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黨員教育是高校黨建工作的立足點,也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動性是體現大學生黨員主體性的主要途徑,本文通過探究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此增強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意識,提高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對策
一、自我教育的概念
關于自我教育的涵義,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界定:“所謂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要求,通過自我學習、自我修養(yǎng)、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動接受科學理論、先進思想、社會生活規(guī)范,提高思想認識和道德水平的方法。”馮春芳在2004年第三期《前沿》中給自我教育下的定義是:自我教育指個體(群體)根據社會規(guī)范和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把自身作為發(fā)展對象,通過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而影響其身心發(fā)展的社會活動。本文主要借鑒馮春芳對自我教育的定義,結合陳萬柏、張耀燦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對自我教育的闡述,認為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是指大學生黨員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以《中國共產黨黨章》為指導,結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把自我作為認識對象,以個體(群體)的組織形式為提高和完善自我綜合素質和能力而自覺進行的一系列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活動。
二、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現狀
1、調查分析的基本情況
據統計,貴州省A學院的大學生黨員人數共406人,其中包括正式黨員273人,預備黨員133人,調查結果表明:
(1)大學生黨員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年級。原因是大學生從上完團課、黨課并順利結業(yè)到被發(fā)展成預備黨員,最少也要花一年的時間,加上預備黨員的預備期是一年的時間,所以,大學生成為正式黨員需要接近兩年的時間,如果有的學生在高中就被發(fā)展成為預備黨員,那么在大一的時候就可能成為正式黨員,這種情況是很少的,因為通常情況下高中階段的學生不滿足發(fā)展預備黨員的年齡條件。
(2)半數以上的大學生黨員的黨齡在一年到兩年之間。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大學生黨員的黨齡與被發(fā)展成為預備黨員的時間的有關,加上黨組織對越來越重視黨員質量,每次發(fā)展黨員的名額有限,因此大學生黨員的黨齡主要集中在一年到兩年之間。
(3)貴州省A學院文史類專業(yè)學生黨員人數占所有黨員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上,這也是由貴州省A學院專業(yè)設置情況決定的。不同專業(yè)有各自的特色,學生黨員質量也不會因為專業(yè)不同而存在優(yōu)劣之分。
2、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現狀
(1)大學生黨員對自身的認知情況
大學生黨員作為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經過一定的學習和鍛煉,各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能夠正確認識黨員身份的重要性,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黨員有想給同學們帶好頭的意識,黨員身份激勵著自己要做好同學們的排頭兵。在問及入黨前后的學習情況時,84.7%的調查對象表示入黨后學習成績有進步,但是這些同學并不為此感到驕傲,認為學習是學生的天職,是一名黨員學生最基本的要求;當被問到思想匯報是否如實反映自己的思想動態(tài)時,82%的回答“是”,在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兩學一做”要求時,85.1%的人回答“基本符合,但需深入學習”,從這幾方面可以看出,大學生黨員整體素質較好,政治覺悟普遍較高。同時說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在培養(yǎng)和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事業(yè)中發(fā)了重要作用。
(2)大學生黨員對自我教育的認知情況
大學生黨員對自我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當被問到是否知道自我教育的含義時,67.2%的回答“知道,但不是很明確”,32.8%的回答“知道,并且十分明確”,沒有人回答不了解;當被問到是否會有意識地和身邊的學生黨員交流與黨員相關話題時,47.7%的回答“會,但交流的比較少”,8.2%的回答“不會,找不到話題聊”極少人會和身邊的黨員同學交流與黨員相關的話題。
通過這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大學生黨員在自我教育方面還是處在被動地位,自我教育意識比較淡薄,自我教育能動性有待提高。
(3)大學生黨員對學校黨支部開展自我教育活動的看法
高校黨支部是大學生黨員的集中營和訓練場,是黨員學生和黨員老師溝通交流的語音室,黨員學生對學校黨支部開展教育活動的看法關系到黨員學生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效率,也關系到黨支部培養(yǎng)黨員學生的質量問題,調查數據表明:67.4%的調查對象表示所在黨支部只是偶爾開展自我教育活動,有46.5%的人認為活動效果一般,其原因主要包括活動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在活動過程中主要以教師宣講為主,學生感到被動壓抑,67.4%的調查對象希望通過社會實踐的形式開展自我教育。
(4)大學生黨員對身邊的學生黨員在自我教育方面的基本評價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在問及一些有關自身比較負面的問題時,可能會說的比較委婉,因此筆者采用相互評價的方式來分析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表現情況。在“您覺得身邊的學生黨員在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方面做得如何”問題中,63%的被調查者中選擇“一般”,31%的人回答“起到了很好地表率作用”,有6%的人回答“不積極,得過且過”。這從一定程度說明當下大學生黨員的表現在別人眼中還不夠優(yōu)秀,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意識,關鍵是提高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大學生黨員在自我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大學生黨員在自我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主體性意識不強和黨支部缺乏凝聚力、支部活動內容單調枯燥等,使得學生黨員對支部活動興趣不濃厚,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意識也沒有得到科學合理地培養(yǎng),使得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意識較薄弱,自我教育能力有待加強。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觀念沒有樹立起來,自然在自我教育的行動上會有所欠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黨員對自我教育不夠重視,還包括黨建工作者缺乏對黨員學生的引導以及缺少社會對大學生黨員的關注和培養(yǎng)。
1、部分學生黨員主體性意識不強,在自我教育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
通過調查發(fā)現,一方面大部分學生黨員弱化自我教育,主要是因為在自我教育過程中沒有領導人,很少組織集體自我教育活動,個體自我教育活動更是少之又少。在訪談過程中有黨員學生表示有時候也想和其他學生黨員交流學習,但總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加之在黨支部活動中,黨建工作者教育方式有待優(yōu)化,教育者采用的灌輸式教育讓黨員學生顯得很被動。另一方面是部分學生黨員對黨支部活動的認識存在誤區(qū),有的學生黨員認為學校開展支部活動是為了完成教育義務,認為支部活動存在形式主義,有的學生黨員認為提高自身黨性修養(yǎng)主要靠學校對黨員的教育,他們認為學生黨員還處于學習階段,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因此需要有更多社會閱歷和黨性修養(yǎng)較強的同志給予教導。總而言之,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意識有待提高,主體性意識有待加強。
2、黨支部活動集體自我教育形式單調,缺乏凝聚力
通過調查發(fā)現,現在學校組織的針對學生黨員進行集體自我教育活動形式主要包括團校培訓課、黨校培訓課、各學院組織的微型黨課、團組織生活等。部分集體自我教育活動存在理論學習占據大部分教育活動時間的現象,學生黨員在教育過程中扮演聽眾的角色,久而久之對集體自我教育活動的期待感和參與度就降低了,黨支部的凝聚力也有減弱的趨勢。
四、提高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能力的對策和思考
高校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提高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意識和增強其自我教育能力需要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培養(yǎng)教育,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實踐是思想的腳跟,需要學校、社會、學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
1、加強對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引導,尋求多形式的集體自我教育方式
黨支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必須引起學校黨建工作者的重視,培養(yǎng)黨員學生應像園林工人種植一顆樹一樣,要花心思、用精力、下功夫,對黨員學生的培養(yǎng),同樣要創(chuàng)新。
第一、調整對黨員學生的管理模式,轉變黨員老師對學生黨員的教育態(tài)度,調動學生黨員參與集體自我教育活動積極性。
第二、把黨的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學校在組織學生黨員進行集體自我教育的時候,應該尋求多種表達方式,而不只是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在開展在黨員自我教育活動時,學生黨員可以自由組織教育形式,可以是文藝活動,可以是外出探訪身邊的優(yōu)秀的黨員,向榜樣學習,也可以是把學習傳統文化融入黨員自我教育中,樹立以民族中心為自尊的自我意識,增強反精神殖民的能力。當然,也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把學習黨的大政方針作為開展自我教育活動的指南。
尋找校園優(yōu)秀黨員,樹立黨員學生模范。學校可以開展評選年度校園優(yōu)秀黨員,以激勵的方式促進黨員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樹立學生黨員為民、務實的作風,引領同學朝正能量方向發(fā)展。
2、提高黨員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發(fā)揮其在自我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第一、建立一支專門由學生黨員組成學生組織,發(fā)揮黨員學生的先鋒模范作用。
高校學生組織中,可以組建一支具有特色的學生組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增強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凝聚力,發(fā)揮學生黨員聯系學生群體的作用,還可以增強學生黨員的身份意識。學生黨員在學校養(yǎng)成的這種身份意識、自我教育能力可以為以后工作奠定政治素養(yǎng),避免貪污腐敗意識的滋長,使黨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做出更大貢獻。
第二、豐富大學黨員活動內容。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理只有在被學生親自獲得,親自體驗到,并成為他們自己的個人信念之后,才能成為他們的精神財富。”目前學校開展的學生黨員活動主要包括團課、黨課、微型黨課等。為了調動學生黨員參與積極性,增強大學生政治認同感,學生黨員可以開展“優(yōu)秀學生黨員講時政課”、“黨員學生道德講壇”、“學生黨員下鄉(xiāng)學習”等,在實踐中提高學生黨員的道德和自我教育水平。
第三、設立黨員活動日,不定期開展支部活動。黨員教育不能打突擊戰(zhàn),要打持久戰(zhàn)。編寫黨員時政日記、黨員流動日記,在黨員活動時相互交流也是增強黨員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種途徑。
3、整合社會資源,拓寬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渠道
通過大學生黨員基于社會教育平臺的教育實踐基地和結合社會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有意義的實踐活動。高校黨建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所在區(qū)域、行業(yè)和校友等各方面資源,結合學生黨員所學專業(yè)和不同年級特點積極組織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黨員深入政府機關、社區(qū)、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公益組織開展當日活動,增進他們接觸社會的機會,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質和回報社會。
五、結語
自我教育的思想是符合人性規(guī)律的思想,它是啟動大學生主體性正面發(fā)揮的重要教育哲學,作為大學生中比較優(yōu)秀的群體,大學生黨員培養(yǎng)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國家、民族的未來,關系到大學生黨員日后職業(yè)生涯是否成功。如果大學生黨員得到充分發(fā)揮自我教育能動性,將有助于他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堅定、更輝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更早實現。
【作者簡介】
王維靜(1994—),女,漢族,中共黨員,貴州赤水人,安順學院政法學院2013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