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摘要】為了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不僅關注幼兒知識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關注其美育水平的提高,舞蹈教育就是一個例子。學前舞蹈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學習舞蹈是否達到標準,在舞蹈教學中,與地域文化的融合是十分有效的。本文就地域文化與學前舞蹈教學的融合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地域文化 學前舞蹈教學 融合
一、現如今高校學前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內容傳統而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高校學前教育而言,其關于舞蹈方面的課程設置、教學與社會性的文藝團體有很大的區別,高校教學有其鮮明的特色,在教授舞蹈實踐技能的同時,也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教育,因此,高校學前舞蹈教學具有綜合性。當前,高校雖然已經認識到了學前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義和價值,但是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學前舞蹈教學主要包括幼兒舞蹈編創、民族民間舞、基礎性舞蹈訓練及幼兒舞蹈等四個主要方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不同年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愈發明顯,顯然統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
(二)教學方法上存在顯著的模仿性,創新性不足。高校學前舞蹈專業的教學已經擁有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固守經驗導致教學的模仿性過于顯著,創新性不足。從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來看,有些學生在學校的時候無論是專業技能還是綜合素養都很高,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只學到了舞蹈技能,卻缺乏創新思維以及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學前舞蹈教學是一個經驗累積、厚積薄發的過程,因此學生在校學習階段,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更多創新與展示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的設計培養起學生的觀察、創作、表達以及指導等綜合能力,才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影響當前高校學前舞蹈教學的因素分析
(一)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在高校新課程體制改革之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為重要的引導者,因此,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對于教學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決定作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由于尚未得到完全的重視,因此高校在人才引進方面為了節省教學成本,引進的專業舞蹈教師非常有限,甚至某些高校存在音樂教師代教舞蹈課程的現象。這樣的教學資源配置給學前舞蹈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二)高校對于學前舞蹈專業的教學設置。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國學前教育的市場化程度在逐漸加深,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多數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實行兩年半制在校學習加半年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設置縮短了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專業課程的安排非常緊湊,對于學生而言,課業壓力大的情況下還能夠細心鉆研專業知識對他們的要求很高。舞蹈學習只是學前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學習很多其他的課程,那么學生用于舞蹈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就非常有限。學生本身的舞蹈功底又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也給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課堂教學采用的傳統方式必然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學生本身的認知與感受能力。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其自身的基礎對于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舞蹈主要是通過人的肢體語言傳達一個理念與思想的藝術化的表達方式,所以對于學生而言其表演水平的主要體現就是動作的規范性。區別于其他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有部分學生是普通高中生進入學校學習,所以他們在舞蹈基礎上的參差不齊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難以取得整體性的提高。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時間非常有限,教學起步晚使得教學經驗的累積有限,那么在招生方面就難以設立一個統一的為社會公認的標準,而完善的學科體系的形成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三、學前舞蹈教學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時代性與地域性有機結合的原則。地域性是民族性的集中體現,而基于地域性的舞蹈教學要注重體現出當地的民族特色,教師通過舞蹈動作的編排與相關音樂的選擇之間的配合,體現出強烈的民族性與地域性,學生在綜合學習舞蹈與音樂的前提下,能夠切實了解到地域文化的屬性與內涵。對于舞蹈動作而言,既要體現出地域性,符合當地居民的審美情趣,又要體現出舞蹈的時代性,與時俱進。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設置的多樣性原則。當前的高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的地域文化以民族舞蹈的形式與之融合,而在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置中應該堅持多樣性的基本原則,以本民族的舞蹈內容與舞蹈文化為主,輔以其他民族的舞蹈,從而形成優勢互補并且給學生構建一個多樣化的個性化的發展平臺。對于部分地區而言,少數民族較為聚居,為了更好地傳承地域文化,必須在當地的地域文化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為教學內容,在深入了解當地民族文化風俗以及人文地理環境的基礎上,領略地域文化的魅力,從而培養起更高層次的審美情趣,也成為傳承與創新地域文化的使者。
(三)教學的包容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高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要遵循包容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開放性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受限于傳統的教學素材,通過地域文化素材的引入,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教學空間,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學生能夠在主觀能動性發揮的基礎上增強對舞蹈學習的興趣。
四、推動地域文化與學前舞蹈教學融合的重要途徑
(一)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與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融合首先需要在課堂中引入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能夠直觀地教授學生當地的特色文化以及與舞蹈密切相關的內容。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舞蹈教學。舞蹈教學的形式對于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課外教學的課時與比例應該適當增加。
(三)提升對傳統地域文化的認知,進行傳承與創新。通過對學生課堂內外的教學與引導,可以增強學生對地域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結語:每一個地區的地域文化都是獨特的,它既是自己民族的,又是全世界的。可以說,地域文化是舞蹈藝術的重要資源,它是源源不斷的,但是這需要我們不斷挖掘和探討,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將其精華融入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中,這對創新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至關重要。地域文化融入舞蹈教學中,不僅能夠創新舞蹈教學形式,而且能夠傳承和發展地域文化,讓地域文化走出地域、走出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