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瓅 湖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王瓅 湖南省送變電工程公司
“營改增”稅制的實施,與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增加了企業的稅負負擔。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營改增”稅制給施工企業帶來的挑戰,并分別從確定合理的組織架構、提高稅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以及加強對施工企業合同項目的管理等方面,提出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挑戰的策略,以此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營改增”稅制 施工企業 運營制度
前言:“營改增”稅制是指將原本需要繳納的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進行繳納,而增值稅是指針對產品增值的部分繳納的稅款,因此相關人員認為,在施工企業中施行“營改增”稅制,可以降低納稅環節的復雜性。在2012年8月,該稅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施行,該稅制自施行以來,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施工企業面臨著運營制度與企業稅負等方面的挑戰。
目前,我國施工企業大多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營改增”制度實施后,此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與新稅制的要求格格不入,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加重了企業發展的負擔。除此之外,“營改增”制度的實施,使企業過分追求經濟效益,造成了市場流通的滯后性,增加了企業的交稅負擔。
“營改增”制度的目的是抵消購買施工材料與施工設備的進項稅額,以此來降低企業稅負。從客觀上來說,“營改增”確實可以起到降低企業負稅的目的,但是由于“營改增”制度影響了企業的運營與管理制度,導致企業出現資金活動安全系數低、財務管理混亂以及施工材料質量下降等問題,反而加重了企業的稅負負擔,不利于企業的全面發展。例如:上海永錦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在施行“營改增”制度前,企業的經營收入為12.2340.60萬元,需要繳納的營業稅金額為36746.34萬元,在施行“營改增”制度后,該公司的企業稅負竟增長了一倍,需繳納的稅負金額高達70473.53萬元,由此可以看出,“營改增”制度的施行,加大了企業的稅負負擔[1]。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中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當企業的組織架構不同時,企業的稅收負擔也會存在差異。目前,我國施工企業的分支機構大部分都不是獨立法人,企業的分支機構需要在接收總機構的資質承接任務之后,才可以對工程項目進行實施管理,企業所得稅按照國家規定的比例進行分配繳納。“營改增”后,分支機構若想以總機構的名義簽訂合同,它的核算與增值稅的繳納屬地,成為擺在分支機構面前的難題。如果企業沒有對組織架結構進行調整,會影響到施工企業傳遞發票的速度,使企業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認證和抵扣。因此,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需要重新調整企業的組織架構,拒絕為同城的分支機構辦理營業執照與稅務登記,在現行征收辦法下,外地分支機構可以使用總機構資質,以分機構的名義參與投標并簽訂合同。
通常情況下,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與征管方式不同,特別是在稅率與征收率、抵扣制度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等方面,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體現出巨大差異。一般來說,施工企業在采購施工的主要材料時,需要從一般納稅人手中購買施工材料,在選購零星材料時,施工企業便擁有兩種選擇,它可以選擇從一般納稅人手中購買所需材料,獲取專用發票予以抵扣,也可以選擇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買施工材料,可以花費較少的資金得到所需的施工材料,但是此種購買方法的折扣額較低。“營改增”后,企業需要充分考慮分包服務、勞務服務以及購買材料等方面的價格因和增值稅進項稅額,審慎挑選交易對象,減小企業的稅收負擔。
與營業稅相比,增值稅的稅收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工作較為復雜,而且增值稅具有更多納稅籌劃空間,因此,有必要提高稅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企業對發票以及會計核算的管理。企業需要采用多種方式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選拔專業人型人才,定期組織企業內部員工參加專業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員工的會計核算能力與稅務管理水平,使員工的業務水平能夠滿足稅收管理的需要。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發票管理制度,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重視,對專用發票的合法性、開具的合規性、真實性,進行嚴格審核,同時也要認真完成專用發票收集、保管與認證等工作,確保進項稅的有效抵扣,使企業的稅務水平得到提高[2]。
“營改增”后,施工企業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強化企業的合同管理,改革傳統的承包模式,采用依法分包的方式,按照增值稅法規修訂現有的合同內容,實時監控并管理施工項目的開展,同時也要總結項目管理的經驗與教訓,與企業內部的員工一起探討解決對策,采用科學的手段協調工程項目的質量、工期與成本,推進項目的精細化。
“營改增”拓寬了施工企業的稅收籌劃空間,因此,施工企業需要深入分析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依據增值稅政策,制定符合企業發展規劃的稅收籌劃方案,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與此同時,企業也需要適量增加稅收籌劃崗位的人數,保障企業涉稅零風險。加強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不僅可以為企業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還可以減小企業稅負,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總結: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筑行業“營增改”稅制勢在必行。通過文中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挑戰策略的介紹,我們能夠了解到,上述策略可以調整施工企業的組織架構,提高員工的會計核算能力與稅務管理水平,使企業的稅務水平得到提高,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施工企業要充分考慮上述應對“營改增”挑戰的策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鄧偉妍.“營改增”對電力施工企業的納稅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會學習,2016,06:173-174.
[2]楊穎.營改增背景下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研究[J].財會學習,2017,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