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華
(江西師大附小雷式合作校,江西南昌 330096)
淺談如何指導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陶志華
(江西師大附小雷式合作校,江西南昌 330096)
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要具備的基本能力,要從小培養和訓練,推動能力的養成。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找出目前小學生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問題,采取多種措施,為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熱情,通過積極參與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為其未來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指導
伴隨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日趨頻繁,學生語文學習中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一項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怎樣指導學生,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練好口語交際的基本功,幫助其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技巧,從小養成與促進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相關的良好習慣,教師應給予重視并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擬以此為方向探討指導小學生語文低年級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以期和同行交流互生,為推進此項教學共同努力。
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應從小抓起,在小學低年級就要重視開展好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學,具體要具備如下能力:一是要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談話,不隨意打斷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善于從談話中獲取重要的信息,了解主要內容。二是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自己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很好的和分享給他人。三是有表達的自主性和一定的信心,能發表自己的意見,清楚直觀的表明自己的感受,努力用語言打動人,切忌不可用諷刺過激的語言挖苦別人。四是與人交談,舉止端莊,大方得體。態度自然有度,可以適當的配上一些肢體語言,但不可幅度過大,確保對他人有足夠的尊重。五是說話時要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您好”,“謝謝”“不好意思”等。
新課標把語文課程中口語交際部分的聽和說整合為一個整體,使教學更具目的性和實用性。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
表現在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考評等仍主要以筆試形式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中,說的能力可謂江河日下,學生在交流溝通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差,不知道怎樣在不同的場合說話,學校方面在提高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方面的教學安排和有針對性的訓練少之又少,導致教師教學走入誤區,使口語交際教學及學生口語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相對弱化。
在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上,新課標對口語交際教學按年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就每一課應該達成什么樣的目標不易把握,造成有些教師在上口語交際課時缺乏系統的教學目標。且教師在教學安排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讀,認為口語交際訓練就是讓學生學會 “說話”;不知道應該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教學安排未能體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達標,學生依然不知道如何在交流中有效的組織自己的語言,用抑揚頓挫的聲音使其他人有效把握重點。
“說”與“聽”能力的培養和指導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兩個重要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的“說”與“聽”內容及方式方法要有一定標準,否則會因缺乏具體可感的載體或“對象”,無法調動起學生口語交際學習的興趣。或口語交際訓練缺乏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聽話抓不住要領,口語交際也會不得要領,這樣課堂練習就沒有了意義,只是變成了練習“說話”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分別從“聽”和“說”的角度對口語交際教學能力的培養提出了具體要求。教師要認真領會精神,仔細研究口語交際教學目的,掌握訓練要點,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多方位,全面的了解學生的交際能力,才能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放矢達到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目的。
備課的過程,就是圍繞教材核心要求,安排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訓練的興趣。傳統教學中教師“一人堂”現象、教學內容空洞乏味要盡量消除。學會由教材的“復制者”轉變為教材的“創造者”,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為我所用的、符合實際的取舍,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有趣的動物、植物章節學習,教師通過展示一些動、植物的卡片,先在黑板上寫上每種動植物最有趣的特點:如刺猬,它的樣子:圓嘟嘟的身體、滿身的刺,看上去像個“刺球”,特別有趣。還有吃的食物、運果子的活動也很有趣!教師通過“講”和圖片展示,生動渲染每種植物和動物鮮明的特點、習性、食物的同時,再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想象,把每種動物的形象特點描述出來,再要求兩名小學生就動植物的內容進行對話和問答,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啟動了自身“聽、說、問、答”的能力訓練,也可調動其他學生積極進行補充,讓課堂氣氛活起來,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相應提升。
教無定法。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出相應的情境,為課堂營造輕松、活潑的語言氛圍,培養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和情感。同時要善于捕捉信息,通過師生評點、教師引導的方式,把一些口語交際的方法和要求傳授給學生。
如,小學一年級《有趣的游戲》章節口語交際學習,棒子、老虎、雞、蟲的游戲,教師可先和一位小朋友配合完成游戲,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觀察,請學生講解怎么玩,教師還要提問,大家以前還玩過什么游戲?你覺得游戲哪些地方有趣?你愿意教會小朋友們玩嗎?學生在游戲中提高了觀察、傾聽、講述、參與活動、師生及生生交流的能力。這對于一年級學生是一次挑戰,通過引導和鼓勵,使他們在游戲中學會觀察,并能大膽地當著同學和老師的面開口說話,態度語氣不扭捏,要較自然、順暢地與人交流就較好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
據美國口語專家羅斯的研究統計,在人的言語交流活動中,“聽”所占的比重最大,占45%,說占30%,可見聽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聽別人說話要認真、專注,聽清楚別人表達的意思,抓住別人說話的要領,以便能對別人的話做出及時反應,靈動交際口語交際。學會聽,是為了更好地說,更好地互動。如,教師上課前可安排一位學生到辦公室去幫自己取本書,要給他講清書的方位、特征,學生取回來后,教師給予其充分的鼓勵。詢問他為什么會這么快就幫老師取回書,讓學生描述一下是如何準確找到并取回書的經過。這個過程就會使學生學會如何傾聽、聽懂、描述的能力得到提高。反之,如果學生沒能取回來,也可及時告訴學生認真、正確傾聽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其訓練要貫穿在教學始終。只要教師在思想上重視、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和摸索出更多有效的辦法應用到學生口語訓練中,一定會使更多學生從中受益,并全面優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1]肖蘇,肖春.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策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7):42,44.
[2]孫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微[J].小學時代(教師),2012(3):21.
[3]曹海霞.提高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幾點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69.
G623.2
A
2096-4110(2017)04(b)-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