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杜中全
【摘要】在《人性的污穢》中,羅斯對美國社會進行了冷靜的觀察,通過對人物的描寫探討了現代人生活的普遍困惑。借助對人性污穢的揭示,羅斯告訴我們正是社會的污穢影響了人,人性的污穢其實是社會的污穢。
【關鍵詞】虛構;人性;種族歧視;身份
菲利普·羅斯是當今美國文壇最杰出、最富爭議的猶太作家之一,迄今共發表三十多部作品。2000年,《人性的污穢》出版,至此羅斯完成其“美國三部曲”的創作。羅斯認為,美國三部曲中包含著“對于我們這一代人有著極大沖擊力的、戰后美國生活的歷史時刻”。其中《人性的污穢》把真實的歷史事件和虛構的故事情節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被譽為是“美國三部曲”中的巔峰之作。
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總統克林頓“拉鏈門”丑聞爆發遭到彈劾之際,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年過七旬的大學教授科爾曼,他是美國雅典娜學院的老院長,正是在他昔日改革之下,學院才顯現出新的面貌。一次上課提問時,他故意點了兩個從未出現在課堂上的學生,并戲稱,不知道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人還是“spooks”(此處指“幽靈”)。就是這樣的一句玩笑話卻被兩個黑人學生告上學院,說科爾曼對他們進行了種族歧視,因為“spook”的另一個意思是“黑鬼”。雖然這兩名學生從未上過課,科爾曼教授根本不知道他們是黑人還是白人,但是學院里以系主任德芬妮為首的教師們還是聯合起來批判他,連科爾曼教授力排眾議親自招進學院的黑人教師在這樣的時刻也和他劃清了界限。遭受到如此委屈,科爾曼教授決定進行抗爭,而抗爭帶來的就是無休無止的審核和調查。他的妻子因此身心憔悴,最后死于中風,孩子們也和他漸行漸遠。科爾曼把妻子的死歸于學院教師對他的不公待遇,憤而離職。一次偶然,他認識了學院里的清潔女工福尼亞,一個三十多歲、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離異婦女。雖然二人的關系始于性,但是隨著彼此了解的加深,他們的心靠得越來越近。福尼亞的前夫——從越南戰場回來的老兵萊斯特,見不得前妻和別的男人(特別是一個猶太人)在一起,于是精心策劃了一場車禍害死了科爾曼和福尼亞。
一、純白的黑人
科爾曼出生于一個黑人家庭,不過他的膚色很白,經常被誤認為白人。他的父親雖然溫文爾雅、學識淵博,卻只能在火車上端盤子,后來猝死在火車上。他的母親是名優秀的護士,只因為是黑人沒有被升為護士長。他的哥哥妹妹也都遭遇著種族歧視。年輕時的科爾曼是學校里的體育明星和全優生,但是白人學生在過生日時從不邀請他,田徑隊的白人隊員受傷急需輸血,卻唯獨拒絕了科爾曼的血,連賣熱狗的都罵他是“黑鬼”??茽柭鼛е煌鶅赡?、已經談婚論嫁的女友回家見母親。得知科爾曼的黑人家庭背景后,女友毅然離開了他。心灰意冷的科爾曼到妓院去,妓女看出他是黑人就把他趕了出去。科爾曼知道自己和家人蒙受的屈辱都是源于他們的黑人血統,黑人血統是他們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穢??茽柭鼪Q定凈化黑人身份,改變命運,他想要“自由自在地想當什么就當什么”。
于是,在參軍的表格上他勾畫了“猶太人”一欄,從此之后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猶太人。長久以來,黑人和猶太人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但是黑人不屑于猶太人的成功,猶太人則把黑人當作骯臟的種族??茽柭鼮榱松矸葑杂桑瑢幙勺兂纱炙椎莫q太人,也不想再當黑人,表達了科爾曼在黑人身份的壓迫下極為困窘不堪,渴望脫離黑人群體的迫切渴望。他娶了猶太裔的妻子,僥幸生出的孩子們也都白白的??茽柭偸晴娗橛诎兹伺裕≌f中多次描寫他初戀女友那雪白的皮膚,這是因為白色象征著社會地位,和白人女孩結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他更接近自己的目標。如果娶一個黑人女性,他無疑又被打回原形。他的事業很成功,當上了教授、院長。不過為了守住身份的秘密,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不敢和母親、哥哥、妹妹聯系,連母親的葬禮都不能參加,為此他心感愧疚。每次孩子出生時,他都提心吊膽,生怕生出的是小黑孩。
《人性的污穢》以科爾曼的種族身份為焦點,反映出美國社會少數民族族裔的普遍生存狀態和他們對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渴望之情??茽柭瘎〉母词莻€體與群體的割裂。個人試圖割裂與群體的關系,只能陷入自我身份認同的危機之中。在種族隔離愈演愈烈的年代里,科爾曼的做法并不是特例,羅斯通過科爾曼把美國社會中的一個普遍現象生動化、具體化了。
二、骯臟的清潔工
如果說科爾曼和福尼亞的關系始于性愛,那么可以說后來他們發展了一段忘年戀,科爾曼和福尼亞各自心懷的秘密和他們所遭遇的不幸讓他們成了彼此的港灣。福尼亞出生在一個富足的家庭,后來父母離婚,她跟隨母親和繼父生活在一起,繼父強奸了年幼的福尼亞,當福尼亞告訴母親時,母親卻不相信她,并和繼父一起指責她精神有問題。福尼亞不堪受辱,早年便離家出外打雜,看盡了人世蒼涼。當福尼亞嫁給年紀比她大的退伍老兵萊斯特時,她渴望的是從一個成熟男人那里得到照顧和關愛。但是萊斯特深受越戰影響,性格暴躁,經常毆打她,福尼亞得不到渴望的關愛,反而要忍受虐待,她開始尋找情人填補內心的空虛。不幸的是她的兩個孩子在一場意外火災中被奪去了生命,萊斯特偏執地認為這是福尼亞為了和他離婚故意策劃的,因此在離婚之后仍然糾纏她。
特殊的生活經歷使福尼亞對人性的看法消極,偽裝成無文化是對現實的逃避。她和科爾曼在一起追求的只是單純的性滿足,每當科爾曼要通過聊天了解她時,她總是覺得那是無用的。她生活在不安和自卑當中,當科爾曼帶他到高檔餐廳用餐,并介紹作家朋友祖克曼給她認識時,她驚慌失措,待了幾分鐘便逃離了餐廳。她和科爾曼在一起時從來不過夜。一次,科爾曼留她過夜,早上還給她準備了愛心早餐。當福尼亞下樓時,她突然歇斯底里地離開了。這個可憐的女人已經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的生活,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只會讓她感到害怕。她說,對于她來說科爾曼還不夠老?;蛟S是對自己不自信才會這樣想,因為年齡大就不會打她或者不會再離開她,她已經受夠暴力和孤獨的生活了。她和科爾曼表面上是為人所不齒的偷情,實際上更多的是在彼此的身上尋找活下去的勇氣和理由。二人之間原始的、自然地、真摯的情感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對于外人的挖苦,福尼亞從不多做解釋,因為她看穿了這是一個到處充滿污穢的社會,只有逃離它,才能做回本真的自己。福尼亞承認自己的性欲是人性的污穢,但她并不覺得這是可恥的。她是文明社會中的一個反叛者,也是不幸命運和污穢社會的犧牲品。
三、結語
《人性的污穢》整體上圍繞著種族歧視展開的。小說末尾科爾曼和福尼亞的喪生也和種族歧視有關,因為和福尼亞在一起的不是白人,而是一個該死的猶太人。另外,諸多政治事件以碎片式的方式滲透到小說中,種族隔離制度、越南戰爭、政治正確性運動、克林頓性丑聞等。羅斯對人內心世界的揭示往往是赤裸裸的,他用幽默、諷刺甚至荒誕不經的手法寫出了主人公痛苦扭曲的心靈世界。小說中的科爾曼、福尼亞都是人性污穢和社會污穢的犧牲品。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當代美國文學中猶太性的隱性存在研究”的成果,編號:吉教科文﹝2016﹞第459號
【參考文獻】
[1] 洪春梅. 《人性的污穢》的創傷敘事[J]. 文學教育, 2014(30).
[2] 湯 英. 《人性的污穢》中科爾曼的自卑情結[J]. 懷化學院學報, 2013(12).
[3] 賴日升. 殊途同歸——《人性的污穢》中三段破碎的美國夢[J].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6).
[4] 王麗霞. 凈化與摧毀——試析《人性的污穢》[J].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