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雅光
【摘要】雖然在一些高校中體育課是作為選修課出現的,但是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知識層面上的,而是要求學生有良好的體質、健康的思想和扎實的知識儲備,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排球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教師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制定出較為完善的教學方案。在教學中恰當的運用心理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本文將就心理訓練在高校排球教學和訓練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心理訓練;高校體育;排球教學
近年來我國的體育事業快速發展,國家對高校的體育教育也非常重視,排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的必修部分,傳統教學模式由于較為重視理論知識傳授,難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在排球教學中,心理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訓練不僅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排球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能和運動水平,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困難的優秀體育精神,提高學生的心理綜合素質。
一、高校排球教學開展心理訓練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組成部分,包含學生的情感、情緒、意志品質等,心理素質有人類素質的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心理素質對學生發展的重要影響逐漸凸顯出來,心理素質對學生教育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過程,需要不斷的鍛煉和努力,排球教學中的心理訓練更是如此。排球運動作為世界三大球之一,需要綜合運用智力、戰術和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難度較大的運動項目,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確保自己能夠發揮出正常水平。在排球教學和訓練的整個過程中,必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才能全面的提高學生的排球運動能力和體育水平。
1、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訓練能夠讓學生控制好自己的心理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排球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并且排球是一項對抗性的運動,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排球運動訓練中做好心理訓練非常重要。教師要對心理素質培養有正確的、全面的認識,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訓練方案,讓學生能夠在排球訓練中潛移默化的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水平。如果學生的心理素質很強,那么在比賽中就會很少失誤,即使比賽中發生矛盾也能冷靜面對,讓學生能夠維持良好的體力。做好心理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排球綜合水平,包括戰術、技巧和技能等,而不僅僅是關于排球的理論知識和動作,通過加強心理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潛能,改善排球教學的質量,提高排球教學的效率。
2、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在良好心理素質的影響下,學生能夠更好、更快的掌握復雜的排球運動技能,在教學中學生需要綜合學習運動技能,牢固掌握并運用在體育運動中,這不僅考察了學生的體力素質和智力素質,還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學中開展心理訓練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實現學生運動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
3、有利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
學生對自己的體育水平有科學的、全面的認識,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和長處,這對于促進自身運動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通過恰當的心理訓練,能夠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在排球運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做出科學的評價,發展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引導措施來幫助學生在排球訓練中調整自己。
二、高校排球教學現狀
目前高校排球教學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排球運動需要良好的場地條件,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很多學生覺得排球是一項難度較大的運動,再加上不熟悉規則,導致學生對排球教學失去信心和興趣。同時由于足球、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的商業化發展,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排球難以引起年輕人的關注,導致高校排球教學難以發展。很多高校沒有認識到排球教學的重要作用,硬件條件較差,運動場地面積小,很少有高校有面積較大的室內運動場地,室外場地條件差,數量少,學生的運動空間受到了明顯限制,在室外訓練則受到天氣影響,導致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熱情受到挫傷,不利于高校排球運動的發展。
教學方式方面,教師非常重視傳授排球運動的理論知識和動作要領,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綜合培養,并且教學模式長期固定不變,一般情況下教學就是讓學生練習排球技術,大部分學生都是聯系墊球、發球等基本動作,缺乏技巧性和觀賞性動作的練習,動作之間銜接不夠,學生無法感受學習排球的樂趣。
三、高校排球教學中心理訓練的方法
1、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能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排球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一般教學中教師采用心理暗示法在發球時、起跳時和傳球時對學生進行暗示。在教學開始前教師要適當講解心理訓練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感受心理訓練的重要性,讓學生對排球訓練有正確的認識,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協調動作訓練和心理訓練之間的關系。例如起跳時的心理暗示是為了讓學生控制好起跳的高度,掌握好發球的力度,而傳球時的心理暗示則是引導學生協調好身體動作,控制好擊球角度和力度。很多學生認為排球是一項難度較大的運動,因此教師應該通過模仿、口頭激勵等消除學生對排球的畏懼,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排球的興趣。
2、控制訓練法
控制訓練法的主要作用是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這個過程由若干環節組成,首先學生要放松精神并集中注意力,然后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將其用在實際訓練中,最后對自己的排球練習進行分析和總結。控制訓練法一般需要連續訓練三個星期左右,通過這種訓練,學生能夠在運動中盡量放松肌肉,調節好自己的呼吸,不去過分注意接法是否到位。
3、視覺表象法
在排球教學訓練中,教師可以運用各種視覺表象來幫助學生對排球動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觀看教學短片、圖片以及教師親自示范等,讓學生能夠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排球技能。例如在訓練某個較為復雜的動作時,教師可以先親自反復示范若干次,讓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點和細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分析和總結,并通過訓練將這種總結應用在實際運動中,在訓練中學生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能夠盡可能的通過想象預判排球的落點、方向等,提高接球的準確性。
四、結束語
綜上,在高校排球教學訓練中,心理訓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不僅要掌握技巧和專業知識,還要在學習中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切實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訓練措施,并通過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丁有鵬. 心理訓練在高校排球教學和訓練中的重要地位[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26):75.
[2] 王世軍. 心理素質訓練是高校排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J]. 才智, 2014(16):63.
[3] 李秀榮. 大學生排球運動員心理訓練的研究[J]. 新課程學習, 2014(08):115.