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春(長陽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湖北宜昌443000)
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實踐研究
□劉立春(長陽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湖北宜昌443000)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國的教育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理念,體育課程也無一例外。我國的體育課程曾經提出,要堅持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養成喜歡運動并且堅持運動的習慣。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很多學生的學歷壓力比較大,加上運動意識的淡薄,很少學生能夠持之以恒的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更不用說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既受個人的影響,同時也有自己體育鍛煉認知的影響,是由價值觀、興趣愛好以及品質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所影響的。我們主要從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入手,深入了解體育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根據原因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創新理念體育教學方法實踐研究
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自我意志以及終生鍛煉習慣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上學階段是學生迅速長身體的階段,我們在除了進行對學習知識的教育外,還應注重對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教學。在高中教學階段,教師應結合體育運動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為堅實的身體打下基礎,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傳統的體育教學當中,教師一般都只會圍繞一兩個知識點或者體育技能進行教學,由于涉及的主要內容比較少,所以教師精彩的講解部分一般只會維持幾分鐘,教學的效果很難達到最佳狀態。
1.1、教師的職業素養不夠
在目前的情形下,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并沒有很完善,體育教育已經變得較為普及,且一直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但是在這種上升的趨勢下,很多體育教育的弊端也漸漸浮現出來。第一點就是教師的教育力度較大,教師資源的缺少,使得體育教師的工作時間原來越長,很多教師可能一個星期都在不停的上課,這樣會使得他們的精力并不能完全很好的集中,面對如此之多的教學任務和工作,教師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懈怠。在這樣發展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心理素質方面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在學生的思想中,很多教師在他們的面前的形象已經完全改變,這樣對教師本身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還會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名譽問題。
1.2、學校的體育教育理念以及體育設施不完善
學校對于學生的體育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以及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堅持體育鍛煉的長期意識。但實際上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以及師資力量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存在著重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教師與體育器材的配備也極其的不完善,由于新課改的實行范圍比較小,很多學校還是以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為主,上課還是以班級為單位,這就會導致很多學生所上的體育課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需要的,所以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體育課上,學生漸漸喜歡自由活動,排斥體育鍛煉。學校為體育教育所提供的鍛煉場地也非常有限,運動設備少切陳舊,像籃球場、足球場等場地都非常小,大大的減少了學生的運動熱情。其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時間不夠,隨著教育被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學校只注重學生的高考成績,對學生體育鍛煉情況并沒有高度重視。所以很多學校經常出現體育課被取消,擠壓掉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用來上課。這就大大的打擊了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學生的課外時間也被補課、家庭作業等各種學習活動占領,很多時候連正常的睡眠都不能保證,更不用說有時間去鍛煉了。
1.3、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意志力不夠強
意志力的強弱對一個人的精神建設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它能及時有效地約束一個人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青少年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的嬌慣、寵愛,這些一直伴隨著孩子的生活,因此,他們的意志力就比較薄弱,在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勞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度比較薄弱。而這些精神方面的因素在體育鍛煉上就會被放大,很多學生都因為體育運動的辛苦,稍有勞累就選擇放棄,這種意志力薄弱的現象隨著時間的增長也會越來越明顯,這就導致體育習慣難以養成。其次,他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了解的不夠,認為體育鍛煉沒有學習力來的重要,所以他們更愿意將時間花在學習上,對于體育的鍛煉,更是可有可無。
2.1、向學生灌輸正確的體育認知
在進入大學后,學生們的身體會有不同程度的發育,這就對運動的種類以及時間有著很大的影響性,但心理因素最為重要。在這個時間,教師可以注重對學生體育認知的教育,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度。我們知道,加強對心血管系統機能有氧耐力的訓練,有利于發展好機體的體能。但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注重對基本的體能訓練的教學,但是對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以及認知和興趣的培養,教師一般都敷衍而過。但這樣下去,學生對體育鍛煉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端正的態度,教師所教授的基本體能技巧學生大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也不愿意學,并沒有完全掌握,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但是如果教師在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定期的體育認知培養,學生就會有了正確的認識,慢慢提升興趣,在體育課上就會有積極性去學習體能技巧,最終有利于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
2.2、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
(1)發動偶像的力量。
一般喜歡某種體育鍛煉的同學,在他們喜歡的那項運動中都有著幾個體育明星,那些明星就是他們進行長期運動的一個支撐。比如說喜歡看NBA的同學就對籃球有著很深的感情,像著名的籃球明星姚明、科比等,看著明星們的精彩表現,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這么好的技術;而很多癡狂于足球明星貝利、馬拉多納的同學,就對足球比較感興趣,在課余時間也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去模仿球星的動作,將這些明星是為自己的目標,想著慢慢向明星們靠近,就會很努力的練習。體育教師要善于觀察,抓住學生對體育明星的喜愛進行教學,讓喜歡足球的進行足球練習,學組織學生多看一些專業球星比賽,讓學生對技能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并為之努力。這樣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帶著熱情參與到體育課堂中。
(2)多進行話語激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傳遞自己的體能知識,其中最應注意的就是趣味性,將語言通俗易懂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且養成體育鍛煉習慣。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體力不足的同學多進行一些話語激勵,比如說,你簡直太棒了;這個動作你做得很到位;嗯,你練習的很認真,等等。激勵學生在失誤中進行鍛煉,堅定他們的信心,從而養成好的習慣。
(3)通過游戲進行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過程不那么枯燥乏味,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培訓。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樂趣。學生所學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可以用到的地方,如果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比賽中,讓其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應用,這樣才能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并且發現其中的樂趣,豐富自己的心理和個性。除此之外,還能很好的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良性競爭意識。學校可組織各個年級與班級,在每個學期展開一次體育競賽,根據學生的學習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可以定期舉行拔河比賽或者跑步接力等活動,但是這種活動,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就是全民性,應號召學生們積極響應,盡量讓每個班級以及班級中的每位成員都有參與的機會,并設置出前幾名的獎勵,讓學生們更加充滿積極性,參與其中。在準備比賽的時候,要考慮學生們體育運動能力的層次,盡量讓競賽的項目區適應每個差別層次的學生。其中更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應努力激發在體育運動方面沒有較大能力的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體會運動的樂趣,并且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除此之外,學校也可舉行一年一度的傳統的籃球比賽、田徑比賽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體育擅長方面和興趣方向,以及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自己參賽的項目,以比賽的形式來促使學校開展體育運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3、根據學生特點確定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實質上來說也是一種技能教育,對學生技能教育的培養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學之中。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及對他的課程教學在整個大學教育中所發揮的基礎作用以及他所占據的地位。我們應根據現實的問題出發,根據各專業對于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考慮和判斷來確定自己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此作為主要目的來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并且應適當的處理好各種體育教育活動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應用為目的,實踐為手段”,所以我們除了對于意識形態引導的糾正外,還應注重實踐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從具體教學內容入手,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注重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只是發揮輔助作用,這樣才能將其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2.4、學校應加強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條件
很多時候,教師的教學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有著決定性影響,在網絡發達、信息化的時代,如果自身的教學能力無法說應時代的發展,教學條件也只是白白浪費。為了提高學校體育教師的軟件水平,學校應組織教師進行軟件學習的培訓,增強他們的多媒體運用能力,讓教師掌握好相關的技術技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除此之外,學校也應抽取部分資金,為體育教學添置一套比較好的教學設備,將其運用于體育教學軟件的更新,提高教學效果。最后,學校應建立一個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系統,實現網絡平臺的全面互動,提高教學資源和教學軟件的利用率。
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體育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教學中,我們最應注意的就是體育在教學中的出現是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感覺到放松和愉悅,從而讓他們對體育活動有更多的好感。教師應具備長遠的眼光,不但要考慮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方面的能力表現以及考核評估是否達標,還應該考慮在畢業之后學生是否還有時間來堅持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所以,學校應以“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為教育目標,倡導學生要堅持鍛煉,結合有效的教育措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從而豐富體育教育內涵。
[1]張天宇.創新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0).
[2]對體育教學創新的實踐和認識[J].中國成人教育,2005,(11).
[3]李倫輝.基于創新教育理論的體育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16).
[4]趙雙云.創新教育視域下現代體育教學方法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2).
[5]趙少平.創新教育形勢下體育教學的改進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
[6]許小江,劉小虎.體育教學加強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意識的實踐與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22(2).
G807
A
1006-8902-(2017)-05-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