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現(xiàn)有51個小學班,17個學前班,147名專任教師,近3000名學生。在教師隊伍中,研究生學歷4人,本科學歷139人,獲得江蘇省特級教師等榮譽稱號的優(yōu)秀教師80余名。
追尋自然生長的幸福教育理念。學校從“讓學生健康地成長,讓教師幸福地工作”的核心價值出發(fā),確立了“雙主體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同時,對學校文化進行了整體建構:把“以德為首,追求真善美教育”作為主線,提出“只要我們在做,世界就會改變”,讓學校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探索適切教師實際的成長模式。學校推行導師制青藍工程,助力特色教師成長。導師制青藍工程有兩大特點:一是“師傅是評選出來的”,二是“徒弟是自主申報的”。自主申報、雙向選擇,形成了師徒同生共長的發(fā)展機制。
堅持指向課堂效率的主題研修。學校堅持“向課堂要效益”,做到理論學習生活化、教學研究常態(tài)化、課堂研究制度化。精心搭建四個系列的專業(yè)研討平臺:一是立足常態(tài)的專項研究平臺,二是緊扣主題的年段研修平臺,三是著眼全體的市內協(xié)作平臺,四是彰顯特色的校際聯(lián)盟平臺。
實施呵護生命成長的綠色德育。教育應該有生命的綠色、自然的形式、幸福的旨歸。學校奉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構建起全員德育、全程德育、全域德育的“三全”大德育體系,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了“幸福入學禮”“十大陽光隊員評選”等系列活動。
建設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程環(huán)境。在課程計劃的編制、課程結構的調整、課程內容的拓展等方面,學校進行了持續(xù)的深度改革。如調整了課時設置,建立了選修制度,引進了走班制等。學校把開發(fā)的《兒童國學》與引進的《夢想課程》列入必修課程,把創(chuàng)客、無人機等科技項目作為選修課程,彰顯了“傳統(tǒng)文化的底色,與時俱進的活力,豐富多元的選擇”課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