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
(貴州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貴陽 550004)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融入時事政治的路徑探析
程晨
(貴州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貴陽 550004)
當前,思政課作為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推進時事政治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如何將時事政治融入高校思政課展開了探究。
時事政治;高校;思政課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始終是教育的永恒主題。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人文素養,一定要堅持德育為先的原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將時事政治融入高校思政課中,促進思政課的改革和創新,促進學生政治理論素養的提升,成為當下思政課教學的緊要問題。
大學生對于民族的發展意義重大,他們的道德修養的高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夠正確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影響。常言道:“學高為師,行為世范”,這句話精辟的總結出教師作為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特點,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尤其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的思政課教師,堅持“立德樹人”,要使學生更好的領悟和學習時事政治,自己必須先行一步,認真學習、潛心研究、大力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學生樹立榜樣。
思政課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采取的學習方式十分多,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種:第一,自學。思政課教師在高校中實際上處于思想高地,因此應該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深厚的政治素養,始終與中央保持一致。時事政治內容眾多、精神博大、思想深邃,思政課教師一定要精心鉆研、收集材料,領會精神實質,提升自己為黨和人民教育事業奮斗終身的堅定性。第二,座談、研討等。在自學的基礎上,多參加時事政治交流座談會,這樣可以取長補短,提升學習的效率。第三,宣傳、踐行等。思政課教師需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原則,進行時事政治的宣傳、踐行工作,在宣傳和實踐的過程中深化自己的理論認識。
為了發揮思政課講時事政治的主渠道作用,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將時事政治融入高校思政課:
第一,在開設的《形式與政策》課中,將時事政治作為主要的講述內容,可以進行專題式的講座對時事政治的亮點和重點進行正確講解,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世界經濟形勢、政治形勢以及相應政策的認同和理解,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加以踐行。
第二,結合每門課程的內容和特征,對時事政治進行滲透。舉例來說,在進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學習中,可以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時,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加進去,進行講解;另外,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已經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教師在講解時注意進行轉變;此外,還有當前大力推進的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的對外開放戰略等,教師要根據這些內容與已有教材之間的緊密聯系,自然的進行滲透教育。
第三,創新形式多樣的思政課實踐活動。在進行思政課教學時,要將課內第一課堂、課外第二課堂、網絡第三課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增加對時事政治的理解和認同。為此,思政課教師可以組織舉辦“大學生主題論壇”,充分的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在認真聽課的基礎上,主動的查找相關材料、撰寫論文、參加演講等,使學生學習時事政治的活動更加的深入和有效,在全校范圍內引導學習時事政治的風潮。另外,思政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的工廠、機關、實習基地、紅色遺址進行學習和調研,使學生親眼見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并親眼發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加深對時事政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此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高校的教學改革,思政課教師要利用現代媒體網絡,進行時事政治的滲透,針對學生的困惑,利用形式多樣的媒體軟件進行闡釋和說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理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新一代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政治認識。
第四,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時事政治的積極性和興趣。時事政治相對來說,理論性強,因此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師可以借助圖標、視頻、數字以及展覽等對中國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進行展示,激發學生學習四是政治的興趣,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忠誠和熱愛之情,進而堅定自己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舉例來說,可以帶領學生收看《大國外交》、《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工匠》等紀錄片,以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宣傳時事政治,消除學生對于時事政治“假大空”的偏見。
第五,將時事政治納入考試范圍。不可否認的是,考試對于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反撥作用,因此,思政課教師可以講時事政治中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新舉措作為考試的考查內容。至于題型的設置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既有主觀題,也有客觀題,主觀題重要考察學生的價值取向和信仰抱負,而客觀題主要考察學生的政治常識。
時事政治是最新關于世界和我國最新變化的總體概括,是我們了解當前社會發展的最好幫手。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因此要對其進行時事政治的滲透。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一定要切實的履行起自己的職責,利用各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的宣傳和教育。思政課在進行時事政治的滲透過程中,自然離不開學校、各機關、院系、媒體等的支持和配合,因此高校在進行時事政治的學習時,腰圍思政課教師創造條件,使時事政治真正實現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的目標,使中國夢內化為師生的共同追求,外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
[1]楊蜀冀,黃亞萍.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問題研究——基于成都大學的調查[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115-119.
[2]周武軍,李會宗,孫夏蘭,等.高校教師時政傾向與思想政治狀況實證研究——以河南科技大學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8(1):101-106.
[3]王紹賀.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事政治教育的整合[J].中文信息,2017(2):146.
G641
A
2096-4110(2017)04(b)-0009-02
程晨(1985-),女,安徽滁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論經濟,科學技術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