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山東省德州市實驗小學 253000)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
李 杰 (山東省德州市實驗小學 253000)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美術對于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美術;創造力;想象力
就美術學科而言,其不僅從屬于藝術門類學科,同時亦能夠增進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格調。從該學科的教學發展演進情況來看,以往任課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的情況暴露出諸多的不足,同時亦不利于實現對學生美育能力的提升,同素質教育的內涵也是相互背離的。其實,美術教育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課程,還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對于學生創造力培養的重要價值,在美術教學中改進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創造,培養學生創造意識與創造力。
從創造力一詞的內涵來看,其表現為下述幾種類型。
1.無意識創造
此種情況多見于學齡前兒童以及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這些兒童在進行美術繪畫的過程之中,往往能夠不受固化思維的限制,敢于將自身的想法真實地訴諸于筆端,可以說,其內心的真實想法驅動了其筆下的圖畫。不過對于這些兒童而言,其并未意識到自己所進行的創作活動為無意識創造。當這些兒童的年齡以及見識逐漸增長之后,其便會發現其從前所進行的畫作創作中充滿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以及過于幼稚的念頭,這種情況實則表現為前述兒童隨著年齡以及見識的增長而出現的心智成熟現象,不過一些教育者卻錯誤地將此種情況定義為兒童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降低。
2.無目的創造
一些美術課程任課教師習慣于鼓勵學生敢于求新、求異,要求學生盡情展開想象,大膽地將內心的想法傾訴于畫筆之下,不過問題在于,這部分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鼓勵的過程之中,未能夠向學生進行正確地指導,因而在實踐中,部分學生隨意涂鴉的畫作也能夠獲得教師的賞識。這便是所謂的無目的創造的表現形式。
3.有目的創造
此種創造乃是指學生在明確了自身的真正想法之后,有意識地以特定對象或者是特定事件為藍本或素材進行美術創作。此種情況表現在美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情形便是:美術課程任課教師幫助學生實現對創作主題的明確,并在此基礎之上帶領學生搜集同所欲表現的主題相關的創作素材,進而在此基礎之上使畫作得以完成的過程。
1.美術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探究,并幫助學生解決在知識探究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創造力。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探究,幫助學生解決疑問。比如,教學《三原色與三間色》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創造了卡通人物豆豆,并且讓豆豆提出了一些問題:三原色有哪些?三間色有哪些?怎樣調和出三間色?答案在書中,看哪一組回答得快。還有電腦中“原色和間色”的動畫演示,以及精美的范畫等等。通過教師的設置疑難問題讓學生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了參與的時間和空間;分組討論決定,并自己動手嘗試調色,從中發現問題,激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中使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加活躍,內在的求知需要得到了滿足,為自我表現創新打好了基礎。
2.美術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創作想象力的激發
想象力是美術創作過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美術畫作創作想象力的培養,以便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從而創作出優異的美術畫作。
例如,教學《動物音樂會》的時候,我并沒有直接讓學生畫出各種小動物,而是讓學生扮成小貓、小狗、小熊,想象它們在干什么,可以將自己的想象用形體表演出來。之后再引導學生將小動物的不同動作畫出來,同時畫出各種樂器,讓學生想象小動物們演奏樂器的樣子讓學生去想象,并請他們分別組成各種不同的姿態,自己添畫出環境和景物成為一幅完整的畫。這幅畫給人一種新穎活潑,充滿生機的感覺。通過這種訓練,使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更富有邏輯性,展示出學生繪畫的才能。在這一課里,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動作技巧的練習,又培養了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又如,教學《動物頭像》一課時,我從手影入手,打開投影儀,用手做出了幾個動物的頭像,讓學生去猜測這些都是什么動物。學生很快便猜出了每一個手影是哪種動物。然后我教學生做手影,并且引導學生上臺來表演,利用自己的手影與同學的手影,想象故事情節,即興表演小話劇。學生玩得很開心,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之后,為了讓小學生在手影表演中得到更好地啟發,加以聯想,我特地邀請一位學生配合老師完成撕紙動物的示范。我根據學生表演得手影動物,邊撕、邊講撕紙畫的要領和方法,學生很快掌握,學生為自己獲得新知識而高興,進而誘發了他們的表現欲。
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不可分割的,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3.美術教師應當注重開展科學的講評環節
在每次學生完成美術畫作的創作之后,小學美術教師不應當簡單地對學生的總體畫作情況加以總結之后,便開始新課內容,原因在于,學生都有渴望被他人認可的心態,同時,通過科學的畫作講評,亦能夠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之中實現彼此之間美術創作技能、創作思路的相互借鑒,從而有益于每一個學生實現自身美術素養的有效提高。
以上,我們從關于創造力的幾種類型入手,分析了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力。小學美術作為一門素質教育的課程,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力,而且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均有作用。希望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夠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使美術這門素質教育學科發揮最大的作用。
[1]曾雪媚.小學美術教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由創造力[J].基礎教育研究,2006(11):47-48.
[2]田甜.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策略研究[J],2012.
[3]曹培敏.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16):95-96.
[4]徐漫麗.探討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措施[J].魅力中國,2017(32):121-122.
[5]周旭.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7(10):59-60.
[6]陳一鵬.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201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