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麗
(銅仁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 雷麗
(銅仁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高校足球教學訓練因為起步較晚,不少的高校還是依舊采用傳統的、較為單一的疊加式的足球訓練方法,從而導致我國高校足球運動訓練的效果不佳以及整體足球水平低下。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訓練中的應用,會讓學生通過刻苦的有針對性訓練,使自身的體能、技術、戰術、心理全面得到有效地提高。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對組合訓練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的應用對策,以期能為今后的足球教學訓練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技能,有效促進高校足球教學的發展以及我國足球運動事業的發展,提高我國的足球整體水平。
組合訓練 高校足球 應用
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足球運動作為一種對抗性的集體活動,深受到了廣大大學生的喜愛。但是當前大學生們的足球運動技能與水平卻普遍不高。其主要原因主要因為,我國高校足球訓練的技術過于注重簡練、對抗、快速等,不少學校訓練還是主要是延續傳統的單一疊加式的教學法來進行足球訓練,缺乏對學生體能、技術、戰術、心理方面的訓練。而組合訓練法中主要包括四大訓練要素,分別是體能、技術、戰術、心理,其能采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足球技術、技能的提升,相對于傳統的足球訓練模式,組合訓練法具有很大的訓練優勢。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校園足球背景下,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日益受到了重視,并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1、足球的相關研究發展
19世紀末,現代足球運動傳入我國,初期我國足球運動規則,基本都是按照英國足球運動的技術、戰術和規定而進行的,對足球理論的研究十分的稀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足球研究經歷了創建發展時期、停滯時期、引進吸進時期、快速發展時期,這四個時期把我國足球訓練的研究從鳳毛麟角逐步擴大到了多個領域。80年代后,足球研究的范圍更是涉及的更多的領域,其中包括:教學、選材、訓練等,尤其是在足球訓練領域,其研究成果更為顯著,使足球界更加的了解運動訓練客觀規律,從而提升了足球訓練的水平,把足球訓練規范化、科學化。
1.2、足球教學訓練研究現狀
據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對足球運動的研究主要是針對運動損傷、技術訓練、戰術訓練、身體素質、選材等素材較充足,但對于研究我國足球發展的足球體制和足球選材的制約性十分少。因為缺少相關的足球運動訓練經驗,當前我國高校的足球訓練理念,還仍處于相對落后狀態。這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一是,模糊不清的足球訓練理念;二是,較為籠統的訓練計劃;三是,只專注于對抗性和速度性的技術訓練,對于足球技巧的全面、細致和高效的訓練卻被忽略。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導致我國足球運動以及高校足球訓練整體水平較低的原因。因此,在今后的足球教學訓練中,我們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對學生實施足球訓練。而組合訓練方法就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非常值得在今后的足球教學訓練中應用。
隨著當前校園足球發展的不斷實施,傳統的足球訓練教學模式,已不在適用現代足球教學水平和足球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作為一種較為有效果的訓練方法,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切實可行的實施意義。
2.1、組合訓練法概述
筆者通過查閱中國知網、萬方等學術數據庫得知,關于組合訓練法的一些學術論述中,涉及了長跑、籃球、武術、足球等多項運動項目,通過綜合組合訓練法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人員對于組合訓練法研究的共識性。其一,組合訓練法的含義,所謂組合訓練法,就是指在一個或若干個訓練單元中,按照運動員所處的訓練階段不同、競技能力的差異、各運動項目的要求不同,及運動員自身特點的不同等因素,對訓練學和方法論的原理進行科學的運用,從而對訓練內容和訓練負荷的性質及比例,再進行合理的安排與選擇,這種訓練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運動員個人的競技能力,進而使球隊整體能力得以加強與提升。其二,訓練效果和訓練質量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是否科學性的組合訓練法。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到足球組合訓練理論的構建和實施,若想對組合訓練方法的特性做到真正的把握,就必須從根源上對其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討。此外,還有學者存在另一種觀念,就是認為組合訓練相當于訓練理論的一種。
2.2、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訓練中的應用意義
在對高校大學生進行足球技術與戰術時,為適應當前足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必須做到:首先,全面性的掌握技術動作和戰術技巧。其次,合理運用自身把握到的技術要領和戰術方法;再次,要熟練的控制已完全掌握的戰術動作和技術手。最后,若想在實戰對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學會突然變化。因此,只有符合以上所有要求,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足球運動員的戰術與技術的訓練。
而組合訓練法就有多種訓練優勢,一是,組合訓練法比常規訓練法的訓練時間與安排要科學合理,其能將學生的足球興趣與意識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二是,由于組合訓練法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對抗訓練的機會,所以其也能夠明顯提升與提高學生的個人實戰能力。三是,組合訓練法還能有效提升整體的比賽能力,回歸足球運動規律即為組合訓練的實質。學生在組合訓練過程中,通過對比賽場景的模擬,能使隊員在真正面對比賽時能從容面對,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現出來。四是,強調高對抗性的組合訓練法,同時還會使學生在足球比賽時能夠完全適應比賽,學生整體的能力也會十分顯著的得到提高,以把球隊的整體能力充分的展現出來。
而從競技體育的層面上來講,足球是集每個組織為一體的集體性運動項目,所以,只有運用組合訓練法對其進行研究才能更好的把握每部分相對復雜關系的本質。而從哲理層面來講,傳統的足球訓練理念,已無法指導現代足球運動的教學發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實施組合訓練的研究也是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的集體表現。從結構決定功能的系統層面來講,高校足球訓練結構是從教練員到大學生,其完全取決于高校足球環境,與組合訓練的“內部環境”相符合。
只有改變傳統的足球訓練教學模式打破常規,選對正確的方法并嚴格遵循原則,才能起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因此,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3.1、遵循共同提升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原則
在足球比賽當中,運動員所承受的運動量是十分巨大的,這需要每一位運動員要有較為的體能素質與超強的耐力。而通過同步提升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運動的體能與耐力,再加上在高校足球訓練中,學生的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是最基本的負荷因素,因此,在組合訓練在高校足球訓練中應用時,老師要遵循對學生進行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共同提升的體能訓練原則。
3.2、遵循結合球的體能訓練原則
足球則是足球運動員最基本的運動搭檔,因此,充分掌握控球與運球技巧做到人球合一,對于運動員來講也十分的重要。一般來說高校大學生的球感和球齡與專業足球運動員相比是比較差的,因此,在組合訓練中老師要在與足球相結合的條件下,來對學生進行足球技能、技術,并還要讓學生學會合理的搭配無球時單純體能訓練與有球時的綜合體能訓練,這樣才能讓組合訓練法效果,達到最大的優化狀態。
3.3、堅持基礎訓練并以力量訓練為主原則
以速度訓練為主的力量訓練,是國外的足球訓練當中,所常采用的訓練方式。運動員神經系統與肌肉的協調也是大量的力量訓練而實現的,用以加快速度,動作的快速完成就是依賴于肌肉的快速收縮,在此基礎上還會有更大更強的力量所產生,足球運動員只有通過基礎訓練,才能在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質的基礎上,有效保證自身的對抗能力、技術的掌控能力、速度的控制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尤其是在足球競賽防守進攻中,運動員的防守、進攻和搶拼的有效性與其自身的力量素質存在著十分直接的聯系。因此,在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的實施中,關與學生的力量素質訓練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組合訓練時需要充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力量訓練。
3.4、注重對學生團隊精神培育原則
足球屬于一項團體運動項目,所以足球訓練當中,大多數運動行為動作都是是取決于每一位運動員本身,因此,在高校足球訓練當中,我們要重視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訓練,只有每個個體自身強大了,才能組成一個更加強大的團體。但是,需要注重的是,如果個體與個體間缺乏一定的協作能力,學生與學生不懂得怎么去集體的配合,那么這個團隊的整體也不會因此而變的強大。所以在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訓練中的應用時,老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個體的訓練,還應注重對學生團隊精神培育,要讓學生懂得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如此以來,才能有效保證高校足球球隊的整體能力的有效提升。
足球運動屬于多任務運動的一項,只有隊員與隊員的相互配合才能保證運動中完成每項任務,足球運動同時強調了整體的協作能力和個體的能力,而足球運動員個體的決策力與洞察力,主要體現在比賽過程中的隊員間的運球與相互傳球的配合度,因此,對運動員決策力與洞察力的提升,也是組合訓練中的重中之重。總之,只有多管齊下,才能讓我國足球教學訓練走出低迷,有效提高我國足球教學的整體水準。
[1]呂然.淺析培養大學生足球意識提高團隊精神[J].當代體育科技,2012,(30).
[2]曹凡.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運動,2014,(23).
[3]王洪榮.組合訓練法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7).
[4]梁平安.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構建[J].體育文化導刊,2016,(04).
[5]劉忠.現代足球運動文化的價值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14).
[6]劉忠,龐博.探究影響高校足球文化發展的因素[J].運動,2016,(10).
[7]梁平安.多元化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構建[J].體育文化導刊,2016,(04).
[8]呂然.淺析培養大學生足球意識提高團隊精神[J].當代體育科技,2012,(30).
[9]陳少辰.多元組合訓練法對我國高水平羽毛球男單運動員專項素質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10]鄭謀榮.高校足球教學中組合訓練法的應用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7,(01).
[11]李志剛.組合訓練在高校足球運動訓練中的應用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12).
[12]黨楊.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動負荷控制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0).
G843
A
1006-8902-(2017)-10-ZQ
雷麗(1988-),女,漢族,貴州遵義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足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