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洋
(江蘇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徐州 221500)
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是中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的兩倍。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網絡零售額穩居世界第一,流通成本持續降低,流通效率提升。2016年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率為14.9%,網店、微店、外賣、物流快遞等領域就業創業人數快速增加,有效促進了返鄉青年創業、進城農民就業和下崗職工再就業。據測算,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達3700萬人。電子商務產業快速發展,還存在不少不足之處。如電子商務行業人才缺失,雖有近千所高校開辦了電子商務專業,但人才培養存在不少問題,學生畢業后直接就業率僅為 20%,遠遠低于平均就業率,眾多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合適人完成工作,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造成這種局面原因在于不少學校專業定位不明確、專業無特色、教學與實踐脫節等,學校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國內有七百多個高校開設過電子商務專業,很多學校現已停辦電子商務專業,究其原因主要是就業難,就業率低,崗位不明確。電子商務專業內很多專家也認為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高不成低不就,論計算機技術術趕不上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論商務技能比不過商務類的其他專業的畢業生,造成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許多學校停辦了該專業,或者是向其他的商務和計算機類專業分流,不少學校把電子商務專業細化專業方向如:市場營銷和物流等方向,這樣其實是變向地否定了電子商務專業。而真正的問題不是在這里,有些職業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就辦得很出色,如:義烏工商學院。任何一個專業本身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人才培養的定位上,出在人才培養的模式上。很多學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具有很強的盲目性,別人開這個專業我也開這個專業,或者僅僅是為了招生的需要,沒有經過專業的論證,不知道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人才培養的定位不明確。
不少的高職院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人才培養的定位不明確,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是課程設置不合理,有的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專業的設置應該緊密地和市場需求相一致,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應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企業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學校就應該項緊密圍繞該項能力來開發課程體系,而不是僅僅為了開某門課而設置該課程,如:電子商務中專專業的《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課程,對于中專的學生來說偏難,學生接受不了,自然也就沒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再說了,中專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根本用不著自己去建網站,現在一般的企業都不是自己建網站,成本太高,主要是把服務外包出去。
前些年有一股電子商務熱,全國各地的很多學校都爭相開設電子商務專業,但結果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特別低,市場需求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強度,導致不少學校該專來停辦,而現在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淘寶和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互聯網平臺企業發展起來以后,市場上又缺少一大批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少學校對一些專業的開設缺少周密的調研,缺少前瞻性,現在某專業很熱門,并不代表未來該專業的畢業生就好就業,有的專業現在不景氣并不能說明它以后都就業難,對于五年制高職教育來說,培養一屆學生需要五年的時間,在這個期間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就需要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不僅是培養目標還是課程設置都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五年制高職的教育中,很多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都有自己的實訓就業基地,有的學校還專門開設的訂單班,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學生到企業里去頂崗實習,一般都是時間太短,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就已結束,不少企業也不愿意把自己核心的一些東西透露給我們的學生,很多企業很功利,僅僅是為了使用學校廉價勞動力,并沒有真心愿意接收我們的學生。教師到企業掛職也是一樣,并不能接觸到企業的核心業務。還有一些訂單班,僅僅是掛一個名而已,企業并沒有往人才培養當中注入一分錢,只等著學生畢業實習時優先挑選學生。
面向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將電子商務專業進行細化,將人才培養定位在某一個行業中,如面向網上零售行業,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就要和網上零售行業緊密聯系。分析網上零售行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情況,有哪些崗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有針對性地去培養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出來就有等待他們的崗位,定位很明確。
1 人才培養定位要準確
和企業產品定位一樣,學生就是學校的產品,產品的需求是市場決定的,人才的需求是用人單位,學校應根據行業和企業的需要來培養人才,以實現訂單培養,即培養出懂經營、會管理、又精通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主要有三種類型:技術型、經營型和管理型。
2 合理建構專業課程體系
在對行業、企業、學校同行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調研后,根據教學規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聽取校內和校外專家的意見,特別是要向用人單位了解各個電子商務專業崗位對人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逐步開設能適應崗位要求的各類課程,并逐步進行優化形成課程體系。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緊密圍繞本專來面向的行業,在網上零售行業中,針對網上零售行業的崗位進行課程的設置。主要崗位技能要求:市場調研和分析技術、網頁制作、網站建設、網站推廣、網店運營、網絡營銷技術、圖形圖片處理技術、銷售統計分析技術、網絡采購技術、網絡客戶關系管理技術等,維繞這些技能來開設課程。
3 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針對校內課堂教學應精心進行教學設計與過程實施,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以提高教學效率。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落到實處,將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素質教育內容融入課程教學中,強化實踐教學,更多地采用緊貼實際案例式、理實一體化、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擬式、項目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在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個體內在潛能和創造力。
4 校企業融合,實現人才培養與行業的無縫鏈接
積極尋找合適的企業進行合作,實現雙贏,對校企業融合進行有效地運作,讓企業進入校園,讓學生進入企業,校企業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一同安排教學實踐、教師和學生進企業實踐,企業專家進課堂,真正實現校企業融合,教室即車間、車間就是教室。同時企業和學校可以共建實訓場所,共同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的鑒定。
5 強化師資隊伍,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教師是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要培養出受社會和企業歡迎的人才需要大量的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來保障,擁有一批雙師型職業教師隊伍和行業專家型兼職教師隊伍對高職院校來說尤為重要。學校要做到以下幾點來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將掛職鍛煉落到實處,而不是僅僅到企業參觀一下,出個證明就完事了,改過去的集中掛職為過程性的不間斷學習,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同時積極與社會和企業合作,聘請行業、企業和社會中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作兼職教師。學校應努力為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
[1] 李健 淺談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 [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5年第2期.
[2] 赫冀成. 教學科研融合 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5,(20).
[3] 肖舉萍 面向保險行業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問題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4,(2).
[4] 崔巖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