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煤礦資源需求量增加,為了保證煤礦產量,很對企業只重視開采進度,忽視了開采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不重視安全體系的建立,導致煤礦安全管理體系缺失,一線生產中操作人員存在很多不安全行為,增加了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損害了很多企業經濟利益。下面就對這些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安全管理 體系缺失 不安全行為
針對上述問題,很多企業面對頻繁的安全事故,已經開始重視安全體系的建立。為了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建立HFACS框架,應用SPSS13.0進行煤礦傷亡事故發生情況分析,具體了解安全管理體系缺失的情況,分析出現不安全行為的根本原因,總結出二者內在的一些關聯,為以后的處理奠定可靠的數據依據。
1分析HFACS系統架構
很多煤礦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沒有完善的安全文化建設,安全組織不健全,導致在煤炭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和漏洞,另一方面,在煤炭生產環節,由于沒有對開采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或者培訓內容不系統,培訓之后沒有必要的考核環節,導致生產一線安全事故頻發,不僅影響工作效率,對施工人員生命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脅。為了有效分析這些不安全問題,企業在發展中建立HFACS系統架構非常必要,該框架涉及到4個水平, 分別是在管理組織方面的缺失,不安全領導行為,不安全行為的前提條件,不安全行為。如果上級管理能力弱化,將會直接影響下一級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能力,當企業中存在不良的管理文化后,會直接引起監督不充分等問題,具體的煤礦 HFACS 框架如下圖所示。
2分析安全體系缺失的基本情況
2.1沒有有效的管理組織系統。煤礦企業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很好的管理組織是主要問題,具體在煤炭經營中的體現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在煤礦經營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第二點,在企業內部管理文化不好,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第三點,在對企業相關資源進行管理中,各項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指標不確切,導致管理執行問題層出不窮。在HFACS框架下分析管理組織問題,發現不安全領導是主要的問題。對于企業中的一些不良的管理文化而言,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也會影響后期的經營管理,對糾正問題影響最大。當管理文化差到一定程度后,正問題可能發生的概率將會增加2. 7倍。通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對相關數據的調查分析,以及對某煤礦場的現實調查,發現一旦在管理文化上缺失,企業的管理結構大都不合理,管理中過于依賴懲罰制度,不重視對安全的管理,對安全事故提前預防,導致整體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懈怠,甚至一線人員工作被動。在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例如沒有制定操作規程,或者制度的操作規程有嚴重的漏洞,導致故障頻發,當事故發生后,還沒有制定一個統一的應急預案,操作人員遇到這一情況后處理不及時,事故進一步擴大化,除此之外,在排班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2.2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問題。違規進行監督,沒有合理的運行計劃,監督數據不充分,監督管理中沒有及時發現糾正問題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不安全領導管理行為,為了煤礦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問題必須要予以控制。運行計劃不合理對不安全行為的前提條件影響并不大,但是其他的因素影響很大,最嚴重的就是監督工作不充分,后果非常嚴重。通過調查總結出具體原因,當生產中安全監督不充分,煤炭企業各個部門之間協調溝通出現問題,礦工之間由于溝通不協調,導致工作配合不到位,進而出現開采安全問題。當監督工作不充分后,就會影響這些內容,體現出的弊端是
對礦工沒有進行專業、系統化的培訓,礦工的個人技術水平有限,再加上言語溝通差,在加上日常不進行專業的指導,最終導致配合、協作的意識差,在煤炭生產中如果遇到問題,基本不會主動和同時交流,憑借個人經驗擅自操作,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由上可知, 安全管理體系缺失主要包括不良的管理文化和監督的不充分。因此加強管理文化建設,強化監督職責是建立好安全管理體系的關鍵。
3分析煤礦開采中的不安全行為
3.1發生的條件分析。技術環境影響,物理環境影響,礦工個人身體智力的局限性,員工當日的工作狀態,精神狀態,個人準備狀態,部門員工間的交流協作等,這些方面都是不安全行為發生的條件,礦工不良的精神狀態能導致認知差錯發生的可能性增大到六倍,是所有 HFACS 框架中上下級間影響最為顯著的一組。因此在以后的生產過程中,必須對這幾方面認真管理,考察每一名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如果上述的幾項存在問題,就要予以處理,或者要求員工進行調整,當日不能進行煤炭生產工作,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3.2不安全行為發生情況。不安全行為主要涉及違規、認知差錯、決策差錯、技能差錯等幾個方面,通過對傷亡事故中的不安全行為統計分析,發現經常出現的是違規、決策差錯,其在實踐開采工作中發生的概率都超過40%,技能差錯和認知差錯發生的概率稍低,在21%左右。針對這些問題,煤礦生產地要設有安檢處,有專職的安檢人員進行全程的監督和管理,在生產的時候,必須加強隱患的排查,針對違章和嚴重違章的人員給予嚴格處罰。還要對工作組織進行及時調整,優化整個員工隊伍,提高個人技能水平,在內部設立培訓班,提高每名員工的綜合素質。在進行煤礦生產安全評估時,通常會按照風險等級,由高到低進行評估,爆破管理、設備管理、頂板管理、運輸管理等都是管理的重點。
總結:通過以上對煤礦安全管理體系缺失和不安全行為分析,我國煤礦要及時建立 HFACS 框架,完善相關內容,針對不同事故類型的安全管理體系缺失,不安全行為缺失,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完善不安全行為的控制系統,提高事故預防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文龍.煤礦生產中的不安全行為及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5(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