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進飛(西安體育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性知識獲得途徑研究
□崔進飛(西安體育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性知識獲得途徑進行了調查研究,實踐性知識是體育教育專業發展的主要知識基礎,在教學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性知識獲得途徑對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以及本科課堂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分析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性知識獲得的途徑,著重調查研究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過程、教-學-教學中介等途徑對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影響作用大小。發現影響學生實踐性知識獲得途徑主要包括術科專業課程(技術課);實驗性課程;教學方法中的演示法、講解法、分解法、糾正錯誤法;對教師的觀察和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的有組織的專業活動;教師因素的結論。該結論對加強高等體育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提供參考依據。
實踐性知識體育教育專業途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教師的接班人,除了具備一般的教育專業素質外,還要求具備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出眾的運動技能以及組織領導的能力,體育教師肩負著全面培育和發展學生素質的歷史使命,隨著教育領域逐步的深入改革,體育教學自身的多變性與不確定性因素逐漸突顯出來,對于體育教師的實踐能力的發展都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訴求,越發地要求體育教師成為具有較強實踐智慧的專業型教師。而體育知識日益豐富性與學習時間的固定有限性之間矛盾,在體育教育體系中沖突日益突出。體育教育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的總學時不斷壓縮,學科門類逐步增多,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較為模糊,只是提出了“復合型人才”或者“一專多能型人才”。而并沒有具體的指出要培養人的哪些能力,教學上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最終成為“紙上談兵”的多,實踐運用的少,造成實踐性知識缺失現象日益嚴重,缺乏對其進行有效整合,導致體育知識延續性和實踐性遭受重創,“學而無用”的可悲結局。
由此來看對學生實踐性知識獲得路徑的研究就顯得非常重要。期望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性知識獲得途徑的研究增添一份色彩,促使學生不但要掌握過硬的理論知識,還要敢于直面“現實生活”,充分發揮實踐性知識的技能優勢。希望有助于體育教育業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我們體育教育專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1、研究對象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性知識獲得途徑。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學校圖書館、學校現刊圖書室以及中國知網學術期刊查閱,找到相關論文若干篇并收集整理,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豐富的資料和有力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分發問卷,對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實踐性知識獲取途徑進行問卷調查,在問卷發放過程中,發放人向被調查人對問卷內容進行詳細的解說,并當天回收問卷,整個調查過程嚴謹,保證了本研究問卷調查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3)數理統計法。
用SPSS17.0數據處理軟件,對問卷的數據進行最基本的均值、標準差、頻率和百分比的統計處理和相關的統計學分析。
3.1、從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視角審視有利于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課程體系
(1)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課程是學校培養為社會和人民服務的人才而使用的手段,是組織學生開展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的依據。而課程設置對于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在實現培養目標方面有很大的影響,那么設置什么樣的課程,有利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踐性知識提高,這個問題值得人們進行深刻的思考。通過對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對教學實踐性知識的作用進行調查。
通過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發現,被調查者認為術科專業課程(技術課)對于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作用最多居于首位,占91.8%;其次是術科專業課程(理論課)、學科專業課程(理論課),二者都占68.1%;最后是公共必修課程,占45.4%。
體育專業的術科專業課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為主,通過身體練習去感受運動所帶來的快樂,使學生快速有效的掌握運動技能,并很好的運用到實際生活,帶動很多的人加入體育鍛煉的隊伍來。因此,術科專業課程(技術課)對于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作用最多。
(2)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十大主干課程。
在專業基礎課中,運動生理學獲得的實踐性知識最多,占83.5%;僅次于運動生理學排第二的是體育保健學,占76.3%;而體育心理學、運動解剖學所占比重相當,分別為75.3%、75.2%;最后是學校體育學,占60.8%。
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解剖學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都需通過在實驗室進行實驗來獲取經驗,其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認真細心的態度要求很高。學生可以在這些課程中,親身體驗實踐過程的樂趣,有利于學生牢固的記憶知識以及教學實踐性知識的獲得。
體育教育專業專業主干課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出發點,在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規范運動技能,還可以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經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通過柱狀圖明顯看出:在專業主干課中,對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作用居于首位的是田徑,占78.4%;足、籃、排三大球分別居于第二、第三、第四,占73.2%、70.1%、67.0%;體操占66.0%,排最后一位。田徑運動項目開展比較廣泛,是各項運動和身體訓練的最基本的項目,因此對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的有很大的作用。
3.2、從教學方法上審視有利于學生實踐性知識獲得的方法體系
教學方法就像鐵匠手中的工具,教師應像一位經驗豐富手法熟練的鐵匠,能善于使用這些工具。所以每個教師不但要使自己了解和掌握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還能科學合理的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在實際工作中。教師能否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實踐性知識來說都是不能缺少的。
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中教學方法所起的作用的調查中發現,演示法、講解法、分解法與其他幾種方法相比,這三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作用比較大,分別占99.0%、90.7%、90.7%,現代教學提倡的教學方法主要有運動游戲法、問答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從這四種教學方法所占比重來看明顯不如前三者的作用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攝取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精髓部分,還應積極學習現代提倡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完善自身素質,形成屬于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
3.3、有利于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有效教學評價方法
在教學評價方法中,對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學科專業課程(理論課)的終結性評價比過程性評價更有利于學生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術科專業知識(理論課、技術課)過程性評價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的作用比終結性評價大。
過程性評價是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出勤率以及知識的把握等情況進行評價,以及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打分,能夠激發學生自主的去進行學習。終結性評價在學生完成一門學科的學習后,對學生技能技巧的整體掌握情況的一個比較完整的評價,可以使學生認清自己,發現優缺點,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己。
3.4、從體育教育過程視角探究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途徑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大學時對術科教師教學的觀察對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比例最高,占83.5%;其次是中小學時對體育教師或教練教學的觀察,占78.3%;居于第三的是有組織的專業活動,占76.9%;而和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閱讀專業書刊比例最少,分別占58.8%、53.7%。
由此可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同學獲得實踐性知識是對教師教學的觀察,而忽視了和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閱讀專業書刊。
3.5、從教、學、教學中介等因素來探究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途徑
從體育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91.7%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態度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的作用最大,教師的教學方法排在第二位;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的意志品質、學生學習情緒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的作用相當;另外,學生中有81.4%認為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的作用很大的是場地設施。
由此可見:從學生的主觀認知上對于增進實踐性知識的教、學、教學中介等因素中,教師的各方面素質占主導作用,對增進實踐性知識有很大幫助,場地設施居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對于學生的自身的能動作用上增進實踐性知識略微少點。
(1)從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視角審視,在課程設置中,術科專業課程(技術課)對學生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作用最大;而在十大主干課程中,專業基礎課作用最大的是實驗性課程(如:運動生理學),專業主干課作用最大的是開展比較廣泛的田徑課程;
(2)從體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來審視,演示法、講解法、分解法、糾正錯誤法更有助于學生實踐性知識的獲得;
(3)從教學評價方法審視,對學科專業課程(理論課)的評價中終結性評價比過程性評價更有利于學生獲得教學實踐性知識,對術科專業知識(理論課、技術課)的評價中,過程性評價對增進教學實踐性知識的作用比終結性評價大;
(4)從體育教育過程的視角探究有利于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觀察和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的有組織的專業活動;
(5)從教、學、教學中介等因素來看,對學生獲得實踐性知識作用最大的教師因素,其次是教育中介(教材、場地和設施),排在最后的是學生因素。
[1]劉東敏,田小杭.教師實踐性知識獲取路徑的思考與探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8,04.
[2]潘麗芳.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3]蔣茵.基于教育行動研究的教師實踐性知識[J].教育探索, 2005(2).
[4]鐘啟泉.“實踐性知識”問答錄[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5]吳義昌.國內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6]蔡亞平.論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失語與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25(11).
G807
A
1006-8902-(2017)-05-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