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端鈺
(江西師大附小雷式合作校,江西南昌 330096)
淺談新課程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
陶端鈺
(江西師大附小雷式合作校,江西南昌 330096)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改革是當今社會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理念主要是以學生為本。然而怎樣學好小學數學這門課程作業也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作業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同時也還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部分,數學作業可以很好的反饋教師數學課堂教學的成效,及時的改變數學課堂教學的方式,對日后采取如何進行數學教學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授課的時間有限,只有通過合理的作業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小學數學;新課程;作業設計
在教育方式不斷發展和逐漸完善的今天,現在需要對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也要做出修改,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課題已然成為時下小學數學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近些年,已經有部分小學開展了關于小學數學作業研究成果的交流會,并在專業的教學網站上也刊登了很多關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教學研究文章,由此可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教育研究策略已經在全國引起了重視并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學習。另一方面,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有助于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方面的實踐。并且在教學時要有勇于創新的精神。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復雜性,多變性,這些都是教師實踐過程中不斷創新的體現過程。在曾經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都把學生當作知識接受的容器,這樣就使很多學生缺少了學習的積極性,往往是由于教師單方面的對學生的學習充滿熱情,然而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把握并不是很準確的。這樣作為接受知識的一方,學生只有消極被動的去接受,事后學生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消化知識。雖然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積極性,但作為學生已然失去了對學習的樂趣,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效率可想而知。學生在課堂上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對課后的作業更是消極應付。所以教師應當深入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的目標,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授課中做到胸有成竹,全面有效的向學生傳授知識。這樣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再加上課下作業設計的游戲化、生活化、發展性等有效手段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小學數學的有趣,并主動參與到作業中去。
我們學校組織全體教師班子成員深入開展進入課堂,認真檢查影響制約小學數學作業的問題和原因,采取對癥下藥的策略。經過調查認真分析我們發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一個中心為原則,獨自霸占講堂,使學生缺少自主發言的途徑和機會,學生極大地缺少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的發現和糾正,對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的過于局限。在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時,教師給學生留有難度較大的課后作業,這樣不僅僅需要占用學生大量的業余時間,而且學生在完成作業時若遇到難點還會占用大量的精力與實踐來解決問題,最后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教師在給學生留小學數學的作業時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而定,不能一味地要求數量和難度,采取適合學生口味的作業形式,讓學生從作業中感到愉悅和快樂,并從中學以致用,在作業中加入游戲的元素,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在游戲中獨立完成作業。然而在游戲化作業中弊端也比較明顯,學生很容易沉迷到游戲當中去,使游戲化作業偏離了教學的初衷。所以教師在設計游戲化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游戲的內容形式,做到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而不可因為游戲而影響作業。
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關注引導學生自主的發現和學習數學知識,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以學生探究的學習內容盡量以現實生活中的案例為出發點,并把學生分成小組來共同討論。
比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兩個組來分別設計作業,一個組找36的因數,一個組找36的倍數。一組找到3、4、12、18都是36的因數,二組找到36、72等都是36的倍數,可以得到36是由哪些數相乘得到的。兩個組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可以多角度分析問題,并從其他學生的作業問題中取長補短,最后由教師總結補充,從而達到共同進步。
尊重學生差異,設計分層性作業,由于受自身能力、周邊環境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初中數學上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要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就必須根據學生操作能力布置不同的作業。分層性作業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對作業要求、形式和評價做出適當調整,進行分層布置和差異評價。
比如學生在學習角的課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分為多個層次。首先是能運用課本知識用兩條直線畫出一個直角的。其次學生可以在直角的基礎上畫出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最后學生可以說出每個角的角度。這三道題難度層次坡度明顯,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給了學生一個選擇的空間。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的選擇作業難易的程度,使學生產生成就感以及前進的動力。
小學數學從根本上來說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把小學數學作業僅僅封閉在課堂內,切斷學生與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的。因此,設計作業也應該把初中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互相聯系起來,讓作業成為聯系數學與生活的關系紐帶。
例如學生在學《三角形》時,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找到類似圖形的道具,比如有些自行車中間的框架是否包含三角形圖形,通過對身邊物體的觀察,輔助學習三角圖形的計算。所以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去發現、了解、解決這些問題,通過作業把學生引向生活是學好小學數學的必要途徑。
在我國未來的教育發展中要不斷的創新和改革,使小學數學作業讓學生有效學習、快樂學習為基礎。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對于教師隊伍是個新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個自我提升和學習的重要過程。目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還是個新的課題,但其思想的建設和發展是明顯和高速的,只有通過全社會共同的關注和努力,不斷積累經驗。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的發展會更加完善。
[1]朱宏程.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下),2014(5):169.
[2]李紹玉.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幾個誤區[J].新課程導學,2014(31):15.
[3]劉耀.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題的設計[J].小學教學參考,2004(32):14-16.
[4]朱江.把評語恰當地引入到數學作業的批改中[J].新課程:小學版,2009(6):87.
G623.5
A
2096-4110(2017)04(b)-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