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佳思,張雷,韓寧,畢曉瑩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上海200433)
LBL、PBL、CPBL教學法在本科生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中的比較
黎佳思,張雷,韓寧,畢曉瑩*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上海200433)
臨床實習是本科生進一步理解神經病學知識、掌握神經病學思維方法的最佳途徑。在臨床教學中,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與以臨床病案和問題為基礎的學習3種教學方法各有利弊,應根據神經病學知識特點、教學雙方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神經病學;臨床教學;教學方法
對于剛進入臨床實習的本科生來說,神經病學知識點多且復雜,內容深奧不直觀,與難學難記的神經解剖、神經生物等課程聯系緊密,學習時往往一知半解。因此,臨床實習成為本科生進一步理解神經病學知識、掌握神經病學思維方法的最佳途徑。神經病學屬于內科,學生實習時間相對較短,但神經內科疾病診療思維獨具特色,尤其是根據癥狀和體征定位定性,與其他疾病診斷方法大有不同[1]。這使得本科生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時更加“糊涂”,出科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
筆者長期在教學醫院工作,為提高本科生神經病學臨床實習效果,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嘗試多元化教學模式,對目前使用較多的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及以臨床病案和問題為基礎的學習(Case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CPBL)等教學法均有過較長時間的實踐。3種教學方法各有利弊,應根據各學科知識特點靈活運用。
目前絕大多數醫學院校的臨床和基礎課程教學仍以LBL教學法為主。它以教師為主體,以講授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大班全程灌輸式教學,教學進度、內容、方法由教師把握。一般教學流程如下:教務主管部門安排教學課時,制定培養目標,教師結合教學大綱和課程內容按照自己的思路備課;年輕教師試講,由高年資教師聽課并進行指導;教研室集體備課,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教師在大班課上將內容傳授給學生。
對于本科生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來說,LBL教學法的優點在于可以把知識系統連貫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知識體系有整體的認識,同時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這對初次接觸臨床神經系統疾病的本科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學生不清楚哪些內容和臨床診治密切相關,哪些內容可以靈活變通,需要教師提供一個整體的知識框架。譬如,我們在神經解剖課程中學到大腦中動脈供應基底節區,在“腦血管病”一章中學習到基底節區梗塞會導致“偏癱、偏盲、偏身感覺障礙”三偏癥狀,而在臨床上我們很少見到典型的三偏患者,這會使初入臨床的本科生產生疑惑。通過LBL教學,本科生頭腦中會形成一種神經病學臨床思維:大腦中動脈不同分支供應基底節區不同部位,損傷后會產生多種癥狀的組合[2]。
教學醫院帶教教師同時又是臨床醫師,工作忙碌緊張。LBL教學可以把教學內容一次性灌輸給學生,節省時間,減小工作量。但同時也有缺點: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培養出來的本科生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理論知識扎實,但當面對復雜多變的臨床疾病時就感到理論和實踐處處矛盾,思維混亂,無所適從;另一種是學習時根本沒聽懂,入科前“有點糊涂”,出科后“更加糊涂”,出科考試時對知識點張冠李戴,東拉西扯。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方式,一般流程如下:(1)準備:實施之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設計問題,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5~10人,選定組長,布置學習內容和問題。(2)實施: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教師布置的問題進行討論。盡可能要求每位學生都發言,意見不一致時可以辯論,此過程中教師的導向作用很重要。(3)總結:對重點、難點以及討論不一致的地方著重講解,同時點評學生學習情況,表揚進步,提出改進意見。
對于本科生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來說,在掌握知識方面,PBL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散在的知識點,使枯燥無味的神經病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在提高綜合素質方面,PBL教學法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使其體會合作的成就感與愉悅感,對其以后的職業生涯非常重要。帶著問題查閱資料的過程增強了學生自學和運用多媒體工具輔助學習能力。如對于神經解剖和相應臨床體征知識,學生能根據自身特點主動選擇不同方式來加深理解,有的選擇解剖圖譜,有的選擇Flash動畫影像,有的選擇尸檢活體標本等,這僅靠一名教師教學是不可能實現的[3]。小組討論能提高學生利用信息、自我表達、綜合分析等能力。接受PBL教學的本科生大多能比較熟練地掌握重要知識點,對難點的理解也較為深入,部分學生能夠做到初步的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但是PBL教學法也有局限性。教師方面,教師個人素質非常重要,關系到整個PBL教學的質量,如對所選疾病譜知識的把握、問題切入點的選擇、討論過程的引導、點評的準確性和深度等。而且PBL教學費時費力,需要臨床教師有極大的教學熱情和充足的時間,這可能是目前限制PBL教學法推廣應用的一個關鍵因素。學生方面,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如果學生本身求知欲望不強,主動性差,獲得知識途徑單一,不能有效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料,很可能在學習中一無所獲[4]。
PBL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也帶來大量編寫“完美”病例問題。編造病例對教學有破壞作用,甚至會嚴重誤導學生對醫學的理解,對于臨床經驗不足的本科醫學生來說是不可取的。CPBL教學法與PBL教學法不同,它采用真實病例,使教學從書本案例向臨床延伸。它的一般流程與PBL教學法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教師預先選定臨床病例,根據臨床病例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具有共性的知識,學生需要預先詢問病史,收集資料。
對于本科生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來說,CPBL教學法更有優勢。大多數本科生神經病學基礎知識薄弱,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去接觸患者,詢問病史,查詢資料,這種方法得來的信息能反映他們的實際水平。在討論過程中,隨著問題的層層深入,學生會發現很多重要的病史遺漏或者忽略,有很多地方自己沒有考慮到或與書本內容不相符。如一名年輕女性腦梗患者,學生在詢問腦梗危險因素時,可能會想到問吸煙史、飲酒史、家族遺傳病史、感染史等,部分內科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會想到問心臟病史,絕大多數人想不到問是否服用避孕藥物等生活史。這種通過查漏糾錯學到的知識會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CPBL教學法還能使帶教教師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在病例討論中將與病例有關的獨到見解和經驗準確地傳達給實習生,提高帶教質量[5]。
CPBL教學法避免了LBL教學法單純以教師為中心和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的兩個極端,真正將理論知識融入臨床實踐,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CPBL教學法的弊端基本上與PBL教學法相同,其對教師的素質、時間和精力要求更高。
在本科生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中,雖然CPBL教學法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和特色,但由于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較難推廣應用。LBL、PBL、CPBL教學法各有利弊,可以先使用LBL教學法使初入臨床的本科生對整個神經系統知識有完整的認識,為PBL和CPBL教學打好基礎;通過PBL教學讓學生了解所學疾病的共性特點;通過CPBL教學讓學生對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知識融會貫通,整體思考。總之,在神經病學臨床教學中,應根據教學雙方的特點靈活運用不同教學方法。
[1]孔祥鋒,張雨潔.神經內科本科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新疆醫學,2013,43(9):167-167.
[2]郭聞淵,羅逸潛,張鳳琴,等.CBL與LBL結合在普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610-613.
[3]梁燕玲,許治強,林永強,等.基于網絡平臺的PBL在神經病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2,11(9):924-927.
[4]Taylor David,Miflin Barbara.Problem-based learning:where are we now?[J].Medical Teacher,2008,30(8):742-763.
[5]劉軍,包瑾芳,郝靜,等.CPBL教學法在內科實習教學中的實踐與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5(9):93-94.
(*通訊作者:畢曉瑩)
G424.1
B
1671-1246(2017)11-0038-02
第二軍醫大學教改基金面上項目“CPBL教學法在本科生神經內科教學查房中實踐研究”(JYC201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