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1)
長期以來,無論是在學術界或者是在企業界都對于管理風險以及經濟風險的防范和研究十分重視,然而卻不夠重視法律方面存在的風險。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態勢越來越迅猛,現代物流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另外,面對繁雜的物流環境,與法律風險相關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加大力度防范物流法律風險,必然會給物流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加強物流法律風險研究,對于促進物流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相比較其他行業,物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更加復雜,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法律風險具體由以下兩個方面產生:其一,內部因素。此種內部因素主要來自于物流公司內部存在的監管不規范以及企業治理力度不夠,導致公司面臨法律風險;其二,外部因素。隨著物流公司經營范圍的進一步拓寬,且經營環節不斷增多,如果在經營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細節尚未處理得當,那么將極易導致法律糾紛的發生,以至于企業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通常情況下,物流公司面臨的外部法律風險相比較內部法律風險更加無法控制。
具體指的是物流公司在簽訂合作業務合同的過程中因為操作不慎導致的法律風險。此類風險的隱蔽性強,且危害極大。對于物流企業而言,確定業務關系必須通過簽訂業務合同的辦法來實現,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一旦存在合同內容條款不清或者是擬定錯誤以及條款意思不夠明朗的問題,將有可能導致企業陷入嚴重的“不安全”境地。比如,假設某一個物流公司在和客戶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因為該企業的業務員沒有認真查看所簽訂合同的內容條款,草率地簽訂了合同,把“限額賠償責任”寫作了“全額賠償責任”。一旦雙方存在糾紛,必然導致物流公司面臨巨大的經濟賠償。
合作風險通常來自于和物流企業合作的合作方。比如假設物流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把公司承攬的業務通過分包或者是全包的方式委托給了第三方,那么一旦發生糾紛,客戶必然會向物流公司要求賠償。在整個過程中,無論物流公司是否必須承擔賠償責任,都必須對客戶的損失承擔責任。賠償過后,才有資格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追究責任。假如物流公司、客戶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間并沒有直接簽訂合同,必然會發生法律適用情況不一的問題,最終導致物流公司在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要求賠償的過程中只能夠獲取少部分賠償,這種情況無疑又增加了物流公司的負擔,法律風險更為嚴重。
由于物流公司的服務對象十分繁雜,因此在其經營的過程當中必須處理各種不同的關系。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國內市場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的深度改革,社會法律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然而,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出現了眾多不誠信以及惡意欺詐的情況。比如,物流公司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時候,很多顧客會故意將部分有瑕疵的貨物交到物流企業,當客戶收到貨時發現貨物有瑕疵,會將問題推到物流公司一方,進而引發嚴重的法律風險。
諸多無法抗拒的因素也會給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物流法律風險,且此類風險有著十分明顯的隱蔽性,而且對企業的傷害巨大。比如,某物流公司在運輸的過程中發生了交通事故,或者是機械故障導致貨物損害等類型的法律風險;還有在貨物倉儲過程中發生倉庫火災、貨物搬運過程中貨物遭到損害以及倉庫失竊等導致的法律風險;另外還有發生自燃災害導致人員傷亡或者是貨物損害等導致的法律風險等。這些都將給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
保險通常是物流公司為了有效防范風險采取的必要措施,然而物流保險的過程中也可能導致法律風險的發生。比如,某個物流公司和保險企業簽訂了保險合同,因為沒有細看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沒有認真查看保險企業附加的一系列小條款,甚至對其他細微的條款沒有十分全面地認識,以至于在理賠的過程中保險企業不承擔理賠責任,以至于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引發嚴重的法律風險。不僅如此,在理賠的時候,因為物流公司沒有嚴格按照流程或者要求完成事先合同簽訂的條款,也沒有做好相應的調查以及取證工作,以至于保險企業以手續不全或者是證據不足的理由拒絕理賠,物流企業只能自行承擔所有的風險,這必然會對物流公司的利益帶來極大的傷害,甚至引發嚴重的法律風險。
筆者就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對國內一線城市的30多家物流企業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接受調查的30多家企業中有37%的物流公司認為即使認識到了在實際經營階段存在法律風險問題,然而卻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且重視程度不夠;另外只有21%的物流公司認識到加強法律風險防范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也采取了相應的手段對此加以防范;然而,還有6%的物流公司根本沒有認識到在實際經營環節存在的法律風險,對相關的法律風險表示出不清楚、不知道的態度。需要注意的是,接受此次問卷調查的企業都屬于一線城市物流公司,可想而知,其他三四線城市的物流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更加令人擔憂。缺乏法律風險意識,必然導致諸多法律風險的發生,給物流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物流企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認識到加強風險防范的重要性,企業在開展風險法制宣傳方面的力度也在逐漸提升,眾多物流企業對于現實經營中存在的法律風險等相關問題也更加重視,從具體的調查情況得到證實。根據調查結果來看,67%的物流公司意識到了加強法律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并且也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強化公司安全管理、購買商業保險并嚴格規范操作、執行相關的監督機制等。然而,很多措施在經過了一段實行期后,大部分物流公司因為資金不足或者是人員素質較低等,最終導致相關執行措施被迫停止或者是流于形式的現象發生,難以做到實質性防范法律風險,且成效一般。由此可以看出,物流公司資金以及人員問題是導致法律風險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物流業的法律體系缺乏健全性,尤其是具有較高法律層次以及操作性的物流法律依然十分欠缺。從整體上看,我國的物流法律十分滯后。雖然我國的物流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物流法卻十分滯后,同樣會給物流公司的經營活動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還將制約物流公司的發展,這些問題都在此次調查中獲證實。根據調查結果來看,有高達93%的物流公司認為當前我國的物流法律是十分不健全的,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法律風險必然給物流公司帶來巨大的管理風險。
由于物流公司從事的經營活動涉及到的法律關系非常繁雜,而且面對的經濟利益主體之間的有著巨大的差異,法律風險隱藏在每一個經營環節中。所以,物流公司應該加大法律風險知識的宣傳力度,在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切實提升風險防范警惕性。第一,物流公司應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學習相關的法律論證案例,保證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物流項目都有較強的法律可操作性,比如擬定合同、審查合同內容以及規范公司的商業保險等等。第二,對每一個項目的實施都必須做好法律風險控制,可以在公司內部成立專業的法律風險控制小組,對不同的法律風險進行全程監督。
從表面上看,物流公司加大風險控制預算可能會增加物流公司的經營成本,然而從法律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增加資金投入用于控制法律風險能夠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此外,加大法律風險預防資金投入,不但不會降低物流公司的經濟收益,更有可能增加公司的收益。特別是在當前法律滯后以及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健全的情況下,物流企業更應該加大資金投入用于防范物流法律風險,最大限度地保障物流公司的利益,降低經營風險。
防范法律風險需要人來實現,物流公司制定健全的法律風險預防措施必然需要眾多高素質的員工來實現,因此員工的綜合素養將對物流公司控制法律風險的情況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加大對物流公司員工的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的綜合素養尤其是法律素養,能夠有效保證公司的法律風險預防措施可得到高效地實施,進而達到防范物流法律風險的目的,促進物流公司持續、穩定地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健全是導致物流公司面臨巨大法律風險的重要原因。當前我國的物流法律法規依然是缺乏統一性的,而且法律形式以及內容并未形成統一標準,其中還存在諸多尚未解決的矛盾,這些都給物流公司的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法律風險,甚至對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也形成了巨大的制約。所以,全面推進物流立法進程,不斷完善當前法律法規,全面提升物流法律法規的操作性以及層次性,也是防范物流行業法律風險的重要舉措,從而為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健全的法制環境。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物流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類型也在不斷變化,提升物流企業法律風險意識,結合物流企業自身情況以及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物流企業才能更加穩定、安全地運行與發展。互聯網時代,科學技術持續創新,現行諸多法律法規顯然不適應當前社會和物流的發展,因此加強物流企業的法律監管則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加強物流行業立法至關重要,健全的法律法規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章可循的發展基礎;另一方面,物流企業本身也應順應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在企業內部成立獨立的法務部門,加大法律風險管理資金投入,加大法律政策實施力度,全面提升企業自身的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結合物流企業自身狀況,開展必要的員工培訓,以提升員工法律意識,全面提升法律風險防范水平。
[1]李楠.第三方物流企業合同法律風險的相關問題研究—以S物流公司的物流合同糾紛案件為例[J].物流技術,2014,(10).
[2]馬捷.互聯網環境下第三方物流企業法律風險及應對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7,(4).
[3]陳銘.A半導體企業物流外包商變更項目風險評估與應對策略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4.
[4]郜晨.基于融通倉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風險管理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6.
[5]趙占香.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保兌倉業務的風險識別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4.
[6]劉思佳.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問題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3.
[7]張寶維.物流融資擔保法律規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
[8]黃沖.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金融風險管理的改進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