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發貴+劉偉+王杋榛
【摘 要】基于目前高校學生宿舍管理主要問題,運用6S管理理論探索高校學生宿舍管理新模式新理念。
【關鍵詞】高校;學生宿舍;6S管理理論
一、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高校中大學宿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宿舍滯留的時間占據大學生近五成的時間之多。大學宿舍的環境衛生的指標和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否,直接決定了大學學習和生活的質量。如今各個高校的宿舍管理重制度落實輕人文關懷,側重依據學生宿舍管理規定對大學生學生宿舍進行管理,嚴控各方面的紀律與安全;盡管國內很多高校開始引進生活輔導員進駐學生宿舍,解決大學生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問題,但是由于師生比相差甚多,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在生活區感受到學校的人文關懷,享有更好地指導與服務。
高校的培養方案中缺乏生活指導方面的課程,由于95后在家享有父母的各種“服務”,而進入中國高校宿舍的集體生活涌現出各類問題。步入我們的大學生宿舍里可以看到物品堆放雜亂,書籍、鞋襪、各種生活用品、零食等東倒西歪的躺在地上、書架上、床上;洗漱用具隨意擺放,沒有章法,影響美觀與通行,甚至無從下腳。打開個人柜子就可能柜子里的物品涌出來的場面,想要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物品更是翻箱倒柜的現象,甚至乎很多有用沒用的東西都堆積在某一個角落好幾年置之不理。
再者大學生宿舍普遍衛生臟亂差,平時對付學校各級檢查也僅限于掃地擦桌子的表面處理,而對于死角的灰塵、衛生間、天花板的污垢卻沒有太多的清理。大學生宿舍隨著年級的增加,宿舍物品的越來越多,大多生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沒有進行定期、徹底的清掃;宿舍里我行我素的行為越來越多,在宿舍打撲克、打麻將、大聲唱歌、抽煙酗酒等等不良行為,晚上連續玩游戲不按時睡覺、臥談到半夜等現象嚴重影響同宿舍其他同學的正常作息,最終釀成宿舍人際關系惡化、嚴重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本文運用6S管理方法對大學宿舍管理進行探索。
二、6S管理理論與宿舍管理主要內容
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TSUKE(素養)和英文SAFETY(安全)這六個單詞,由于這六個單詞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簡稱為“6S”。6S管理主要是強調并規范人與環境的關系或者說是企業內部的行為通過外在環境形式的表現。
整理(SEIRI):將宿舍中的物品、設備清楚的區分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對需要品進行妥善保管,對不需要品則進行處理或報廢。
整頓(SEITON):將宿舍中需要品依據所規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進行擺放整齊,并明確地對其予以標識,使尋找需要品的時間減少為零。
清掃(SEISO):將宿舍的環境打掃干凈,使其保持在無垃圾、無灰塵、無臟污、干凈整潔的狀態,并防止其污染的發生。
清潔(SEIKETSU):將整理、整頓、清掃的實施做法進行到底,且維持其成果,并對其實施做法予以標準化、制度化和透明化。
素養(SHITSUKE):以“人性”為出發點,透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動,培養全體成員的共同管理語言,使全體人員養成守標準、守規定的良好習慣,形成文明、健康、和諧的素養環境。
安全(SAFETY):安全是宿舍全體成員都能樹立全員安全責任意識,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的觀念,做好人身、財產和生活各方面的安全防護,防范于未然。
三、基于6S管理理論高校學生宿舍管理的探索
針對如今高校大學生宿舍中存在的問題,我把6S現場管理引進到學生宿舍管理中進行研究與探索。
把握舍得,學會整理。整理,根據學習生活用品使用頻率區明確留宿舍和隨身攜帶的需要的和不需要、常用和不常用的物品,舍去不用的可有可無的物品,保留需要的物品并分類保管;區分文明的言行與不文明言行,保持文明的言談舉止,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和不良言行。清理是改進工作現場的源頭或開始,在進行清理時,還可參照以下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分類管理方法:將物品區分為“常用,偶爾使用,不使用三類”,然后將常用物品安置在現場、偶爾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儲存處、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處理掉。整理的目的是學會舍與得,提高工作效率。
保持條理,學會整頓。整頓,對宿舍所有物品有條理地定位擺放,合理劃片區,使其物品始終處于最方便取放的位置,每個同學能迅速找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創造出整齊劃一的宿舍格局,同時對宿舍成員的言談和行為進行規范。整頓的目的是消除各種尋找現象,養成學習生活保持條理。
齊心協力,徹底清掃。清掃,清除宿舍的灰塵垃圾,建立清掃責任區制度,要求每個同學把自己的區域清掃干凈,約定齊心協力地把宿舍進行徹底的清掃,從而能保證宿舍干凈整潔;對于宿舍成員個人衛生問題,需要形成合力從思想到實際行動動員清除“污染源”,形成統一規范。清掃需要全體成員或者個體成員注重清掃作業的品質。
高雅規范,定期清潔。清潔,落實整理、整頓、清掃前3S工作的前提下,要求宿舍全體成員做到不隨意制造臟亂,定期清潔即可。在維持和鞏固前3S的成果對工作進行保持與深入,并約定成俗的行程宿舍文明約定。清潔的目的是創造明朗美觀、高雅規范的宿舍環境。
群情歡洽,提升素養。素養,是由訓練和實踐而獲得的一種道德修養。宿舍全體成員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自覺地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自愿地實施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為內容的4S活動,高標準、嚴要求地維護好宿舍環境的整潔和美觀。每個成員的自覺自律行為潛移默化地形成群情歡洽、文明和諧的人文環境,同時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進而提升每個同學的素養。良好素養的表現是養成良好習慣、好風度,遵紀守法做一名合格公民。
安全第一,防患未然。安全,是指宿舍各項設施均達到安全標準,無安全隱患,包括宿舍財產、個人物品、用電用火等各方面的安全。主管部門采取系統的措施保證全體宿舍成員、場地、物品等安全,系統地建立防傷病、防污、防火、防水、防盜、防損等保安措施。同時高校學生宿舍是高密度人群區,在校大學生更要有較強的安全責任意識,高校要重視全員安全教育,樹立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的觀念,防患于未然。
運用6S管理要素,要求各個宿舍做好前4S后形成規范與制度;需要全體成員定期檢查總結,持續改進;將好的方法與要求納入管理制度與規范,明確責任,轉化為常規行動。同時注重良好的素養是建立習慣與意識,通過宣傳、培訓、激勵等方法,將外在的管理要求轉化為全體自身的習慣、意識,使上述6S活動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四、大學宿舍管理運用6S管理方法的現實意義
高校學生宿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科學的學生宿舍管理方法是形成健康文明、高雅和諧學生宿舍的重要保證。而應用6S管理方法是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宿舍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學生干部和宿舍長在宿舍建設和管理的積極作用。每個宿舍相當于一個個的小家庭,能否讓生活在里面的人都得到身心愉悅,和睦共處,需要廣大“小家長”接受和用好6S的管理方法,學校領導、教師教輔人員和宿管人員應該從思想注重“理”而不是“管”,讓廣大學生宿舍成員能把宿舍當成自己的溫馨小家庭。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是6S中關于現場狀況改進提升的五項基本行動。“素養”,是6S中最獨特的一項要素,也是其精華之處,進一步上升到人的意識這個根本。更徹底的保障是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全體成員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行動,也就是變規定、要求為人的意識、習慣,素養一旦養成,將潛移默化地、長期地影響在校大學生的工作生活質量。
搞好宿舍衛生,創建文明宿舍,事在人為,貴在堅持,只要學校領導、教師教輔、宿管人員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依賴廣大學生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廣大學生成員的主管能動性,必然能形成潔凈高雅、文明和諧的宿舍環境,讓廣大學生度過美好的大學生活。
【參考文獻】
[1]蔣思.大學生宿舍6S管理[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