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映月
摘 要 國家目前對學前教育事業非常支持,所以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也十分重視。高職專科層次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幼兒幼教在職前教育的一種新的培養形式。高等職業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自身除了具備本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必要的非專業能力、社會交際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目前我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職業技能有待提高,所以必須要建立科學的高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現存問題,并針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和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職 學前教育 專業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1.022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TAN Yingyue
(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 The state is very supportive of the current preschool educat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levels of vocational college is a new culture form of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preschool education pre service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have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skills, social skills and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t present,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need to be improved, so we must establish a scientific training mode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Highe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mode
新形勢下,我國幼兒教育也發布了新的幼教標準,即《幼兒教師課程標準》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長期以來我國的幼兒教師培養主要是由中等師范學校來負責,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一大批高職學校也已經成為了幼兒教師培養的主陣地。幼兒教師培養質量決定著幼兒園學前教育質量,學前教育的發展目的,就是建立一支業務精良、師德高尚的幼兒教師團隊,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來說,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
1 高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1 培養過程中過于重視就業問題
目前在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很多課程都是以就業為基礎來設置的,課程的教育方式和內容與當下的用人單位要求一致,并沒有考慮到學科和專業中應該具備的系統性、完整性、科學性和創新性。例如說在某學校的幼教專業培訓過程中,重點培養就業單位所要求的素質與能力,忽略沒有明確要求的教學內容。另外在培養過程中鼓勵學生們考取各類證書,以增加就業籌碼,比如育嬰師資格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等。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現象已非常普遍,為了能夠提高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就業率,很多高校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會優先考慮應聘單位的需求,從各個方面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但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們的自主發展和人才培養要求的全面性與科學性。
過于重視就業需求,即使在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生進入工作單位,教學知識掌握得非常好,也未必懂得如何與幼兒進行交流。若幼兒教師本身不具備應有的耐心、愛心,有可能會傷害幼兒,這樣不僅不能夠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還會對用人單位帶來負面影響。功利目的性強的培養方式讓學生們容易忽視自身的全面發展,這也是目前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培養方式的最大弊端之一。
1.2 過于強調藝術類課程
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在設置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時,鋼琴、舞蹈、繪畫等藝術類教育課程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甚至有學校將其設置為專業基礎課程。再來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們的社團活動,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以“藝術技能”為主題的。結合上一段闡述,不難看出,其主要原因是幼兒園在招聘中十分看重幼師是否具備良好的藝術技能,所以致使很多高職院校過于強調藝術技能。很多人認為,幼兒教師就是在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和畫畫,對于幼兒學前教育根本沒有深刻的認識。所謂學前教育,并不只是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和畫畫,而是需要教師們在做這些藝術活動的同時,引導孩子們增長智慧,培養審美能力,樹立健康的思想觀念。因而,這一問題亟須糾正,方能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1.3 忽略了專業理念和師德的培養
在評價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業水平過程中,往往重點考查學生們的“課程教學能力高低”“課程知識傳授情況”等,而針對學生們的思想品德等,則并沒有相關考評政策。例如大部分高職院校會開展教學技能類比賽,但是活動的評分標準只限于學生們的活動表現和活動組織能力,而學生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原因首先還是用人單位比較看重實際技能,其次是高職院校在培養過程中沒有針對性的學前教育相關理論培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就沒有分清楚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區別,也沒有意識到幼兒教師與其他各個教育層次的教師有什么不同。在最新發布的《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要求中提到,幼兒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理念和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等,其中缺少哪一項都無法成為合格的幼教。
1.4 忽視了嬰幼兒教育
0-6歲的幼兒教育稱之為學前教育,但是在各大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注重的基本都是3-6歲幼兒教育內容,對于0-3歲的嬰幼兒教育(包括親子教育等)則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其原因有兩點:首先,這個年齡段的嬰幼兒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還不夠完善,0-3歲的嬰幼兒教育機構也很少,所以現存的理論研究還不能夠系統全面。另外,高職院校本身也不夠重視0-3歲的嬰幼兒教育,不主動開發這方面的研究實踐領域。
2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訓模式的優化策略
2.1 教學模式設置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旨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管理型和應用型人才,所以要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基礎,根據行業發展現狀來調整教育模式。除此之外,學校的培養工作還要具備超前性,學校需要加大師資、投資力量建設,在教學過程中配備先進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設備,能夠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學模式設置還要圍繞著目前我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應用范圍,轉變教育觀念,構建創新型教育培養模式,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等全面發展的幼兒教育人才,只有這樣的復合型人才才能真正推動我國幼兒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
在高職院校實施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過程中,可以從多方面入手,例如:外語、寫作、繪畫等,多在校園活動中安排專家講座、課堂教學、校園廣播和社團活動等,從理論和實踐等方面對學生加以有效培養。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們參與素質培養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職業素質培養,建立詳細的標準制度,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根據學校要求不斷地發展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優秀人才。
2.2 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團隊建設
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是綜合性和實踐性非常強,所以學前專業需要把專業課程作為平臺,突出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學團隊建設的工作。首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學歷和職稱層次,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其次,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豐富和創新教師隊伍內涵建設,需要教師們在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時真正融入到教學研究和科研活動中,同時還必須滿足學生們在課堂上對于教學理論的學習需求。在學前教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學校需要努力建設學前教育專業學科齊全的教學團隊,同時學校可以引進校外的師資力量,在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一支以專家、學者、教研員和幼兒園為主體的客座教師團隊,這樣能夠有效地實現專業培養和師資團隊建設的有效結合。
2.3 建設專業人才培養的管理制度
嚴格的制度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項目建設質量。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引進、培養和管理制度,這樣在教學課程的引導和推動下,才能形成剛柔并濟。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各個學科制定幼兒教師技能訓練標準和達標實施辦法制度,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實現教學過程的監督管理和終端過關的檢查結果管理。設置標準制度能夠有效規范教師和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的綜合人才培養,確保教學和培訓的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除了課程教學之外,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也要形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教學質量運行、教學內容監控、教學質量評估以及教學成績考評等幾個方面,來設置相關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規范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水平。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能夠實現幼兒教師之前素質教育和職業能力培訓的一體化建設,保障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
3 結語
在進行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研究和建設中,必須堅持“行業需求是基本,素質教育是根本”的教育理念。幼兒學前教育主要以開發潛力為主,教育者需要多加關注學齡前幼兒的精神衛生需求,還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效管理嬰幼兒在學前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才能幫助幼兒順利實現從家庭到第一個正式學校的過渡。幼兒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看孩子”教育模式,而是已經形成了高素質要求的專業化職業領域。對于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是: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還需要有較高的幼兒教育能力和創新能力,最關鍵的是具備高尚的師德,才能成為高素質教師。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成為“內外兼修”的復合型人才,是我國目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還需要繼續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郭紅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校園合作培養模式探究[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3.7:37-39,43.
[2] 張亞妮,楊西京.高職專科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2.4:41-44.
[3] 陳新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想[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5-70.
[4] 王來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8: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