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麗 劉瑤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公司
石油金融化及我國石油經濟安全的對策研究
劉志麗 劉瑤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公司
原油供求特點和世界石油供需空間分布不均衡決定了石油具有金融屬性,石油市場與金融市場的聯系空前緊密且高度一體化,國際石油市場日益金融化。在此背景下,我國石油安全的兩個主要方面:供應安全和價格安全,在未來均面臨著嚴峻挑戰,石油安全本質上已經從“生產-供應”型的“供給安全”模式轉變成“貿易-金融”型的“價格安全”。為保證石油安全,必須加快建立石油金融戰略體系。
石油經濟安全 石油金融互換 多元風險采購
原油供求特點所決定的石油金融屬性:
1.石油供給特點。從石油生產看,石油的生產費用絕大多數是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和利息等固定費用,產量越多,單位成本越低。因此,富余供應能力便會激起強烈的增產欲望。由于產量增加導致的價格下跌可以通過生產成本的下降加以彌補,從而使供給曲線出現向右下方傾斜的現象(見圖1石油供給曲線前一部分)。此外,石油勘探開發是一個長期過程,尋找一個大油田要花費數年時間,而對于一個已發現的油田,從探明儲量到形成生產規模一般也要花費7~10年的時間。因此,即使油價提高,短期內也不可能依靠開發新油田建立起新的石油供應。只要石油供應量達到臨界產值,再高的油價在短期也不能導致石油供應的增加,使石油供給曲線成為一條直線。最后,由于原油的儲藏特點導致石油開采具有一定的剛性,一旦開始開采,即使油價降低也不能立即停止開采。
2.石油需求特點。從石油需求來看,石油與社會生活方式、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流通結構均有很密切的關系。世界能源結構變化和能源節約都需要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基礎,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因此,在短期內,經濟的連續運行導致石油需求的剛性,即便出現油價波動也無法實現能源替代和大規模的石油節約計劃。也就是說,價格上漲,不會立即導致消費量的下降,短期內石油需求是無彈性的。從長遠來看,石油供應緊張會促使世界范圍內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替代能源發展等,從而在油價上漲時導致需求量的下降。石油需求一旦被高價格導入結構性的下降趨勢,即使價格降低也難以在短期內提供石油需求。因此,石油需求從短期看是無彈性的,而從長期看是有彈性的。
1.石油金融化。石油期貨是一種重要金融衍生工具,能夠促進石油經濟的迅猛發展,通過控制石油價格,從而擺脫商品石油和供需關系的束縛,并體現石油價格運動規律。我國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表明,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的暴跌與國際油價的暴漲呈反向關系,導致此現象出現的原因從股市撤出的資金被投入商品期貨交易場所,進而使得國際石油向金融化形式轉變。如果國際市場石油的需求量是7500萬桶/日,而實際供應為7800萬桶,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油價將有所上調,可見供需關系并不能控制油價。同時,國際基金也將石油作為炒作的對象,使得石油的產量和價格彈性降低,并促進了石油金融化趨勢的發展。
2.產權化競爭。在越發健全的經濟體系下,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國家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石油產權的爭奪。目前,比較大型的石油壟斷集團包含德士古、道達爾等,這些國際資本集團正向石油領域轉移,最終占領了石油市場。當我國的石油公司上市后,將面臨著國際石油壟斷的威脅,一旦經營方法存在問題,將導致失去對公司的有效控制。阿莫科公司用10億元收購了我國的石油公司的20%國際配股股份,表明石油產權的競爭日益激烈。
1.加強石油金融互換。石油經濟安全是影響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為了解決石油供需的矛盾,并提升石油市場價格對經濟帶來的各種風險,必須從國際石油經濟角度出發,提升抵制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強石油金融互換是提高我國石油經濟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當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增加,截止到2014年為止,外匯儲備值已經超過3.8萬億美元,如此龐大的數字充分證明通過石油金融交換可以解決我國石油經濟安全性問題,而且外匯儲備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信用證,只有這個條件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我國需要增加外匯儲備量,并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從而確保石油市場的良好發展,然后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6]。同時,為了保證石油金融交換順利進行,必須通過宏觀調控促進供需平衡,并運用金融操作手段提升國際石油市場投機性的運作能力,而且加大石油期貨和外匯資產之間的互換力度,繼而為企業石油增加收益的機會,并在合理的價格下保證石油供需關系平衡。
2.采用多元風險采購方式。為了積極應對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波動,提升石油儲備,必須采用多元化風險采購方式,并建立健全的多元石油風險采購機制,從而充分運用各種手段降低石油價格的波動。當前,石油采購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期貨交易、現貨交易、產權分成,期貨交易使得市場套期保值,在市場環境下,容易鎖定價格,但該市場被國際金融資本市場所控制風險性大;現金交易獲取資源便利,可是價格波動容易加劇風險的產生;產權分成能夠保證國家石油資源的儲量,節省了外匯。然而,產權分成卻需要在國外建設石油基地,但受到我國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投資風險較大。所以,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采購方式,尤其是運用多元風險采購方式去實施國際化運作,從而提升我國石油經濟安全性。
在國際石油經濟形式變化的環境下,我國的石油安全存在諸多問題,為了提升石油經濟安全,必須加強對傳統石油經濟平衡理論的分析,并在該理論的指導下,不斷發展國際石油經濟新形勢,然后通過采用多元風險采購、加強石油金融互換等方式提升我國石油經濟安全,從而促進石油行業的良好發展。
[1]劉蓓.石油金融化與我國石油金融體系的構建[J].知識經濟,2010(23):41-42.
[2]劉浚.基于能源安全的我國石油金融化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