學生對酶原和酶原激活理解的同時,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以適應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
又如在講解酶的不可逆行性抑制作用時,可以選擇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病例。根據病例引導學生回答有機磷農藥的中毒原理是什么?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表現是什么?有機磷農藥中毒的解救原理和用藥種類是什么?如果在路上碰到有機磷中毒的患者該如何進行急救?
由于生物化學和護理專業關系密切,學好生物化學能為學習后續的護理專業課程打下基礎。為了使學生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酶”章節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入分析型案例讓理論和實際接軌。例如在講解酶的競爭性抑制劑的作用原理時,選用磺胺類藥物抑菌原理這一案例。磺胺類藥物的化學結構與對氨基苯甲酸(PABA)類似,能與PABA競爭二氫葉酸合成酶的活性中心,影響了二氫葉酸的合成,因而使細菌生長和繁殖受到抑制[4]。本案例既能使學生明白競爭性抑制作用的原理,又能使學生明白為何使用磺胺類藥物時首劑量應加倍,以達到迅速抑菌的目的。
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是啟發學生去思考、探索、總結、實踐,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底物濃度、酶濃度、溫度、pH值是影響酶促反應的幾個因素,在這一知識點講解中,可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組實驗來探索酶促反應的影響因素。學生拿到案例后可以分小組進行案例討論,通過閱讀課本查找資料加深對影響酶促反應因素的理解,從而設計實驗方案,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集中存在的問題和提示問題的處理方法,同時啟發學生形成一套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在課堂中還可以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補充一些較新穎的案例增加課堂知識的輸出量。例如可通過視頻等形式補充介紹某些酶缺乏引起的疾病。如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的一種皮膚及附屬器官黑色素合成障礙所導致的遺傳性白斑病。白化病屬于家族遺傳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由此還可以宣講禁止近親結婚的國策。生物化學是一門知識更新速度極快的學科,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獎項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端粒酶等。某些護膚品中就添加有SOD,SOD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也是人體內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劑,能使人保持健康、延緩衰老、延長壽命。補充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既可以使學生了解生物化學的發展方向,又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實踐證明,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酶”章節的教學中,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精選案例的同時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轉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處,案例教學法會占用較多的時間,因此要合理安排教學。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方法,而應該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1]張俊河,董衛華,王芳,等.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2):139-142.
[2]陳秀芳,葉輝,唐敬蘭.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6):718-720.
[3]王鏡巖,朱圣庚,徐長法.生物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馬如俊.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G424.1
B
1671-1246(2017)06-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