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雁茹
(太原工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
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之比較研究
吳雁茹
(太原工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斷推進,對于中外語言之間的交流差別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而且通過使用正確的交流語言可以更好地促進中外交流的發展與推進。因此該文將對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的不同展開分析,并就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展開分析和探討,推動中外語言交流的發展。
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比較研究
對于中英語言交流來說,由于受到各個地區之間的基本文化差異的影響,因而會出現一些較為不同的語言習慣,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對這些基本的風俗差異進行研究,來促進中英之間語言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只有對彼此的文化差異以及語言環境有了一個基本的掌握,才可以更好地減少交流摩擦,實現無障礙的交流。因此本文將主要從進行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之比較研究的意義、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之間的比較分析以及推進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正確選擇的基本策略等三個基本方面來進行研究,共同促進中英語言的交流與發展,培養出更多的交流人才[1]。
通過進行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的選擇,可以對目前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這樣就可以根據這些現實的問題進行措施的分析,從而有效地推進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選擇的科學發展;而且隨著中國加入世界合作的步伐不斷加快,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之下,就必須要準確地把握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的選擇,以一種最恰當的方式來進行語言行為,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推進中英之間的文化交流,實現教學方案的革新與發展。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對于請求語言的研究在2010年后,國內各高校以及學術機構都進行了大范圍的開展,相關的出版社也有相應的理論著作,影響較大的有上海外國語大學何兆熊教授所著的《現代語言學》。
國外研究禮貌語言的以色列學者Blum-Kulka對于請求語言的行為做了一系列系統的研究,根據文化背景的不同,請求語言的行為有著明顯的差異[2]。
英語中的請求言語與漢語中的請求言語的運用不同,在我國當前的學術研究中有著廣泛涉獵。
(二)中英請求言語研究的相關方法、對象、結果
中英請求言語的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方法展開,調查的對象為國內大學生與英美籍的留學生為主。調查以英美人常用的請求言語與漢族常用的請求言語為基準,行為難度為控制因素。行為方式將與調查者正常生活中的行為作為基準。
在請求策略上,設置一組問題,以被調查者生活中常見的行為做為標尺,比如,“當你需要一筆額度為3000元的款項時,你對你的被借款人會怎么說?”這種具體的語言形式將會作為中英文的比較。
最終結果表明,在漢語的使用上,人們多以間接性請求來實現他們的要求,在國內大學生的調查中間接性請求為78%,直接性請求中,祈使語言使用所占為18%,需求式請求策略為4%,這種請求語言同中國的高語境社會有關,符合東方的禮貌規范,不強加于人,氣氛與語言比較緩和。
英語使用者采用的直入主題的請求策略,與漢語使用者有著大的不同,可見文化背景不同使用請求言語策略也不太一樣。
(一)直接請求策略分析
這種語言行為的策略就是指,在進行交流的時候,采取直接表明的方式,也就是所謂的開門見山的交流方式。通過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思,來使對方了解到自己的基本需求,這樣的表達方式也就是以基本的祈使句為多。例如,在英語,陳述和祈使句往往表達的是一種命令的語氣,比如“Give me a cup of coffee”,這種語氣就會經常出現在上下級的關系中,雖然在中國文化中對于這種現象會感到很特別,但是在英語文化中,這是一種非常平常的直接請求的語言交流方式;那么在中國來講,人們一般都會采用相對來說較為委婉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我們在餐廳的時候,希望服務員給我們拿點餐巾紙,在這個時候我們一般都會說:“你好,麻煩你給我拿點餐巾紙,謝謝!”,又或者說我們在服裝店里買衣服的時候,希望店員給自己換一件更為合適的衣服的時候,往往會對服務員這樣說:“你好,你可以再給我換一個尺碼嗎?謝謝!”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看出,當表達請求言語行為的時候,中英語言文化之間的直接請求的語言說法有一定的表達差別[3]。
(二)常規性間接請求策略分析
對于這種常規性間接請求策略來說,一般主要是指采用固定的句式,再結合委婉的語氣來表達自己要求的一種言語行為。例如,在英語中人們一般都會采用“Will you lend me your please?”或者是“Could I borrow your phone?”等語句來表達自己的請求意愿。但是如果將這些英語翻譯成漢語,那么就會出現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問題,從而出現一些特殊翻譯的方法;那么在漢語中的常規性間接請求策略,也同樣是通過一種十分委婉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請求。例如,“你可以帶我一起玩嗎”“你可以幫我拿瓶水嗎”或者是“我可以穿一下你的衣服嗎”等等,這種類似的話語,都是在通過這種間接詢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請求,并且希望被請求的對方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因此在這里就可以看出,中英之間的語言交流習慣,雖然在某些方面會出現一些差別,但是在總體上看并不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當然這就需要通過長期的理解和研究才可以更好地促進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的科學發展。
(三)非常規性間接請求策略分析
最后一種請求的言語行為方式是指非常規性間接請求策略,它主要的表現就是請求者往往采用一定的暗示語氣,然后讓別人來猜測自己所要表達的一些基本的意思。這樣的表達方式,就可以使聽者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從而可以有選擇地回絕或者是選擇答應。在英語中人們一般都會直接去表達自己的請求或者是意見,但是在漢語中,人們一般會通過自己的日常習慣然后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自己的表達方式[4]。而且為了更好地使對方答應自己,漢語的表達者一般都會采用更多的修飾詞語,然后讓自己的請求變得更加的合理眾所周知,中英兩種文化的差異很大,文化通過語言來傳播,語言是文化的折射和反映。所以,我們應根據目的語國家的習慣來表達請求。所以只有通過這樣的正確選擇,才可以更好地去認識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
(一)更新學習觀念,注重分別語用知識
為了更好地在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方面進行一個正確的選擇,那么首先需要不斷去更新學習的觀念。因為只有對一些地域文化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才可以更好地去了解一個地區的語言文化,并且可以合理地去使用。而且觀念的更新不僅僅需要去了解文化,更加需要去認真地學習這個文化,通過對文化的學習和深刻了解,來推動請求言語行為策略的一個正確選擇。除此之外,還要對語言文化的學習者自身發展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他必須要對這個文化背景保持一個支持或者是贊同的看法,這樣才可以解決其中的一些發展問題,避免因為文化觀念的差異,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言語行為問題。那么由此可見,更新學習觀念,注重分別語用知識在推進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正確選擇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必須要加以科學對待,在科學的觀念的指導之下,實現言語行為的正確使用。
(二)重視語言交際,培養熟練的語用能力
在具備了一個良好的文化觀念之后,學習者還要具備良好的使用話語的基本能力,因為如果一個人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語言交際,那么再好的語言觀念和語言策略,都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必須要學會培養自己的語用能力。那么這種語用能力就是要通過日常的基本語言交際來實現的,在不斷的語言交際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實踐來摸索正確的表達方式,并且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基本反應,這樣就可以很好地了解到一個最恰當的表達狀態,實現語言交際的不斷進步。所以說,任何技能的學習和掌握,都不是僅僅依靠課本知識就可以掌握的,它需要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地檢驗,這樣才可以保證語言學習概念和實際應用之間達到一個有效的結合,從而實現請求言語行為的正確選擇。比如:“There is some books on the floor.”這個陳述句,可具有三種語用功能:責備對方地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書;請求對方把地上的書撿起來。那么對此,就需要充分的集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一個合理的分析,否則只會造成理解的偏差和錯誤,不利于科學的認知[5]。
(三)了解中英文化差異,避免基本語用的錯誤
在進行基本的語言運用的時候,還要了解文化的基本差異。因為對于中英文化來說,由于文化的起源以及發展歷程的不同,那么就會對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那么面對文化差異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每一個文化的細節之處進行了解,并且針對不同的價值觀取向,要給與基本的尊重,這樣一來,才可以推進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在了解基本的中英文化差異之后,那么就要對人們日常的用語習慣進行學習,雖然一些官方的文化可能會按照傳統的語言文化習慣,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文化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不對這些變化了的文化進行了解,那么也不利于基本請求用語的表達,只會使中英文化之間的語言交流習慣差距越來越大。所以說,了解中英文化差異,避免基本語用的錯誤是非常重要的解決策略。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言語行為選擇的正確性,促進日常用語交流的科學使用。
(四)借助網絡平臺來進行基本的實際鍛煉
最后,在進行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正確選擇的發展中,還可以通過借助網絡平臺來進行基本的實際鍛煉。因為對于任何一種言語行為都往往帶有習慣的色彩,那么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加強實際鍛煉。但是對于英語的鍛煉來說,并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那么在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的使用,可以選擇和真人對話交流的方式,這樣一來就可以得到鍛煉的目的,從而實現語言交流技能的提高,從而也保證了請求用語的恰當使用。除了這些方面之外,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選擇一些基本的軟件進行練習和學習,這樣就可以增加對一些語言特色和發展創新的了解,減少這些不必要的交流障礙,可以采取最科學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減少文化差異所帶來的障礙問題。因此,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基本的交流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文化背景之間的差異造成一些影響,那么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要通過學習和鍛煉,來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言語表達能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去應對今后的語言問題。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在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正確選擇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同之處,那么針對這些不同之處如何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已經成為了日后研究和發展的重點。本文針對這些細節問題,已經給出了初步的發展策略,希望可以結合當下的發展要點來進行一個良好的布局和發展,推動教學策略的實施和進步,為今后的中英請求言語行為策略正確選擇提出更多的建議。
[1]原坤陽,李柏令.英漢請求言語策略實證對比研究[J].語言應用研究,2011(9):33-37.
[2]常轉琴,安彥芳.英漢請求言語行為之差異及其原因探究[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5):54-59.
[3]李君文.東西方文化價值觀念對比與分析[J].外語研究,2013(1):34-39.
[4]馬妍林.跨文化交際語用策略——在中英拒絕語中的使用[J].惠州學院學報,2016(4):44-46.
[5]張知博.跨文化言語交際的審美選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9):66-69.
(責任編輯:高 堅)
2016-09-26
H314
A
1673-8535(2017)01-0105-04
吳雁茹(1977-),女,山西聞喜人,太原工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及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