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玲
【摘要】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教學質量評價問題已成為重點研究的內容。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最終是通過學生來體現的,學生實訓質量評價也就成為學校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中職;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中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模式強調評價以能力為核心。能力是指某一個具體工作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國家實施職業資格考核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具設備的使用與維護及安全生產等,實訓評價應反映這些要求。
一、中職院校校內實訓質量評價指標的構成要素
1、職業道德素質:職業道德素質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敬業精神:熱愛本專業,勇于進取;緊跟技術發展潮流,技術上精益求精。(2)文明操作安全意識:要求實訓學生儀表端莊,精神飽滿,規范操作;保證實訓室整潔;保持實訓室安靜。(3)專業習慣:嚴謹認真,務實求真、求新、求發展;對待工作一絲不茍。(4)合作共事意識。與同學老師和諧相處,尊重他人,善于溝通交流,取長補短。(5)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確定學習目標,能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中技術難題;有較強的適應新崗位、新領域的能力。
2、專業基本技能:(1)專業基本技能:指該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技能。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編排、分解基本技能訓練項目。實訓項目的分解和評價方法的選擇采用小步頻、分散難點的辦法,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逐步掌握該專業的基本技能。例如,《車工技能訓練》實訓可以分解為:車床操作、車刀刃磨、車圓柱面、車圓錐面、車螺紋、車偏心工件等,然后匯總出各實訓項目的分值,學生按要求對每個項目達標,根據學生的達標情況,確定學生的實訓成績。(2)專業基本技能評價:由指導老師在平時實訓指導中或階段小測驗中自主組織,完成一次,登記一次,積夠積分,即為合格。這樣注重平時實訓的逐項過關,能調動學生平時實訓的積極性。專業基本技能的考核內容、評價方法及標準還應和專業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的考核相聯系。(3)專業綜合能力:指學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從事相關職業的基本能力,它是專業基本能力的發展和綜合。專業綜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基本理論知識夠用、專業技能過硬、能獨立完成職業技術任務、能解決與本專業相關職業中一般技術性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技術交流和協作能力。
3、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創新意識、技術支撐能力、市場意識及其調研能力、統籌策劃能力、運作管理與協調能力、獲取商業和技術情報的能力。創新能力是學生在實訓活動中體現出的新思想、新觀點,同時包括與該實訓內容相關的學生參加的科技活動、創新大賽、科技制作與發明等,可以計入該項實訓成績中,創新能力的評價應注意相關文檔證據資料的收集。
二、校內實訓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模式的確定
中職學生實訓質量評價是以能力為本位的評價模式,是用一套固定的標準來將被評價者能力展示的結果與能力標準進行比較的測試,其目的是對照標準來測試學生的能力。能力標準是事前經行業認可的標準,被評價者在剛參加學習時就已經知道學習完成后將要測試那些內容,以什么方式測試。
三、校內實訓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方法的選擇
中職學生實訓評價方法的特殊性在于評價每個學生在實訓項目中學習與訓練情況,即評價的目的是督促和激勵學生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所要求掌握的能力目標,從而使評價發揮出調節教學活動的機能。
1、絕對評價:根據企業生產一線的生產性標準,結合本專業課程目標,制定出教學目標和評價標準,其目的是使學生的訓練態度、基本技能和成本意識等職業素質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2、過程評價:過程評價的教學目標是綜合先前學過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通過項目訓練積累經驗,從而形成某一方面的專業能力。應用過程評價法的目的是為檢驗某一方面能力所掌握的程度,重點在于其綜合性和系統性。
3、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是運用絕對評價法和過程評價法來實現高年級學生綜合訓練項目的教學評價。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教學保障條件的改善,在高年級設置綜合實訓項目,可以為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和為畢業生零距離崗位對接創造了條件,故其教學評價的地位也日益成為我們關注的重點。
四、校內實訓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方法的應用條件
實訓評價在實施過程中會有許多具體的操作形式,另外,由于實訓的進程、要求不同,其評價的標準和使用的評價工具也不同,故存在評價方法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影響。常用的評價工具有:行為觀察記錄(實踐的參與、遵守紀律、遵守安全規則、與人溝通合作情況等)、交談法(口試、討論等)、技能實演(儀器設備操作、工件制作等)、實踐報告(提交實訓報告、案例分析報告、各類設計與工藝報告、自評報告等)、各類測試(書面答卷、排障測驗、軟件使用等)等等。這些多樣化的考核方式的綜合運用,能更全面地評價學生通過實訓所掌握的實際能力。
五、校內實訓質量評價體系中評價方法的適用范圍
1、基本技能操作訓練等的考核擬采用絕對評價法。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一般是專業的入門技能內容,應以絕對評價法為主。因絕對評價目標具體、清晰、可操作性強,并與企業生產一線崗位的簡單生產任務吻合,所以起到了引導學生逐步樹立工程技術意識的作用,有利于后續專業教學。
2、專項技能實訓采用過程評價法。專項技能實訓中各項內容綜合程度不是很高,與企業生產一線的真實生產任務有一定的距離;另外,專項技能實訓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專業中某一部分技能,使學生逐步了解各個技術環節的銜接、信息的獲取、工作過程中人員之間的配合與協調等,從而實現從感性認知到理性應用的逐步深化。為此,在這類實訓中采用過程評價法是恰當的。
3、綜合實訓環節采用綜合評價法。綜合實訓是將若干門課程內容(知識、技能)通過一個實訓項目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實訓過程積累經驗,從而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術方面的綜合訓練。這種訓練的成果接近或基本上與企業生產一線的真實生產任務吻合。因每個實訓項目占用較多的時間,對儀器、設備、場地的要求比較高,需要獲取的信息、與其它方面協調的范圍也較大,實訓過程及實訓結果的評價則應考慮多方因素,故應采用過程評價與絕對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以促進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梁立成. 中職教育實習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探討[J]. 河南農業, 2009.
[2] 黃 亮. 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J]. 廣西農業機械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