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更加重視精神生活追求。因此,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社區文化建設是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本文就對當前我國社區文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社區文化;問題;對策
一、社區文化建設的內涵與意義
1、社區文化的內涵
社區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的人們所組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是社情民意、社會基層各種矛盾和問題反映比較集中的地方,它是城市的“細胞”。社區文化則是一種特殊社會文化,是在社區這一特定的社會組織中形成、發展起來的。城市社區文化是指城市社區居民在特定區域內、在長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的群體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具體來說,社區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物質方面,即該社區內的文化活動、場所、設施;精神方面,即通過社區文化活動培養起來的社區居民對社區認同感、歸屬感、新的信仰、價值觀、人生觀、審美情趣、人生樂趣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方面,即為保障社區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規章、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所構成的規范結構。
2、社區文化建設的意義
第一,社區文化建設有助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程度上提高,人們在追求高質量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更加重視精神生活追求。在當前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條件下,為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便利,但是也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也與日俱增,開展社區文化建設能夠豐富人們生活,緩解生活壓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社區文化建設有助于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質。
社區借助文化競賽、文娛行為等方式,能夠提升社區群眾文化的品質。社區的主要構成部分是群眾,其文化素養的高低是整個社區文化情操與文明水平的體現。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社區文化越是具有特色、發展程度越是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境界就會增強。社區文化的不斷建設,有助于社區居民提高知識能力,帶領群眾更加健康的活動。社區文化的不斷建設,有助于社區居民提高審美情趣,有助于社區群眾創造力的培育。社區文化的構建使得社區應借助各式行為,傳播科學知識與精神文明內容,增強居民群眾自身的整體文化素養。
第三,社區文化建設有助于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社區穩定的粘合劑,是維護社區穩定、和諧、進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在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每項文化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由陌生到逐漸熟識,彼此之間的理解與認同加強,關懷與幫助增多,也逐漸形成了對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園——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通常,居民的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越強,就越能夠意識到自己是社區的一員以及自己作為社區成員的權利與義務,進而越能自覺主動關心社區事務,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各項活動,改善社區環境,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二、當前我國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區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科學
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資源開發與利用上,表現為權責分散、各行其是。宏觀規劃的缺失,造成社區文化資源閑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具體表現在建設過程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略了文化建設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特點,無視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更忽略其社會效益,這是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使文化建設失衡;還有資源開發偏重新社區,忽略老社區;在資源開發過程中缺少激勵和約束機制,造成缺乏新意或浪費嚴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社區花高成本建設社區文化場地和設施,最后只成了擺設,高額成本沒有換來理想的文化影響力,效果讓人失望,而有的社區文化設施落后,陳舊,不能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抑制了社區文化的發展。
2、社區文化建設缺乏資金投入
社區文化建設中政府投資一元獨大的局面,導致政府對社區文化建設的投資多少取決于政府層面對社區文化的認識。有些領導未能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重視社區文化建設,簡單認為社區文化建設對經濟發展關系不大,也不能短期就見效果,對社區文化建設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導致基層社區文化建設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有些領導將社區文化建設簡單化,認為文化建設就是添一些健身器材、蓋幾間文體活動室的事情,導致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單一、重復,文化設施利用率低。
3、社區文化活動形式不符合群眾需求
從目前社區文化建設情況而言,各級政府在文化娛樂場館的建設和投資上花了大力氣,但仍然存在設施不足,質量不高的情況。加上對社區文化建設的理解的偏差,目前的建設情況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有的甚至與群眾需求相差甚遠,比如場所費用過于昂貴,超出普通群眾的支付能力和承受能力。鑒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建議社區文化的建設應該因地制宜,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有能力參加的形式進行,使得百姓真正對社區文化感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參與社區文化建設。
三、加強我國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
1、完善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保證社區文化的順利開展,具備完善的配套設施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較高,僅僅依靠社區自籌資金是遠遠不夠。從而就需要最大限度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有機地將社區文化建設納入到城市建設規劃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大社區文化建設投入力度。與此同時,要對當前所建設的公益性的文化設施及活動場所進行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此外,成立周末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等也是很好的選擇,這樣可以讓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以便享受到更多的精神文化成果。
2、加大對社區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
一是政府要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各政府部門要將社區文化建設擺在重點發展位置,通力合作共同建設社區文化。二是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引入市場機制。社區文化建設不能一味的靠政府主導和扶持,應逐漸擺脫對政府的依賴,實現自治自理。三是設立社區文化建設基金,發展社區文化產業。社區文化建設是一項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新興事業,涉及千千萬萬居民的根本利益,資金流轉管理是一項很大的工程,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這就需要設立社區文化建設基金。
3、創新社區文化活動品牌
首先,夯實基礎服務工作,創新社區管理模式。社區文化站要發揮好組織引導的帶頭作用,借助各種傳播媒介向居民進行宣傳和教育,在調查分析本社區居民興趣愛好和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根據本社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具體實際情況,建議上級為社區配備數量適中、規模合理、利用效率高的設施和場所。其次,豐富社區文化活動內容,提升社區文化品味。每個社區都有各自的歷史傳統和人文特色,在保留地方傳統文化的同時,要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融合中外文化、兼顧雅俗文化,以居民所想、所需、所盼為最高標準和根本目的,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活動。
【參考文獻】
[1] 汲懷遠. 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J]. 經營管理者, 2011(03).
[2] 張魯寧. 社區建設的文化意蘊[J]. 前沿, 2014(Z6).
[3] 左 群. 以人為本的城市社區文化建設[J]. 求實, 2004(5).
【作者簡介】
武穎(1992—)女,漢族,山西太原人,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2014級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哲學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