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夏陽,宋文娟,黃婉霞,錢耀榮
(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高職院校開展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的SWOT分析
何夏陽,宋文娟,黃婉霞,錢耀榮
(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目的 探討影響高職院校開展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的內部及外部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對高職護生實施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的內部優勢、劣勢及外部機會、威脅等方面進行分析。結果 內部優勢包括該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的專業優勢、教育對象是護士隊伍的主力軍、教育者潛力大;劣勢包括雙語教學模式效果不佳、缺乏合適教材、教育對象英語水平較差和學習興趣不高、合格雙語師資短缺;外部機會包括信息化教學的促進、國家政策推動、國內外市場需求大;威脅因素包括我國雙語教學起步晚、缺乏雙語語言環境、院校對教學投入力度不足等。結論 在高職院校全面開展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勢在必行,根據SWOT分析法提出的建議,可為高職基礎護理雙語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和依據。
護理實訓;雙語教學;SWOT分析
目前,護理雙語教學多在本科護生中開展,而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多重視對高職護生技能的培養,開設了比例很少的雙語班或涉外護理班,雙語教學的普及率還是較低。本文利用SWOT法分析在高職護生中實施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的內部優勢(Strength)、內部劣勢(Weakness)、外部機會(Opportunity)、外部威脅(Threat)等因素,探索提高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水平的方法,為高職護理雙語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和依據。
1.1 內部優勢分析
1.1.1 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的專業優勢 基礎護理這門課程的理論和實訓課時比例幾乎接近1∶1,具有實踐性強、與臨床工作緊密結合的特點,通過實訓雙語教學,護生在日常對話、模擬患者與護士交流以及簡單的操作流程中都會用到英語,可提高護生在專業領域中使用英語進行學習、工作交流的能力。此外,有學者[1]認為恰當選擇雙語教學內容是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應遵循“由易到難,由實訓課到理論課”的原則。實訓課與理論課相比更直觀,多涉及操作用物、操作流程、操作對話等專業詞匯,護生在操作中不斷接觸實物,能較容易記住專業詞匯[2]。而教師配合實物和操作進行雙語講解,條理性強、步驟清晰,護生即使不能完全聽懂,也可清楚看到操作手法和實驗流程,較容易接受。
1.1.2 教育對象是護士隊伍的主力軍 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具有大專學歷的護士占護士隊伍的46%,而本科以上學歷的僅占10.6%,故高職護生仍是整個護士隊伍的主力軍。另外,目前高職護生多為“90后”,其學習能力強,能主動學習,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維較中專護生活躍,學習潛能大。相對本科護生,高職護生更注重對護理技能的掌握,更愿意腳踏實地在臨床工作。
1.1.3 教育者具有潛力大的優勢 目前開展雙語教學者多為青年教師,他們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工作熱情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家庭負擔較輕[3]。此外,英語發音較標準,專業知識和英語基礎扎實,基本都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能充分地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豐富教學,愿意通過雙語教學提升自身素質水平。
1.2 內部劣勢分析
1.2.1 現有雙語教學模式效果不佳 張志富等[4]認為教師要讓護生有充足的思考時間和充分的表現、實踐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地、探索性地參與雙語教學過程,并對雙語教學的內容進行感悟、領會、吸收、內化。在傳統雙語課堂上,教師既要講授外語,又要適當進行中文解釋,只是把內容進行閱讀和翻譯,沒有真正和護生用英語交流,導致氣氛沉悶以及技能練習時間不足,沒有給護生知識輸出的時間,這種傳統的知識講授法不能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并不適合雙語教學的開展[5]。
1.2.2 適合高職基礎護理實訓的雙語教材缺乏 目前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材主要有國外原版教材和國內翻譯的雙語教材兩類。購買國外原版教材,費用昂貴,且國情不同,教學的理念、思維、知識的涵蓋面以及護理操作的具體細節有所差異[6],而國內出版的基礎護理雙語教材主要供本科生使用,對于高職護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且操作流程也有較多不同。另外,授課教師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備課,增加了教師的壓力。
1.2.3 教育對象英語水平較差和學習興趣不高 一方面,高職護生英語水平較本科護生稍差,且水平參差不齊,使得雙語教學進度成為難題[7];另一方面,學習興趣是影響雙語教學效果很重要的因素[8]。袁葵[9]的調查發現,有79.5%的高職護生對雙語教學興趣不大。受傳統英語學習模式的影響,許多護生會寫,但聽不懂、說不出,對護理技能雙語教學有畏難情緒。
1.2.4 合格雙語師資短缺 護理雙語教師要具備過硬的護理專業知識、海量的英語專業術語、熟練的中英文思維轉換技巧和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而真正勝任的師資力量并不多[10]。在多數高職院校中,護理專業課教師英語表達能力普遍一般,若請英語專業教師授課,由于存在很強的專業性,英語教師也很難勝任[11]。雙語師資隊伍的短缺使得個別教師在備課和開展教學中處于孤軍奮戰的局面,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現成為雙語教學的瓶頸[3]。
1.3 外部機會分析
1.3.1 信息化教學手段和資源大力推進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智能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豐富的信息化學習資源如微課、電子書包等極大地改變了教學進程,使學習可以做到隨時隨地和因人而異。信息化教學[12]強調護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無疑為護生主動、自覺地完成知識的學習創造了條件,有助于學習者利用信息化學習資源和工具發展高階能力[13]。
1.3.2 國家教育部政策推動和各高校重視改革 從2001年起,國家教育部就提出各高校在3年內開設5%~10%的雙語課程,《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綱要》第12條明確指出“要繼續推進雙語教學”[14]。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雙語教學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為當前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熱點[15]。如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通過與多所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引進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教材及教學設備,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雙語教學經驗,培養了較多合格的“雙語型”師資[1]。
1.3.3 國內外復合型護士人才市場需求大 涉外病房的建立、外資醫院的引進、國際學術交流的日益頻繁等均要求護理教育發展雙語教學[16]。護理專業雙語教學要求護生會應用英語,特別是醫學專業英語,來提供涉外醫護服務、國際技術合作、資料傳遞及國際性的護理服務。目前全球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護理人員嚴重短缺,他們常提出優惠條件吸引我國高質量的護理人才。
1.4 外部威脅分析
1.4.1 我國護理雙語教學起步晚,語言環境缺乏 經文獻檢索,我國關于雙語教學的文獻從1998年開始有報道,而高職護理的雙語教學實踐文獻報道始于2008年,在我國護理院校還屬于探索階段,尚無成熟的經驗和理論。此外,我國護生沒有英語國家得天獨厚的英語生活環境,若僅靠課堂的雙語學習遠遠不夠,很難達到教學效果。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嚴重影響語言輸入量的攝取,并制約著英語學習的效果。
1.4.2 高職院校對開展雙語教學的投入力度不足 盡管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已意識到雙語教學開展的重要意義,但在現實中,卻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如雙語教師外出學習外語的機會較少,學校沒有制訂雙語師資隊伍的培訓計劃,沒有制定一些關于雙語教學的實施細則、獎懲辦法等。
2.1 轉變雙語教學模式和方法
由于傳統雙語教學模式效果不佳,教師可大膽嘗試信息化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模式,讓護生以團隊為基礎進行學習。可組建適合高職護生的雙語學習資源庫,包括雙語操作錄像、電子雙語操作講義、雙語音頻和雙語微課等。護生可利用校園網絡教學平臺下載資源,充分利用課前時間做到隨時隨地自主學習,還可建立師生微信平臺,交流雙語學習的問題,以提高雙語教學效率。此外,教師可根據高職護生的特點和護理操作的復雜程度選擇英語的授課比例[17],對步驟相對簡單的護理操作,可加大英語教學比重;對知識點多、操作復雜的護理技術,減少英語教學,并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讓護生多用英語進行護患間的溝通交流,讓護生在操作中多練、多說、多聽。
2.2 加強對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的重視
學校、教師和護生三方應加強對雙語教學的重視。高職教育屬于職業教育范疇,作為校方,應以“加強基礎護理技能,重視外語應用”為指導思想,積極制定雙語師資隊伍的培訓計劃、雙語教學的政策措施、實施細則、獎懲辦法等各種規章制度;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雙語教學具有提高自身素質和外語水平的優點,故在學校尚未有理想的獎勵制度或有利學習機會時,教師應認真投入雙語教學中,以發展的眼光要求自己;對于護生,張佩[18]認為雙語教學的重要意義,不僅需要教師意識到,更要使護生認識到雙語教學對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性,使他們從思想上重視,并愿意努力克服困難來適應這種教學形式。教師除了可利用豐富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習興趣外,還應幫助護生明確學習目標,引導護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
2.3 大力開展合格雙語師資建設
作為校方,應積極制定一系列激勵政策,鼓勵青年教師積極了解國外護理發展新動態,積極參加涉外考試(如ISPN考試),組織教師到涉外醫院進修,以此推動雙語教學的開展和改革。由于我國沒有專門的雙語師資培訓學校和雙語師資認證標準,多數研究者贊成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解決師資問題[19],即對校內教師進行外語培訓并積極引入國外護理專業教師。若學校均不具備“內培”和“外引”條件時,建議青年教師先與專業資深教師組成團隊,由資深教師對專業內容進行把關,共同備課,然后青年教師再與英語專業教師組成團隊,由英語教師對語言組織和表達等進行把關。
2.4 自編適合的雙語講義,創設雙語學習環境
缺乏合適的雙語教材使得師生的教和學均受到很大影響。教師可參考《護理學基礎(中英版)》[20]、《基礎護理學基本技能(漢英對照)》[21]以及當地使用的護理技能實訓教材,結合課程教學特點和高職護生學習需求,適當簡化內容,降低學習難度,自編校內師生實訓雙語講義,再請專業英語教師進行語法、修辭等方面的指導,確保講義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倡導護生把雙語課程的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帶動護生在校園學習中主動學習英語,如用外語寫通知、標語和標牌,辦外語板報等[22]。
通過SWOT分析法可見,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基礎護理實訓雙語教學勢在必行,學校、教師和護生應充分認識自身的優缺點,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優勢,克服劣勢,積極利用外界機會,努力化解威脅。此外,SWOT分析法提出的建議,可為高職護理雙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和依據。
[1]梁張,龍榕,秦索娜,等.大專護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J].衛生軟科學,2011,25(11):808-811.
[2]趙玲,張靜平,段功香.護理學基礎實驗課雙語教學的實效性探討[J].當代護士,2010(1):93-94.
[3]牛曉娜.以護理學基礎為例淺談青年專業教師在雙語教學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3-64.
[4]張志富.雙語教學的原則、模式及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3(2):15-16.
[5]聶羚,魏勤,楊琴,等.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加強雙語教學初探[J].中國市場,2015(45):169-170.
[6]周克雄,肖燦華,羅晨玲,等.關于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4):52-54.
[7]盧丹丹,張恩,雷穎.我國護理雙語教學的研究進展[J].亞太教育,2015(22):103.
[8]Bosch PC,Doshier SA,Gess-Newsome J.Bilingual nurse education Program:applicant characteristics that predict success[J].Nurs Education Perspect,2012,33(2):90-95.
[9]袁葵.高職護生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現代護理,2008(1):112-113.
[10]王思婷,馬秋平,李朝暉.中醫藥院校開展涉外護理本科雙語教學的SWOT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8):65-66.
[11]李萍,夏新娟.大學雙語教學探討[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3):77-79.
[12]張宗科,張振剛.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2):24-25.
[13]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理論建構與實踐例說[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14]張曉波,陳超,黃國英,等.醫學雙語教學的發展、模式及策略[J].醫學教育探索,2004(4):42-44.
[15]張穎,孫爽,王旭梅.雙語教學在高等學校教學改革中的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9):146-147.
[16]畢瑞雪,黃金,李貞.護理專業雙語教學的實施現狀及對策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36-37.
[17]杜少英,馮智敏,孟杰,等.提高高職英語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J].醫學研究與教育,2009(6):103-104
[18]張佩.雙語教學在高職院校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9(11):109.
[19]郭偉,隋麗榮.涉外護理專業雙語教學現狀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0(6):253-255.
[20]姜安麗.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1]萬麗紅.基礎護理學基本技能[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9.
[22]陳娜,張軍.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實施雙語教學的SWOT分析及對策[J].中國藥業,2009,18(2):12-13.■
G420
B
1671-1246(2017)10-0036-03
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1201554604);廣州市高等學校第八批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7B36);廣州醫科大學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3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