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佳++李久超++肖靈++李云
摘 要:依據預選士官學員的崗位需求開展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建立了能力本位的培養目標;選用了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方法;整合了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體系;構建了整體性評價方案,通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崗位需求 預選士官 專業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a)-0138-02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過近幾年對預選士官專業課程的教學跟蹤調查, 總結出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建設、教材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到教員隊伍建設,存在一些與預選士官部隊崗位能力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導致學員學習熱情不高,裝備維修能力薄弱,難以滿足部隊崗位要求。針對以上不足著力開展了著眼部隊崗位需求,深化預選士官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立足部隊崗位和實戰需要,專業課程針對能力本位培養目標、行動導向的教學實施、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整體性評價開展教學,提高學員的綜合維修能力。
1.1 能力本位培養目標
能力本位教育,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訓練學員有意識地掌握以下3個方面相互存在有機聯系的本領:(1)學會獨立地制訂預測性、診斷性的工作訓練計劃;(2)學會獨立地實施過程性、形成性的訓練工作;(3)學會獨立地評估總結性、反饋性的工作訓練成果。
1.2 過程導向的課程設計
專業課程教學是置于由實踐環境構成的,以過程邏輯為中心的框架之中,以利獲取自我構建的過程性知識即經驗為主要目標。這里所說的實踐環境就是崗位活動,這里所指的過程,就是崗位工作過程。因此按照典型的裝備維修工作過程展開教學內容,符合學員形象思維的特點,有利于學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維修技能的培養。
1.3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的教學強調:學員作為學習的主體,要以培養部隊崗位裝備維修實際能力為目標,以基于維修實際的學習情境中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計劃、實施與評估的行動為方法,以教員與學員及學員與學員之間的協作行動為方式,強調學員對知識重新建構的學習過程,以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三者結合的行動能力為評價標準。
1.4 整體性評價
強調以學員為主體的整體性評價,以學員行動能力高低作為評價認定的思路和依據。涉及評價準則這一規范性問題,遵循完整性原則、連續性原則、互動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
2 研究的主要內容
2.1 學情分析
正確認識學員的智力構成特點,有助于學員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教學的規律,有助于學員正確認識學習;正確認識教學的基本功能,有助于學員正確認識部隊崗位需求。在凸顯部隊崗位特點的學習過程中,使學員增強信心,堅定學習決心,相信自己能成為一線作戰部隊中高素質、高技能的行家里手。
2.2 行動導向教學
學員崗位行動能力的培養需要行動導向的教學實踐才能得以實現。行動導向教學注重學員結合工作實踐對知識重新構建,教員結合學員學習過程提供組織和指導,實現知識建構與指導之間的平衡。
2.3 行動導向教學形成的行動能力
在行動導向的教學中,學員作為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主體,以裝備維修技能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基于裝備維修情境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計劃、實施與評估的行動為方法,以教員與學員及學員與學員之間的協作行動為方式,以強調學習中學員基于經驗重新構建的知識體系的行動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動能力為評判標準。在這樣一個行動導向教學的體系內,學員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專業知識,而不是通過外部強加于學員本身。行動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將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3種能力整合為適應部隊崗位任職需求綜合能力的狀態。
2.4 課程開發
專業課程強調課程要在學員生活經驗、學習動機、實際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以掌握專業技能為主。課程要解決的是內容的取舍問題。課程應該以學員在部隊裝備維修崗位中實際積累的經驗為主,以適度夠用的概念和原理性知識的理解為輔,即以實踐性知識為主,理論性知識為輔。一句話,以“怎么做”和“怎么做好”的知識為主,以“是什么”和“為什么”的陳述性知識為輔,這是職業教育課程的內容要“適度、夠用”的體現,也是課程選擇的標準。
2.5 評價內容
強調以學員為主體的整體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重視對學員綜合能力高低認定的手段和方法。整體性評價方法在對學員綜合能力高低進行考核和評估的改革實踐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整體性評價方案有3個顯著的特點:(1)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以考核維修技能為主的操作考試,又有測試理論知識認知水平的理論考試。(2)考核結果與考核過程結合。有以強調裝備操作技能標準為目的的考試,又有以發現故障、排除故障為目的的考試。(3)課終成績與任職能力評估結合。有專業課程的成績單,也有工作質量、個人素質和合作能力的評價表。
為了檢驗課程改革的效果,構建了對教學過程和結果監督的考核評價體系,從而為課程的改革提供理論支撐和依據。通過對多個班次的考核,考核成績真實體現了學員對裝備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維修技能的熟練程度,能夠滿足部隊的崗位任職需求。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