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忠++蘇宇杰++楊芹++何釗++李海濤
摘 要:隨著社會發(fā)展對高素質人才能力需求的改變,國內各大高等院校課程教學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該文旨在以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改革為基礎,進行卓越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以中國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的制作為研究基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從研究方法、目標、項目特色、創(chuàng)新點等角度,闡明了此變革模式的可行性。
關鍵詞:食品微生物學實驗 人才培養(yǎng) 改革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a)-0152-02
Exploring the New Mode for Culturing the Talented Pers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 of Food Microbiology
Zhao Guozhong Su Yujie Yang Qin He Zhao Li Haitao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xi Jiangsu,2141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changing of social demand for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capacity,reform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institutions is imperative.This article aims to reform the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Course as the basis for outstand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The triditional fermentated food in China was made in class for arousing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change mode was clarified from research methods,objectives,project features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s.
Key Words: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Talent training;Reformation;Exploration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是食品微生物學理論課程的重要補充,也是將理論知識上升為具體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加深學生對食品微生物學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內容,仍然是一些比較基礎的驗證性實驗操作[1]。這樣的教學模式,在逐漸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不利于高校對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針對目前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上的一些陳舊之處,研究該課程人才培養(yǎng)革新的實驗性策略,尋求教學改革的方法。具體內容參照如以下幾點。
1 以食品微生物學實驗為基礎的卓越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以中國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的制作為研究基礎,擺脫課本的束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帶領學生探究發(fā)酵食品的奧秘,為進行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導向與前提。提出如何在對一種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認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如何開發(fā)創(chuàng)新性研究方案以及如何解決等關鍵問題。
1.1 基礎方案吃透,融會貫通
了解發(fā)酵食品中的菌種,熟悉基本的傳統(tǒng)食品發(fā)酵工藝及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的特性,需要從深入車間工廠、實驗室中試等工序過程中來。例如:通過食醋發(fā)酵工序的操作,在深入了解食醋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關于微生物在釀醋過程中發(fā)揮的效用及其原理,能針對這一工藝自己提出疑問并給予解答,并由此和同類調味品的生產做比較。諸如為何釀醋之前要經(jīng)歷一段釀酒的工序,那它又和釀酒有什么樣的相似之處;前期后期加的微生物為什么不一樣,對于發(fā)酵培養(yǎng)的溫度、時間為什么要固定等這些問題的探討,都要讓學生自己完成。最后,在懂得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查閱文獻書籍、思考等,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 創(chuàng)新方案研究
創(chuàng)新方案研究是在上述基礎課程的基礎上,由學生設計完成的。學生根據(jù)前期食品發(fā)酵及發(fā)酵微生物的作用進行自我思考的總結,以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具有發(fā)酵作用的微生物在其他食品發(fā)酵過程中的作用或是自己嘗試研發(fā)新型的發(fā)酵產品,對已知菌種及已知發(fā)酵食品的工藝流程進行新的探討,并以此為依據(jù)探討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食品科學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可行性和在教學方法上產生的革新。可見,創(chuàng)新方案實驗教學的實施更有利于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
1.3 加強對比性實驗教學
開展對比性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教育牢籠中勇敢跳出來[2]。可在教學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到相關知識的學習,比如:開展食品發(fā)酵相關的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的染色對比、放大觀察;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發(fā)酵性能、發(fā)酵參數(shù)、微觀大小的比較;好氧微生物、厭氧微生物、兼性厭氧微生物發(fā)酵機理探討等。對比性實驗教學旨在通過比較的方法使學生加強對原有實驗的學習,同時也能更好地對拓展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加強腦海中各種知識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性,使其形成更為緊密的知識網(wǎng)絡。
2 研究方法
2.1 資料收集
除了必要的知識儲備之外,通過查閱、分析、整理、歸納與食品發(fā)酵及其教學改進相關的資料,認真分析研究,領悟其真諦,從而找出事物本質的屬性,為教學改革的實際操作做好充分準備。
2.2 前期小群眾的教學操作
根據(jù)食品學院開設的微生物學實驗的課程,以前述改革方法為基礎進行一次教學操作改革的實驗。此次教學操作可針對整個年級中的某些教學班進行,其他班級仍以傳統(tǒng)模式進行微生物實驗的教學,在所有課程結束后從兩種教學班級中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教學評估和教學知識的考察;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可在傳統(tǒng)教學班級中抽取學生體驗新型教學的課堂方法,在課程結束后針對兩種模式的教學操作讓學生填寫兩種教學模式的體驗問卷。從而通過上述方法針對教學質量和學生興趣兩方面對教學改革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
整個教學改革實驗的過程中要嚴格貫徹教育改革思想,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并總結。在教學改革得到認可后可推展到所有教學班級中實施。
2.3 開展趣味競賽
針對微生物學實驗的課程可以開展與實驗相關的趣味競賽。在實驗中設立不同的組別,讓學生針對同一個實驗項目進行競賽式操作;或與其他學校之間舉辦相關競賽,開展趣味競賽的目的在于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學生在競爭過程中能夠加強對知識的把握,最終通過對組間不同產品制作的比較,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3 項目的主要特色
(1)打破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類型的教學方式。符合現(xiàn)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主要趨勢[3],結合實際找出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研究內容新穎而具體且針對性、應用性很強。
(2)逐步扭轉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的趨勢。
(3)研究內容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強化能力、提高素質的同時,得到了很好鍛煉。
(4)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是針對本科生進行實驗教學的改革,提高了本科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其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及個人競爭的能力,為學生以后接受更高等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礎,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實驗綜合素質。
4 創(chuàng)新點
(1)選題方面。
食品微生物學實驗因其在操作過程中的嚴謹性,本來就是要求學生注重自我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巧的一門學科,然而該學院目前在這門課程上的教育卻問題重重。針對目前世界發(fā)展微生物資源的廣泛使用,我們不得不回到食品微生物實驗的研究中來,解決目前學生動手能力差,創(chuàng)新性不夠的普遍現(xiàn)象,切合中國教育發(fā)展改革的需要。學生能夠通過研究食品中的微生物,從而研發(fā)出新型發(fā)酵食品,并能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一舉兩得。
(2)內容方面。
學生從對基本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生產知識的學習,可以自己動手應用所學到的微生物知識嘗試制做出新的發(fā)酵食品,這對于我們這個節(jié)約型社會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在資源越來越匱乏的今天,微生物發(fā)酵則是一顆常青樹,總是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現(xiàn)在我們甚至可以用它們來開發(fā)新的無毒能源—— 生物柴油等。可見食品微生物蘊藏著巨大財富,還需要我們去挖掘。而這些對學生對微生物學實驗的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通過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微生物實驗的操作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5 結語
此次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為基礎,以研究其中的微生物為導向,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卓越人才為目的,對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程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改革。作為一種十分新穎,同時又兼具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課程變革模式,對推動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課程向著更加實用、更加科學的方向發(fā)展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改革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驗素質,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依托,對老師授課學生聽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更加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以往著重傳授知識相比,改革后的教學更加注重的是傳授方法和思想,讓學生有更大發(fā)揮空間。教學改革旨在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注重基本的課堂教學,還注重引導學生對實驗相關知識進行拓展,而這一改革后的教學模式也必將受到師生們的喜愛和推崇。
參考文獻
[1] 王剛,田豐偉,張秋香,等.微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7):81-82.
[2] 竇長娥,費鮮蕓.高校實驗教學不同指導方案對比分析[J].地理空間信息,2012(6):174-176.
[3] 胡春蕾,黃文龍.高等教育生態(tài)視角下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內蒙古社會科學,2013(1):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