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冠東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214500)
論專業實踐在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陸冠東 (常州大學懷德學院 214500)
專業實踐是美術教學的根本,影響時代的美術家被時代銘記的背后必然是他在美術學習生涯中長期通過專業實踐積累所凝結的成果。對于美術教學而言作品成果的凝結必然要復出大量的專業實踐,將專業實踐之心得匯于理論總結才可傳承后人,所以在美術教學中,理論三分靠言傳七分更需通過實踐來身教。專業實踐離不開思想性、技法性與創新性。這是鑒定美術教學質量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標準和方法。
專業實踐;思想性;技法性;創新性
專業實踐是美術教學的根本,影響時代的美術家被時代銘記的背后必然是他在美術學習生涯中長期通過專業實踐積累所凝結的成果。在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層次多元化的前提下只有通過專業實踐培養應用型、技術型、創新型藝術人才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大勢所需。目前一些綜合性高校在美術教學發展上將授課過程嫁接于傳統理論性授課模式,忽略教學中美術專業實踐的過程與成果是不可取的,高校因院系之分有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衡量辦法,從美術教學的角度而言如果將教學模式以說教一統這類單一的教學方式作為判斷教學技能和質量的依據,就違背了美術教學的目的,導致專業發展上帶來嚴重的滯后,加大了與專業院校在專業實踐能力上和人才培養上的差距,而改變這類現狀的首要辦法是必須重視專業實踐在美術課程中所起到的主導性。歷史上美術前輩們在我國美術教學發展中更是通過大量的專業實踐成果推動著我國美術教學的進步,逐步縮短與國外美術教育的差距,他們將專業成果轉化為藝術理論,并在教學中結合以下三個方面在專業實踐中有力體現了美術教學的深度與廣度。
美術教學涉及的附屬學科大致以繪畫、雕塑、設計、工藝美術等,區別于其它學科在于教學者首先需具備一定的美術思想,對于生活環境、生活感悟,自身閱歷的結合來體現美的抒發,從生活點滴和生活感觸上陶冶和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感知生活中美的動向,引導學生洞悉并善于發現和創造美的辦法。在美術的表現風格中通過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生活態度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美的理解,啟示學生在專業實踐中尋求對于作品內容與人之間內心的共鳴。在思想上強調豐富和提升人民精神審美為前提來表現美術教學的最大價值。我國著名美術家、教育家徐悲鴻早年留學法國時,受到法國著名畫家達仰·布弗萊所推崇的寫實教育思想體系感染和影響,并在回國后言傳身教于自己的學生,培養了諸如田漢、吳作人、馮法祀等近現代一大批美術家,也奠定了中國寫實教育后來的蓬勃發展,由此看出美術教育者對于受美術教育者而言,其專業的言行、觀點和看法對學生的在藝術思想上的啟發和影響是長遠的。
技法即技術和方法,是創造美術作品從無到有過程中需要學會和記錄的步驟,是美術教學專業實踐中在具備一定美術思想為前提下總結和凝練出表現美術作品內容的方法,它離不開美術家長期創作中實踐經驗的總結。工具的選擇,技術的運用等都決定著技法對于作品的最終效果。美術教學區別于其它教學,教師作為技術和方法的傳播者輸出的必然是自己專業經驗的積累與造詣,并將其傳授給學生,通俗的講在美術實踐中教師充當著手藝人傳承技藝的角色,所以教師自身的美術專業水平在技法風格、技法運用等多方面影響著學生。如今許多美術教材在內容編寫中執著于作品概念的表述,卻往往忽略作者專業實踐表現中在技術和方法及如何通過何種工具配合技法完成該作品的過程,而這些往往是學生最為不解之處。只有普遍在教材中增加關于技術流程的內容才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創造作品流程的方法,同時教師也將個人經驗配合教材付諸于教學實踐,才能讓學生在觀摩中通過模仿來通曉美術創作中技法的運用,學生在美術創作中只有運用豐富的技法才能表現多樣的作品。我國著名美術家吳冠中在藝術生涯中深受我國抽象主義宗師吳大羽及法國老師安德烈·洛特印象主義的影響將其融合于寫意形式,因此開創了中國油畫意向主義表現技法的新高度。所以在美術教學中對于技法的掌握是鑒定學生對美術知識掌握的重要依據。
(一)作品視覺內容創新
從歷史的角度我們發現創新大多出自每個時期藝術家在實踐中展現藝術個性的表達方式,將作品的視覺效果以另一個我們不為熟知的視角呈現出的全新審美,從作品思想上以嶄新的“畫語”來闡述新的觀點。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專業實踐中模仿和借鑒優秀的美術作品,并逐漸在作品內容上進行變化和重組,轉化產生新的視覺秩序,形成與眾不同的觀賞效果,這樣的教學實踐必然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逐步形成個人的美術形態和對專業獨立的思考方式。
(二)作品材料工具創新
在美術教學中,每一個新的視覺產生過程都與工具和材料密切相關,在專業實踐中為了更好的拓展和發現美術作品新的視覺效果就需要在常規工具之外尋找特殊的工具來表現,(比如運用明礬在畫面中制作肌理)只有不拘泥于常規工具與材料,敢于運用新的工具并借助于它們產生的固有的功能才能表現作品富有創意的視覺效果。只有工具和材料的創新才能靈活多樣的配合技法在專業實踐中尋求新的突破與進步。
在美術教學中,專業實踐離不開思想性、技法性與創新性。美術教學的目的在實踐、發現和突破中才能真正實現,學生也會在專業實踐中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奮于學習。列賓美術學院正門上方四根巨大的希臘式廊柱屹立著羅馬神話中的大力神赫爾庫列斯和百花與青春女神芙羅拉的大理石塑像間的門楣上刻著一行簡短的題詞“獻給自由的藝術-1765年”,似乎在述說著對于美的追求應該執著于美的想象及無限的思考和創造。因此本文認為美術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獨具思想、勤于技法、敢于創新才是鑒定美術教學質量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標準和方法。
[1]諶曉.當代美術教育與實踐[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