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萍
山西通達冶金設備廠
淺析內部審計中持續審計方法的應用
閆麗萍
山西通達冶金設備廠
企業實時審計的目的不僅在于揭露會計處理方面存在的錯弊,而且要對企業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進行審計,從根本上防范會計錯弊的發生,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和管理效益。實時審計在促進企業強化內部管理的同時,也為企業管理層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以實時審計為研究對象,對企業實時審計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并提出完善實時審計工作的具體建議。
企業;持續審計;特征;問題;完善措施
1.1 持續審計方法的概念
持續審計方法,是指獨立的審計人員通過對企業委托項目及其相關事宜進行的一系列連續的或實時的審計,得出相關審計報告,以供決策者參考的審計方法。持續審計方法是在信息化條件下的新型審計方法,提高了審計質量,降低了因為審計導致的企業運行風險。
1.2 持續審計方法的特征
持續審計作為一種嶄新的審計模式,具有區別于一般審計的表現:1)持續審計是一種戰略監控。持續審計不僅審核和評估財務風險,還有運營和戰略風險。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和外部經營環境的全面評估,在對被審計單位形成一個整體評價的基礎上制定審計計劃,審計計劃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關注財務報表審計的同時轉向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和效果的測試。2)更加強調審計的獨立性。以被廣泛應用的EAM模型為例,在引入一定風險的同時,因其“嵌入”功能存在,使得審計人員開發的模塊完全整合進被審單位的系統,這可能會導致他們的過度信任,同時開發并執行EAM會使系統咨詢形成一個盈利市場,這可能會導致審計人員喪失其應有的獨立性。3)重在提供適時、持續保證。持續審計之所以能被采納,就在于它的執行能夠獲取持續保證并能夠作為持續報告的支撐。以EAM模型為例,在適時環境或接近于適時環境下,使用在系統開發設計階段就嵌入在系統中的程序或軟件,通過與經營過程的結合,在交易發生時就探測審計人員確定的例外交易,以自動化方式提供質量保證,對關鍵事項進行實施跟蹤,最大限度保證經營和財務運作的效率和效果。
2.1 明確審計目標
隨著內部審計理論和實務的持續發展,審計目標也隨之演變。審計目標由最初的查錯揭弊發展到驗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而演變為評價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目前,實時審計目標已全面向企業管理領域滲透,目標在于對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并提出完善措施,從而確保受托經濟責任得到全面有效履行。
2.2 突出審計重點
在開展實時審計時,必須突出重點,從而確保審計工作的有效實施并在企業管理中發揮預警、監督和導向作用。實時審計的重點包括:一是突出系統性。實時審計應統籌兼顧,重點是企業管理活動的整個流程。從重大開展財務收支審計轉化為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審計。二是突出效益性。實時審計的工作重點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經濟效益審計成為審計工作重點,通過開展企業內控制度評價及風險控制,更好地發揮其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程的評價、監督作用。實時審計應充分發揮即時性優勢,實現對企業內控制度的再控制,加強企業經營管理風險防控,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和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2.3 注重手段創新
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會計處理乃至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高度信息化、自動化,實時審計必須創新手段,采用先進信息技術。
(1)建立審計信息系統。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資源和外部交易行為都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經濟業務從發生到會計報表、賬冊生成,都是由企業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完成。實時審計信息系統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和數據共享基礎之上,先將企業經濟活動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傳遞并保存在數據庫中,然后建立企業經營業務部門與審計部門、外界信息使用者之間的數據訪問接口,滿足審計部門、企業所有者、企業管理者等相關各方的信息需求。
(2)創新數據采集方法。實時審計在采集企業經濟業務相關數據時,要關注電子數據易逝性特征。審計人員在實際采集數據過程中應突破傳統方法束縛,創新數據采集方法,通過網絡數據交換,實時取得最新可靠的經濟業務數據,并對企業電子商務有關交易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評價。從信息系統技術分層方面分析,在對企業交易有關數據進行采集時,審計人員可以在審計對象的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應用程序接口和會計電算化軟件等不同層次進行。
(3)創新審計工作模式。審計工作模式的創新是實時審計有效開展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審計目標的關鍵因素。實時審計的主要模式和手段將演變為在線實質性測試和實時控制測試。
3.1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信息化平臺
持續審計的實施需要有效的信息環境和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為此,開展持續審計工作的前提是做好企業的信息化工作。一方面,企業要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引入新的信息化設備,提高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入具有合格要求的審計人員,同時加強企業信息化管理,建立相關的審計平臺,保證持續審計有一個良好的實施環境。
3.2 強化企業審計人才隊伍的建設
如前所述,持續審計方法作為新型的審計方法,是市場化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信息化的產物。持續審計的實施,不僅需要相應的信息設備和平臺,還需要合格的審計人員。要通過相關培訓,使企業已有審計師掌握新的審計知識,還要在招聘過程中強調審計師的業務和計算機技能,重視對信息化技能的培養,從而構建出一個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隊伍,以適應新事情的審計工作的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要求。
總之,持續審計作為信息化審計的標志,持續審計是信息時代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信息化平臺,強化企業審計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大對持續審計系統的開發,健全持續審計實施過程的相關規章制度的制定,進而促使我們審計信息化事業邁上新臺階。(作者單位:陜西煤炭建設公司審計處)
[1]溫彩秀,梁蕾.企業內部審計中有效應用持續審計的建議[J].企業經濟,2010年04期
[2]鄧小軍.新審計準則視角下我國持續審計應用框架的構建[J].商業會計,2011年07期
[3]金冬成,臧晶.基于IT技術的持續審計在內部審計中的實現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