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鹽城市景山中學,江蘇鹽城 224005)
我們鹽城市去年2016年提出了新的教改方案——“讓學引思”,那么我們不禁要問何所謂“讓學引思”——“讓學”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的教學理念,讓就是把學習的位置、時間、場所盡可能地讓給學生。讓學生學會主動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爭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引思”是為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引思的方法在于點撥、引導、啟發、在聚焦學生的思維能力價值形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中,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和自覺遷移,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素養。
說到這,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又要反問自己,為什么課堂上要讓學引思,讓學引思有沒有其可行性,原因何在?
筆者認為第一主要是現實課堂問題的反思:初中數學課堂尤其是我們初三數學課堂信息量大,知識點瑣碎,練習難度跨度大,活動形式形同虛設,學習能力較弱的一部分學生根本抓不住方向,他們更多的時候的學習是被動的,完全沒有學習的熱情,沒有參與,也不可能全身性地投入,當然就談不上興趣可言。
第二是基于對當今課堂教學本質的理解:教學的意義,在理論層面上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教師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活動;在知識層面上,它體現了促進學生發展為明確目標的教學活動,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活動,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現象。
第三也是針對我們教師自身而言。有其刻不容緩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因為當下教師的發展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教師工作的進取意識普遍不強,能不改就不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意識存在一些偏差。尤其是任教畢業班的老師認為課堂改革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中考和高考成績,課堂改革是浪費時間,所以我們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多講一些題目來得可行。一直以來上課的模式都是習慣于照本宣科,講練結合,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己任,課堂上更多的是完成式教學,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與學生也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不了解學生真正欠缺什么,他們真正的問題在什么地方。
以上種種問題都讓我們的課堂改革勢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當然也能真正地提升我們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以利于我們教師的終身發展。
通過去年我們亭湖區暑期系統的學習以及今年暑期的對讓學引思的再學習和再認識,結合任教初三數學三年來自身的教學實踐,筆者逐步感受到課堂教學模式改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現在就把筆者的學習所感所想所得結合今年五月份在區優質課比賽中的課題《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教學實踐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一直以來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度都不高。新的課堂形式應該以學生為本,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追求學生身心發展的健康性和合理性,真正能達到追求學生學習素養的真正養成。
例如在本節新授課中筆者根據教學目標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先讀書,自己尋找答案,通過學習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運用類比的思想來學習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樣就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從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類比的過程中肯定有學生有問題不懂或者自己不能解決,這時我們教師不要忙著講授新課,應讓學生先互相進行討論,讓他們各抒己見,相互交流,以求通過自己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改變過去課堂上那種嚴肅和死板的教學氣氛,滿堂灌的現象,使學生學得活潑生動,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肯定比教師直接講解效果更好,充分發揮課本和老師引導的示范作用和學生間的相互促進,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筆者相信學生對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肯定會有更好的認識!
讓學引思是一種思想方法,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就是主要是“如何讓”和“如何引”兩個方面。而我們所熟悉的小組合作是讓學引思倡導的最基本呈現形式。在本節課中在利用列表描點連線畫圖像的時候我們就采用小組合作自己先完成圖像的生成,小組相互討論。啟發式教學是讓學引思倡導的基本教學方法。
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時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學的有效,思的深入,在教學設計中啟發思考,靈活講授,讓學生自始至終全程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動手,動口,動腦,也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也可以讓學生板演形成兩個同學很好的良性競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一節新授課的教學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也會很輕松。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應該像牽牛,更應該像是放羊。書本部分讓學生自己先去讀,問題讓學生去提,結論讓學生去說,比如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圖像是雙曲線,性質有什么。一些動手實驗操作讓學生去做,規律讓學生去找,課堂小結讓學生去說。真正有效地合理利用課堂時間間接地培養好學生主動學習學習的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適當地加以點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能真正地做到讓學。
課前我們老師要設計科學有效的任務,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預習,給學生們提供先做,先學的空間和時間,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
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指導小組成員建立團結合作的關系,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既要發揮個人才智,又要發揮集體合作的作用。小組合作前,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合作中也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投入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給學生的課后作業不僅要有基礎性、鞏固性、檢測性作業,更應有拓展性的題目,比如在本節課的習題安排中筆者提前分好基礎,提高,綜合三個層次,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從學習內容來看,合作性討論性的學習學生要根據自身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有利于學生的差異性發展。所以在課后結束我們數學老師應該留一道思考題,讓沒有吃飽的同學可以有更進一步地發展!
“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目前正處于發展階段,筆者的觀點還很稚嫩思想還不成熟。我們每個老師都應該堅守本真的自我,本著發展的眼光,相信這個重大的課堂教學改革必將為我們的課堂帶來更好的生機和活力。我們所有人都要相信,這個世界里美好總要多過陰暗,歡樂總要多過苦難,還有很多事值得我們一如既往的相信。筆者也相信最終“讓學引思”課堂的改革會初中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們喜歡愿意開心的課堂使我們的初中生們能夠真正能學的輕松,學的快樂!作為初中數學任教者筆者有這個信心!
[1]孔瑞琴.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讓學引思[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7):23.
[2]董麗艷.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27):196-197.
[3]戴衛紅.踐行讓學引思 護航高效課堂[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