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媛媛
(吉林省東北亞研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33)
所謂的生態旅游業實際上指的就是以生態旅游資源和相關設施為基礎,為生態旅游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和提供所需商品服務的一種綜合性服務業。這種旅游產業是當前世界旅游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也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平均年增幅達到25%~30%。在20個世紀90年代我國仁懷旅游業開始興起,到21世紀初,其已經頗具規模。而吉林省在生態旅游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生態旅游發展的潛力非常大。基于此,在吉林省發展生態旅游,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態旅游產品,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和諧發展。
(1)資源優勢。吉林省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其生態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擁有廣袤的森林和草地資源,同時還擁有諸多天然的生態旅游自然景觀。并且這些資源旅游獨特的個性化特征,擁有極強的開發性。比如說長白山旅游景區的霧凇和向海風景區等等。
(2)區位優勢。吉林省處于我國東北部地區的中部地帶,同時也位于東北亞的核心位置。其和俄羅斯、朝鮮相鄰。在國內經連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和黑龍江省。整體公路交通網絡發達,對外交通極為便利。最近幾年,吉林省不斷加大航空客運線路的開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使旅游系統的內部和外部都能夠有機結合起來,逐步達成將吉林省打造成為我國東北地區和東北亞地區的生態旅游重點發展區域。
(3)政策優勢。為進一步培養吉林省新的支柱產業,首先就需要針對生態經營予以考慮,不斷加大對旅游業資金的投入,進一步推動吉林省旅游業轉型發展。在2016年,吉林省就頒布實施了推進吉林省旅游業攻堅發展實施方案。該方案針對整個吉林省的生態旅游產品進行合理化布局,針對一些已經有一定規模的生態旅游項目予以完善,比如民俗文化節、霧凇冰雪節和長春電影節等等。另外還要合理統籌規劃國內和國際旅游適量,使之能夠穩步協調發展。加強和周邊國家政府的溝通與交流,逐步開發跨境旅游產品,并有效協調相關邊防檢查工作,給予國外游客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從而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到吉林省旅游。
所謂的生態功能分區主要指的是根據區域生態環境敏感程度以及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和環境差異性來對地理空間進行分區。生態功能分區是實現區域環境保護和管理的基礎,也是制定相關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的主要內容。吉林省的地貌差異非常明顯,其中東部地區為中低山,西部地區為丘陵平原。根據生態功能區劃分可以將整個吉林省劃分為三部分生態旅游產品,分別為:東部長白山生態區、中部臺地生態區、西部低平原生態區。(如表1所示)
吉林省的生態旅游資源從空間上看,分布極為廣泛,且有一定的優劣之分。基于此,應該采取生態旅游資源分區分序開發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先開發一部分,再使另一部分隨之發展。先針對知名旅游景區進行開發,再帶動生態旅游資源相對落后的中西部景區。落實到實際中,就應該先開發東部資源豐富的長白山生態景區,再進一步帶動西部的低平原生態區。針對其東部長白山生態區域而言,其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且一直以來都是知名旅游景區,生物資源豐厚,可以帶動其所在的生態資源區的開發和建設。該區域的開發重點在于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域和該區域內的松花江、鴨綠江、牡丹江等水資源生態旅游。其次應該對中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在中部臺地生態區,因為結凍期較長,所以土壤微生物活動不頻繁,為土地有機物的累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在該區域,可以打造黑土地農業生態區,另外中部地區還可以依托長春市為核心,結合相關生態資源來打造以觀賞為主的城市休閑生態旅游和農業生態旅游。最后,針對西部低平原生態環境區域而言,應該以霍林河平原農牧生態區的向海自然保護區為依托的濕地生態旅游,同時還可以依據莫莫格查干湖為代表的濕地草原打造濕地生態旅游。根據不同的生態資源區域來打造不同的生態旅游線路,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吉林省生態旅游的全方位發展。
(1)打造生態旅游分區特色旅游線路。在生態旅游分區建設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生態旅游產品。其實開發者為了更好地滿足旅游者在旅程中的需求而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總和。一般來說表現為旅游線路的繼續開發。對吉林省而言,其旅游路線開發應該根據吉林省旅游分區的特點來開發各種形式的生態旅游線路。

表1 吉林省生態功能區劃及其特征
(2)推廣宣傳生態旅游資源分區品牌。在吉林省東部長白山生態旅游區借助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打造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的火山森林山水旅游品牌。在中部地區要借助黑土地資源來打造生態黑土地,并以該區域諸多人文景觀為依托的城市休閑生態旅游景區品牌。在西部地區則應該依托向海國家自然保護區,打造以向海莫莫格查干湖為依托的濕地草原沙地生態旅游區品牌。每一個區域都有屬于自身獨特的品牌,這樣才能夠做到對每一個區域進行精準營銷和推廣,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旅游。
(3)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當前的吉林省各個生態旅游分區都存在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情況。基于此,應該在生態旅游區建設過程中對當地居民和相關旅游業從業人員廣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可以采用廣告、宣傳單和公益廣告等形式來進行推廣和宣傳。不斷加強相關人員的環保意識,使當地居民能夠認識到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4)防止生態旅游環境惡化。在當前,吉林省的生態環境旅游景區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環境問題,為了防止生態環境惡化進一步加劇,影響旅游者的旅游體驗,應該將整個吉林省的生態旅游資源進行分區以后再劃分為一些較小的區域。對其進行環境定點監控,在每個區域都配上環境監測人員。采用科學化的手段對其所管理區域內的環境進行有效保護,一旦發現問題需要及時搜集相關證據,并向上級部門匯報。
(5)保護生態旅游環境。在針對吉林省的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不論是那個分區的開發和建設都應該首先確保對整個自然環境的保護,在開發環境時,其標準應該根據資源環境一級標準,并嚴格遵守和執行相關保障措施。為了更好地保護吉林省各個生態旅游分區的自然環境,除了根據各個質量標準和要求做好大氣、環境、水資源等方面的保護之外,還應該在針對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等方面采取有針對性地解決措施。從保護生態資源和生態環境入手來對整個吉林省生態旅游景區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治理,并盡快出臺相應的環境衛生和環保系統。
[1]周麗君.吉林省西部濕地生態旅游開發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9,(2):222-229.
[2]于力,劉惠清,張樹文.吉林省生態功能區劃研究[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2):127-128.
[3]趙洋.長白山濕地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0.
[4]苗雅杰.吉林省生態旅游開發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5]秦建敏,周玲.上海濱海旅游業發展對策研究 基于生態產業轉型視角[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15,(4):114-123.
[6]閻伍玖.區域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方法與模型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199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